“星选你好”,再见百外

作者: 09bb3191178e | 来源:发表于2018-10-24 10:20 被阅读23次

     10月15日,外卖市场传来消息。饿了么将“百度外卖”正式更名为“饿了么星选”,发布其APP,并推出饿了么“姐妹花”。

      根据饿了么公关部门的介绍,百度外卖更名为饿了么“星选”后,将由百度外卖核心团队和饿了么共同运营,投入流量、资金、配送人力等资源后,打造为高端本地生活服务平台。

        一池深水,波澜乍起。

       外卖市场就此走向下半场,而百度外卖正式告别外卖“舞台”。

       1.百度外卖收购始末

       百度外卖生于2014年5月,6月正式上线。尽管相对于其他竞争者而言,百度外卖来的稍晚了一些,但凭借着它清晰的定位加上百度强大的品牌资源加持,使得它快速成为了行业第三的位置。彼时的外卖市场,是美团、饿了么和百度的天下,呈“三足鼎立”的态势。

       

       然而好景不长,在外卖行业的快速变化的形势、百度层面的战略大调整和百度外卖自身复杂的人事关系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百度外卖开始走下坡路。之后,就开始了寻寻觅觅下家的旅程。虽与美团、顺丰有所接触,但最终没有下文。至于后来,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了。

       2017年8月24日,饿了么正式合并百度外卖,收购完成后,饿了么随即公布了“双品牌战略”,即百度外卖主打高端市场仍保持独立运营,饿了么则瞄准中低端市场。

        2.星选要做什么?

       改名星选之后,定位更加清晰,即饿了么旗下严选商家和美食,秉持用户体验至上的高端外卖和生活服务平台。

        一句话,星选顺营销升级的趋势,是升级版的饿了么。

       据悉,接入星选平台的都是高评分客户,按照公关部门的介绍,星选将依据6个维度、5轮筛选、25项考量甄选美食。美食的品质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甄别,一方面是“安心”,商家的食材原料和环境要经过8层审核;另一方面是“好味”,即从品牌价值及规模效应、权威认证、人气指数、服务与口碑等5个维度进行考核、评分。最终综合得分前50%的饿了么商家可入围星选候选,综合得分前10%的商户将有机会成为印有星标的星选商户。

       按照内部人士的规划,将来的在外卖平台上可以下单的不仅仅是餐品,还将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例如生日派对上的精美蛋糕、公司会议时的茶歇点心、家庭晚宴上的美味佳肴,甚至婚礼现场的酒席和户外野营的海鲜烧烤。

        依托阿里经济体,帮助高端餐饮外卖的全链条赋能,饿了么已经从美食提供者,向生活方式输出者进阶和升级了。

      3.星选的背后

   (1)顺应消费升级的趋势

         消费升级是趋势性力量,这也是星选出现的最重要的因素。以前的外卖,更多呈现的是那些销量好、运营成本高的商店和门户,而那些能够代表地方特色,代表美食文化和美好生活方式的店铺,在现有的规则之下只能排在后边。而且,外卖店铺中的虚假评分、食品安全以及配送服务始终为消费和所诟病。因此,星选的推出恰当其时。

        百度外卖本身,也是定位中高端白领市场,在定位上,星选一以贯之。类比来说,星选就是天猫,饿了么就是淘宝。一个是基础版,一个是升级版。

   (2)阿里的雄心

        星选的背后,藏着的是阿里的布局本土生活的战略雄心。今年4月,阿里里巴巴联合蚂蚁金服以95亿美元全资收购饿了么,王磊透露,预计7-9月期间花费30亿元,希望能够将市场份额提高到50%以上。星选背后,是阿里巴巴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得一系列动作的头枕,它的成功与否将影响到后续战略的实施。

     (3)美团VS阿里

        星选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为得是将百度外卖与美团用户目标差异化拉大。

        在外卖市场上,美团更偏向外卖流水利润的抓取,而阿里更喜欢做上游供应链,然后控制终端售卖平台,从整个产业链抓取利润而阿里更喜欢做上游供应链,然后控制终端售卖平台,从整个产业链抓取利润。

“美团会成为更为专业的外卖平台,而所有的收购也是为了巩固外卖平台,做纯第三方平台老大,而阿里收购,是为了成为更加独立的产业链,为自己服务,成为全链条利润独享。一个往宽处做,一个向深处扎。”

       外卖市场从三足鼎立到梁军对垒我,未来是否还未有新的故事?让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星选你好”,再见百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yjz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