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戴氏春秋
鲁春秋之一:卿制及军制 —— 4.36 襄公在位初期的军事行动与

鲁春秋之一:卿制及军制 —— 4.36 襄公在位初期的军事行动与

作者: 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 来源:发表于2024-05-25 20:14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鲁襄公六年(前567)莒灭鄫与鲁襄公七年(前566)城费

     如前文曾经介绍过的,襄公五年底季文子去世后,季、孟易位统帅两军,鲁国终于来到了孟氏执政的时代:

孟、季时代的鲁国军行配置

    如表,此后孟献子将右军,季武子将左军,而叔孙、臧孙两族分别为佐,此格局一直保持到襄公十一年(前562)鲁国军行改为“三军制”。

    楚国在上一年末以有限成本迫使诸侯以较大代价勉强维持对陈国的保护后,开始通过不同途径巧妙地削弱晋国在北方的卫星国的势力。尽管自从鲁襄公元年(前572)以来历次行动包括“彭城之役”、伐陈、“城虎牢”、“鸡泽之盟”再到“戚之会”,齐、莒、邾这些鲁国的潜在对手事实上基本都参与了,但楚国显然通过一些隐秘的渠道不断挑拨这些势力开始围绕鲁国展开攻势。继襄公四年(前569)在狐骀击败臧孙纥率领的左军一部之外,邾、莒显然又发现了鄫这个脆弱的窗口,也即鲁国并无力量对其保护,所以轻易出手灭鄫:

    ……莒人灭鄫,鄫恃赂也..…晋人以鄫故来讨,曰:“何故亡鄫?”季武子如晋见,且听命……(左传.襄公六年)

    同时齐灵公彻底攻灭莱国,至此鲁国周边主要的竞争对手都扩大了各自的战略纵深,拉紧了在鲁国身上的套索。鲁国只好派出叔孙豹前往矛盾相对较小的邾国达成和平协议,以减小压力。

齐灭莱与莒灭鄫

    如图,红圈为莱国领土大致位置,蓝圈内为鄫国所在。齐灭莱后疆域扩大近一倍,从济水下游扩张至整个山东半岛,极大地扩大了对西面强邻晋国的战略纵深。而莒国则深入至沂水流域中游鲁、邾交接的鄫地,从东、南两面形成了对鲁国突出在东面以费邑为中心领土的夹击。

    为了摆脱此窘境,鲁国除了与南边棘手的宿敌邾暂时达成外交和睦之外,于襄公七年(前)分别邀请邻近鄫国的小邾和郯的国君来鲁协商联合防御问题,并进行动员为费邑建筑防御能力更强的外城。考虑到此一阶段鲁国周边日益紧张的环境,此筑城工作并非季氏自己内部进行的工程,而是由鲁国整体国力为支持的行动。按照轮换规律,当以仲孙蔑、叔孙豹帅右军完成。

    当年冬天尽管由于楚令尹子囊再次出兵围陈,诸侯会于鄬以商讨救陈之事,不国由于陈侯主动放弃求助而逃回并向楚屈服,故诸侯未能出兵,所以鲁实际上也没有真正进行动员。陈国的重新倒向楚国是一起标志性的事件,象征着晋国为首诸侯联军的上升态势遭到严重的挫折,表明中原诸侯的整体实力尚不足以完全击败楚国。

    另一方面,在以武力迫使陈国重新臣服于己之后,楚国新掌权的“庄族”执政集团终于开始扭转之前一度面临的劣势。令尹子囊再次准备北上,准备重新争夺整个中原的核心区域——郑国。从此晋楚争霸进入到了对双方都最为艰难的阶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鲁春秋之一:卿制及军制 —— 4.36 襄公在位初期的军事行动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ykd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