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说:“我可以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
在这世界上,最经不起考验的就是人心。
前两天看《唐伯虎画传》,对此深有感触。
唐伯虎自幼聪明过人,首次参加科举,就中了乡试第一名,一时间名声大噪。
各路文人、富豪乡绅纷纷前来,拜访这位前途不可限量的青年,大家同他推杯换盏,称兄道弟。
然而,在第二年的会试中,有人诬陷他联同另一个考生徐经作弊。
他因此被打入大牢,受尽酷刑,永不录入为官。
待他伤痕累累地回到家中,得到的不是家人朋友的关怀,而是众叛亲离。
往日知交,把他当作谈资,在公众场合取笑他是个虚有其名,不择手段的骗子。
弟弟见他仕途无望,也决心与他分家。
无人信任,无人相助,他只能靠卖字画为生,晚景十分凄凉。
《金瓶梅》中说:“一朝马死黄金尽,亲者如同陌路人。”
这世间,无论关系亲疏,向来是同甘容易,共苦难。
一个人身在低谷,没权没势的时候,最能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不禁想起季羡林先生的一段经历。
他当年因率真直言,被安上了莫须有的罪名,下放到牛棚改造。
曾经对他毕恭毕敬的人,转眼间就对他避之不及。
之后几年,都没有朋友写信给他。
偌大的燕园里,也无人敢跟他说上一句话。
某天,他的孙子发烧,住进了医院,这位花甲老人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匆忙赶往学校。
差点跌倒时,有个女同事大胆上前帮他扶了一把车,他感动得热泪盈眶,嘴里念叨着“这个人,我毕生难忘。”
一次举手之劳,却让季老铭记终生,可见当时他处境之悲凉。
这件事发生后没多久,他便官复原职。
大家又一窝蜂地拥了上来,家中宾客盈门,好不热闹。
风光时高朋满座,落魄时无人问津,怎能不令人怨愤?
然而忆起从前种种遭遇,季老说道:
“世态炎凉,古今如此。假如我处在别人的地位上,我的行动不见得会比别人好。”
成年人的交情,离不开“利益”二字。
《菜根谭》有言:“饥则附,饱则扬,燠则趋,寒则弃,人情通患也。”
穷困饥饿时投靠人家,酒足饭饱就扬长而去;富贵了的就巴结,看人潦倒就鄙弃,这是人的通病。
别人对你的态度,往往取决于你的可利用价值。
你若有用,必定有人前呼后拥;你若无用,到哪里都会遭人嫌弃。
阿德勒说过:“成熟并不是看懂事情,而是理解人性。”
当你看清人心后,你就不会高估任何一段关系。
当你悟透人性后,你才能尊重人性,顺应人性,活得自由而洒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