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被B站一个剪辑的视频所吸引,
才去看的这部电影——《妖猫传》。
《妖猫传》:生死,我执,死生一场大梦
我无意谈论这部电影。
虽然我爱极了里面的场景画面,
我曾无数次遗憾自己生不逢时的,
未曾眼见的大唐盛世。
只是,我却不大喜欢这种带着强烈个人主义的意淫。
最早知道白居易的《长恨歌》,
是初中的事。
那时候不大理解里面的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只是觉着诗句极美,
一门心思想着背下来。
大概以如今的观念批判,
玄宗与玉环之间的感情,
是不伦也是不耻的。
只是一个是九五之尊,
一个是倾国绝色,
这般的身份,这般的地位,
倒是满足了世人的幻想,
想来这才是被流传至今的原因。
我一向不喜欢女子被添以诸如“红颜祸水”,
“祸国殃民”之类的罪名。
所谓的“祸国本是君王起”,
昭君出塞可以安汉,
木兰从军可以保隋,
妲己亡了殷商,
西施亡了吴国,
就是那杨玉环也乱了盛唐。
想着在男权社会里女性负了兴亡的责任,
倒也是站不住脚的推脱。
平白都让君王占了便宜。
《妖猫传》:生死,我执,死生一场大梦
乐天是明眼的。
他知道天子无情。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天子要的,只是倾国绝色,
至于是谁,那不重要。
因为汉皇重色,不重情。
乐天著讽刺诗尤善,
我暗自揣测,乐天原来是想写来讽刺君王美色误国,
想着,写着写着,写偏了。
李白也是个明眼的。
《清平调》里,
“云想衣裳花想容”,
更是无只字片言及情爱。
是啊,世人皆道
“三千宠爱在一身”的玉环,
“不重生男重生女”的贵妃,
可是啊,到了最后,
是妥协,是绝情,
三尺白绫,红颜尽,
一捧黄土收艳骨,
数尺白绫,妄掩风流。
《妖猫传》:生死,我执,死生一场大梦
我只是叹息啊,
“女之耽兮,不可脱也”,
我只是叹惋啊,
那句句殷切的三郎,
那夜夜耳边厮磨,
等不来情深厚重,
等不来为君白头,
等来的,
只有三尺白绫,
“婉转蛾眉马前死”。
我始终是怨恨的。
怨恨那帝王,
怨恨那九五之尊,
怨恨那高高在上,
怨恨那三呼万岁,
竟连一女子都护不得。
何曾想过会有释怀的一天。
君王是无奈痛心,
贵妃是笑赴黄泉。
山城飘摇,皇城风雨,
想来是早已容不下他们的儿女情长。
我始终不知道,
君王与贵妃之间,
到底有没有真的情愫,
只是心想,
那“词中有誓两心知”,
只那片刻,怕也是动了真心的。
《妖猫传》:生死,我执,死生一场大梦
是啊,只为了那片刻的真心,
甘愿赴死。
死了,才可以为三郎换来三军齐发,
死了,才可以他日史书工笔,少一笔诟病,
死了,这身后的惊涛骇浪便与我无关。
只是三郎啊,
你眼睁睁地看着红颜消断,
掩面不救,
在马嵬那似乎不停息的雨夜,
日后再想起那“夜半无人私语时”,
可还有颜叹那“圣主朝朝暮暮情”
是否会有些许悔意,
只徒留你一人空白头。
可是到底,
悔又如何,恨又如何。
以爱之名本就贱如蝼蚁,
寥落的多是现实的千回百转。
所以才会“此恨绵绵无绝期”。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三郎啊,
我到底只是一女子,
不愿那三千宠爱,
只要那一人白首。
三郎啊,
说什么“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我悔啊,恨啊,
三郎啊,
我只念你这一世,
下一世,还是不复相见的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