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对于张爱玲,只有听的多,没有见的缘分。这大概跟所谓的故乡风景区有同样的感觉,就是那些在家周围的景区,好像永远不会想到要去参观,总觉得是有时间去的,反而远在天边的山山水水倒是跑的勤快,对于张爱玲如此,对于鲁迅,要不是教科书选的多,也会是如此。这是一种你似乎很了解,但却说不出个自己的所以然的感觉。
张爱玲的小说,备受推崇,各路明星,各路作家,说起她来总有一种介绍自己家二姑的情感,一副“哦,爱玲啊”的表情。等到真正看完她的小说,才有自己的评判和知觉。只能说,她的小说,没有在上海生活过,无法理解那种弄堂里的小心思。
她的小说背景都在上个世纪的战乱年代,而且处于风暴的中心,四周围都是轰炸一片,只有中心地带还保有难得的平静,却又不知哪天风向偏过来,会很扫一片。既然每天都活在胆战心惊中,一些人就选择逃离,南下去香港,西进去成都、重庆,再或者出国避难,而剩下的一批,只能带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秉承着活下去的理念,依旧努力维持着往日的荣耀和身段。在张爱玲的小说里,能够看见大量的带着“老派”作风的“遗老们”,他们使唤惯了佣人,吃惯了高档的食物,穿惯了各种皮毛大衣,一下子进入物价飞涨,人心惶惶的年代,总会有不适应和无可奈何,而张爱玲的小说独到之处,就在于一方面抓住了这些人物的表象,那些旗袍,那些脂粉,另一方面又描写出了他们内心的各种思想碰撞,不论是大家熟悉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两朵玫瑰之论,还是本书最后《多少恨》的结尾所叹息的“仿佛有一只船在天涯叫着,凄清的一两声”,不得不说,在文中,有这么一两处点睛之句,确是强过很多故作深沉的老生之作。
张爱玲的小说,还有一个很大的风格,就是她的开头往往都是直截了当,“他们家里十一月就生了火”,“闭幕后的舞台突然小了一圈”。每一个故事都迫不及待得开始,不同于在那个年代之前的小说,几乎都要从盘古开天地说起,再聊到院里,窗户内,说张的小说有上海的小家子扭捏之气,在开头倒是看不出来,都是直晃晃开始。中间的各种曲折,对话,在张的笔下,都没有波澜壮阔的笔调,细声细气生着闷气,对着窗户抹眼泪,两个人对骂都没有过多粗鲁的语言出现在纸张上,这一点,在弄堂里生活过,才有体会,毕竟一开门,对着四家人,抬头不见低头见,各自安分守己是大多数弄堂的生活哲学。但是,相对于开头,张的结尾总有一种《红楼梦》的结尾法,“生命自顾自的走过去了”,“汝良从此不在书上头画小人了。他的书现在总是很干净”,都是意有所指,而又不多累赘,清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