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IT·互联网读书人物
运营之光黄有灿——一个让罗辑思维CEO都为他背书的互联网运营奇才

运营之光黄有灿——一个让罗辑思维CEO都为他背书的互联网运营奇才

作者: 世界晚安Goodnight | 来源:发表于2019-01-17 12:38 被阅读19次

这是一篇关于阅读黄有灿前辈的“运营之光”此书的阅后感想,结合自己的一些理解和看法,跳脱出运营这单一领域的框架来分析作者背后真正想表达的意义。本文将会从个人,信仰,做人,做事以及职场建议五个方面来解剖这本书的价值所在。

初入江湖


作为一个刚刚毕业踏入社会的迷茫女青年,心情毫无疑问的是很浮躁的,也曾经天真的以为拿着自己海归的高学历,便可以随意敲开任意一道冰冷的大门。但是世界还是那个世界,现实还是那么直接;最终我在上千个工作岗位中锁定了互联网运营这一块,毫无疑问看中的是它的整体未来趋势以及薪资福利待遇。

但金融专业毕业的我对于互联网运营这一块毫无概念,甚至连运营是什么都打上几个大大的问号。没有相关实习经验,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冒冒然然的就想打开新世界的大门,随着趋势坐上互联网的大船;那这个时候问题来了,我该怎么办?

首先当然是尽一切所能去了解学习这个岗位,并开始学习运营所需具备的必要技能。于是通过搜索引擎就发现了黄有灿的“运营之光”这本书,真是书如其名,它不仅仅系统性且逻辑清晰的给运营各个阶段的人指了一条明路;同时将作者心中对运营的那份炙热的光背后所蕴含的人生信念价值观以及逻辑思维毫无保留的分享给了广大读者们,个人认为非常适用于任何的工作领域。这也是我写这篇读书笔记的真正用意,正如黄有灿书中我最触动的一句话:

“是什么拯救过你,你最好就用它来更好的拯救这个世界。”

终极信仰


黄有灿对运营的信仰,或者说是其人生价值观——分享为先,回报后置,互惠互利。

 

在运营之光这本书中,作者黄有灿认为他之所以能成为少数不可多得的运营人才归功于他对运营这份工作发自内心的由衷热爱,并且不计较付出与投入,根据自己的理解把事情做到极致;并优先在这个过程中为用户创造价值,把用户当成最好的朋友来对待,从而建立一个良性互惠互利的生态环境,使得在这个环境中的人们可以自发性互相创造价值,互相分享。

这种分享精神确实是很值得学习的,这也不难推敲为何他能比大多数人在运营这条数走的更顺利;一切都源于这种利人利己的初心,为他未来漫长的运营之路埋下了许多伏笔和机会。确实,很多时候我们表面看起来在做一些对现状来说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但它们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或某个转折点以一种特别的形式回馈给你;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时常需要以一种更多维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但回归到中心还是那句:

勿忘初心

职场做人


这一节内容其实跟价值观那节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毕竟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内在驱动力,决定着一个人的外部行为举止,也体现着一个人的品性修养。

在此书中,黄有灿前辈也认为经营个人口碑是职业生涯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平常需要多积极主动分享自己的观点,以及自己所学到的实用经验;这些都是隐形的价值,却可以在未来某一天给你带来新的机会或成为一个新的触发点。

另外,让自己变成一个有价值的人也尤为重要;不要一味单方面的去做消耗者,光借助着别人的思维模式或成功模式,自己却没有任何价值输出;这样的人也是很难吸引优秀的人的,所谓吸引力法则,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尤其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一切的利益往来都是建立在相互的价值输出的过程中,行业的前辈们并没有义务去消耗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你,就仅仅因为你是新人。

职场做事


在运营之光这本书中,个人觉得最受益匪浅的是“做局”和“破局”这两个概念。

1. 做局——搭建一个生态环境让身处其中的人可以互相创造价值, 和谐共存,共同驱动发展和生长。

就好比知乎,里面的用户可以提出问题,然后邀请有经验懂行的人来回答问题;同时用户也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去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生态搭建者只需要制定一个游戏规则边界,就可以无须过度操心就让这个生态圈依靠用户之间的良性互动很好的运营下去。

再举一个更生活化的例子,当你为了重新联结同窗情谊,并对这些人脉资源重新做个资源整合,因此你组织了一次同学聚会;参加这次聚会的同学们大家都很开心,无论是在情感上还是其他机会上都有机会得到满足,这就是一个好的做局的表现。

2. 破局——当打算做一件充满很多不确定因素的事情时,往往有一个因素是最重要的,如果搞定这个因素对于其他因素就会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简单的说,就是找到一个杠杆点,利用它去撬动更大的事情。

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找到这个核心因素,然后利用这个因素进行假设,搭建一个和真实场景很接近的低成本真实场景再去验证其他不确定因素的答案。

引用书中的一个案例:黄有灿前辈以及他的“三节课”公众号运营人员想要推出一个课程合集,但是过程中涉及一系列的问题及不确定的因素,例如:

1. 要找的7位老师,是否有时间可以配合其开课?

2. 跟这些老师该如何谈合作?是讲完课后分成,还是直接支付给他们一个固定的课酬?

3. 开课的时间场地该如何确定?

4. 课程出来后,是否有足够的人前来报名?

毫无疑问,第四点是最关键的因素,这就是核心破局点。然后围绕这个核心

因素来搭建一个真实场景来检验相应对的解决方案。

比如写一个课程推荐的介绍文案,然后设置预报名环节来检测用户意向参与

度,如感兴趣先交10元完成预报名在1月5日前,预报名人数如果达到预

期50人,就将此系列课程落地;反之则退回预付款,取消课程。

另外黄有灿前辈也分享了四个做事时的思维模式,可以帮助小伙伴们有个更清晰的大局观,在这里我进行了一个简化转述,也很适用于经手一个项目或目标却没有清晰思路的人们参考:

1. 流程化思维:界定清楚想要的目标和结果(中心)

                           达到这个目的会经历的主要环节(程序)

                           每个环节达成指标的具体任务(拆分)

2. 精细化思维:把整体任务拆分成无数个可掌控的细小执行任务

                           从而达到提升效率,进度跟进以及时刻更新的目的;

3. 杠杠化思维:需要层次感,找到核心杠杆点去撬动更多的事情

4. 生态化思维:做局,搭建一个生态环境让身处其中的人可以互相创造价            值,和谐共存,共同驱动发展和生长;破局,就是找到核心杠杆点;

职业生涯


这一环节最重要的就是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和定位,清楚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结合自己对未来的规划去一步步经营自己的能力:

1. 职场小白——找到自己在一个行业或领域立足的支点,并为之不断努力学习;

2. 职场中人——当初步立足后,继续提升自己,使自己优在此立足点技能上的优秀程度足够超过80%的人,成为自己的立命之本;

3. 职场老手——当稳定立足后,通过主动性参与把自己丢在一个富有挑战的环境中去突破自己的瓶颈或天花板来进一步提升自己

4. 职场高手——当自己开始可以独当一面,开始横向或纵向在行业中深耕:

5. 职场管理层——当自己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决定权,不再当一个纯执行的棋子时,就该培养大局观了,去提升自己的眼界和思考能力:比如对行业和商业的理解以及如何管理团队等决策性的思维模式;

如果你已经成为中等以上段位的选手,请一定尽可能让你自己成为一个圈子里的价值传递者或贡献者,而不是单一的观望者或是价值消耗者。

最后,永远不要忘记给自己多项选择,以备不时之需。这里就引进书中所涉及到的ABZ计划:

1. A计划(主业):当前值得你持续投入并获得部分产出和安全感的计划(如当前还算满意的工作)

2. B计划(副业):培育自己的某些机会兴趣爱好,也许当下并没有过多的物质上的体现,但值得长期投入和关注的事情中去沉淀和累积,往往也很可能无心插柳柳成荫。

3. Z计划(应对最早情况的备用计划):保证生存底线的计划,可以在最糟的情况下为你带来一些实质上物质帮助的计划(房产/存款/理财)

以上就是运营之光中我所摘取的受众性最广的几个核心观点,如何觉得对你们有所帮助有所启发的话,希望你们也能分享出去给更多的人看到。还是那句话:

“是什么拯救过你,你最好就用它来更好的拯救这个世界。”


共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运营之光黄有灿——一个让罗辑思维CEO都为他背书的互联网运营奇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zob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