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3 遇见——香格里拉
本来啰啰嗦嗦的我想再来个最接近天堂的地方(三)、(四)啥的,甚至如果可以,我希望一直写下去,因为我不想告别。但鉴于被屏蔽的风险,我决定把这一部分当作此行的最后一站。
来到香格里拉的第二天,我和Jue起了个大早。早晨的独克宗古城甚是清净,还带着丝丝凉意。我和Jue进了一家前一晚就相中的餐咖——仓央之喜,没错,确实会让人想到仓央嘉措。我俩在点餐时才知道,店里的卓玛并不是店主,她是过来帮忙看一下店的。我和Jue一对视,便达成了共识——有些后悔,因为味道可能一般。但是很快就啪啪打脸,因为她速度不仅很快,而且味道也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很多。直到出了门我俩还频频回头,想着离开前能再来一次。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我俩走后,那家店就关门了,一直到几天后我俩离开时,那块“暂停营业”的木牌也还在那儿挂着。
饭后,客栈小姐姐的弟弟送我们去普达措。小姐姐还很贴心的拿了一顶帽子给我们,怕我俩被晒伤。一路上闲聊时我才知道,小姐姐一家是河南人,来到香格里拉已经有六七年的光景。小哥哥很幽默,话不多,但一针见血,我们一路乐乐呵呵就到了目的地。这一次,我和Jue的学生证终于派上了用场,为我们省了好几块大洋。在游客中心,我用三寸不烂之舌,买下了一顶20元的帽子,事实证明,买这顶帽子是我最明智的一个决定。
我们乘坐观光车到了第一个可以步行观赏的地方,迫不及待地下车往里奔。当然也有人继续坐着车前行,因为如果步行就必须走完两三公里,才会有乘车点。那漫山遍野的各色野花、肆意生长的野草、灌木丛,铺满了山坡,清得见底的小溪横穿而过。原谅我文笔有限,无法描绘出当时当地的那种畅快。其实来到普达措之前,心中不免将它与越南的菊芳公园比较一番。因为二者都是国家公园。去过的朋友应该发现,进到菊芳公园里基本看不到天,只有数不尽的山。里面有很多让人感兴趣的古树,但没有介绍牌。还有非常多美丽的蝴蝶群,吸引了好多日本大叔去研究。虽说路况有些一言难尽,但可以说是个探险的好地方。我和Jue 去时,在森林里基本全靠一位摩的大叔。相比起来,普达措公园不论是从设施或是开发程度上来说都要更胜一筹。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二者都值得一去。
Jue说在普达措时,一路上的景色,让她想到了《斗罗大陆》,觉得应该就是这样的地方。我说此刻我想知道,以前古人到达这些地方,或是在这里生存时,看到的又是什么样的普达措,用Jue的话来说就是“前尘隔海,古屋不再。”越往里走,越见不到什么人,只听得到湍湍流水的声音。这些小路的两侧时有马便出现,有时上面还插了几朵鲜花,实在让人忍俊不禁。另外,一路上,会见到非常多的石堆,这些石堆应该就是传说中的玛尼堆。以前对这些石堆就有所耳闻,知道它在藏民心中的地位非同小可,非常神圣,所以我和Jue并没有靠近。沿着小路,不知不觉就出了大山,我们马不停蹄地去向下个观赏点——蜀都湖。
在这里,可以选择坐船往里,但也可以徒步环湖,我和Jue毫无疑问地选择了后者。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条不错的徒步路线,不过,这里的人就比山里的一段要多很多。刚走不久,我就看见了不远处树下一个白色牦牛的“雕塑”,就在我对着拍照的时候,这“雕塑”非常赏脸的回头看镜头了。又一次遭受啪啪打脸的我才发现,这是头真牛,还在很有节奏的反刍呢。一路上,还见到了“长胡子的树”,还进入了冷杉观赏区。又一次到了乘车点后,才知道,普达措的碧塔海和弥里塘亚高山牧场在2017年以后就没有开放了。以后又可能开,有可能不开。听到这个消息,不得不说心里十分遗憾,一路上大家寂静无声,默默地看着车驶出普达措。谁也不知道,与普达措的相遇,还有没有下次。
回到客栈后,我和Jue小憩了一会儿,准备去参加晚上的土司盛宴。土司宴距离客栈不是很远,十多分钟我们就到了。一进门,就有两三位扎西卓玛在门口,为我们献上洁白的哈达。扎西小哥们十分幽默,卓玛们特别热情。入座后,酥油茶、青稞饼、当地特色牦牛肉等等应有尽有。另外,最值得一提的是独具藏族特色的表演。他们手捧祈福花灯,所有人双手合十,不管你来自哪里,这一刻,所有人都属于香格里拉。表演有的粗狂、有的热情、有的神圣,这片净土上的扎西卓玛,让我老泪纵横。每个人都举起酒杯,说着刚学到的几句藏语,互相祝福,虔诚祈祷。我和Jue旁边坐的是一对母女,由于聊得十分投缘,大家都喝了不少小酒(Jue是第一次喝白酒,实名制点赞)。饭后,院子里还有热热闹闹地篝火晚会,虽然飘起了小雨,但并不影响大家地热情。因为司机小哥来接,所以我和Jue并没有呆太久就回去了。又回到古城里当起了夜游神。
后一天一大早,我和Jue在觅食后,决定再去一趟松赞林寺。由于担心天气突变,我做了一个不明智的决定,去租了一件冲锋衣。结果那一天大太阳,衣服反而成了个累赘。由于我和Jue计划下午去爬山,所以两人还去买了个披萨,准备在山顶“一览众山小”时享受美食。就在我俩靠着百度地图乌龟似地前进,寻找到松赞林寺的公交车站(3号)时,3号车停在了我们的旁边。公交小哥让我俩上车,在得知我们正是要到松赞林寺后,详细的跟我们介绍了路线、注意事项,告诉我们该买什么票,不该买什么票。让我们感到十分温暖的是,在车站停了五分钟后,小哥看换班的人还没来,于是又饿着肚子决定将我俩带过去,就这样,我们毫无坎坷地就到达了目的地。下车时,我和Jue又是一步三回头地告别了小哥这是在松赞林寺脚下,最美好的遇见。
一下车,松赞林寺全貌让我们赞叹不已。秃鹫盘旋在寺的最高点,在太阳的照射下,更显得庄严。让我突然有些体会到两个字——信仰。松赞林寺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眼前的一切,让我更加想有一天能亲眼目睹布达拉宫的风采。一行人跟着解说员一路往上爬,一路上,我们了解到这里有很多僧人在修行,所以游客不能私自到一些房间参观,以免打扰到他们。不得不说,由于海拔有些高,而且烈日当头,往上爬时,有些许吃力,但稍作整顿又可以恢复。到寺的最高处时,脚下的圣湖完全显现了出来。于是,我和Jue决定去环湖。
由于湖边上的栅栏在施工,我们一度以为不能往前走,但每次询问,得到的都是同样的答案,可以环湖。一路上,我们只遇到了两位在打扫湖边的藏族老婆婆。她们似乎听不懂普通话,但是非常和善,冲着我们笑,湖面上回荡着她们悠扬的歌声。走到湖对面时,松赞林寺美得让人心动。因为除了我们,没有人迹出现在这里,所以更显得纯净,没有一丝杂质,我觉得自己到了世外桃源。
离开这里后,我们乘车前往五凤山。到了山脚,司机小哥告诉我们上山的一条稍微好走一些的小路,其实是沿着台阶往上。一路上,我们都没有遇到人,山里显得格外安静,甚至没有鸟叫声。由于之前环湖,我的体力和Jue相比,渐渐落了下风,走几步就得歇一歇。在我们爬到大概三分之二时,前面下来一个小哥(应该是当地人)。他看了看我俩,告诉我们山顶没人,不要往前了。在得知距离山顶还要十几分钟时,我俩决定继续前进。越往上,植被越茂密,前不见去路,后不见来路。当到达顶上时,我们都觉得有些一言难尽。眼前不是“一览众山小”的境遇,而是看不到外界的任何东西,它被高大的植被覆盖着。有一座寺庙,挂满了经幡,面前平地上的野草生长到台阶上,到处都是蜘蛛网,一只小松鼠在门后探头探脑。我俩心有不甘,在看到旁边的一个指路牌时,决定继续前进。往前的路越来越窄,越来越难走,就在我不敢吱声时,突然一个路牌吓得我和Jue屁滚尿流的往下跑,路牌上写着——野生动物出没,请结伴而行……偏偏在这时,天下起了雨,还起了些雾。我俩一口气下到了山腰,在小亭子里狼狈着地吃着冷了地披萨。当我把脚搭在台阶上,脚抖得像上了弹簧一样时,两个人对视一眼,顿时爆笑。下到山脚后,我俩坐在草地上休息。Jue说我体力不行,不然就走回去了(六七公里),于是我一拍屁股,两人决定走着回去。一路上一直重复只会一句的歌词,手机没电的两个人只能靠问路一路走回古城。
原本打算回去打整一下再去吃饭,但无奈看到一家咖餐的小猫咪过于可爱,于是我俩决定先吃点饭。店家小姐姐看我俩进去,就问了一句;你们高考完了呀?……额,对呀,高考完爬山去了。不得不说,小姐姐家虽然养着很多猫,但是打扫得非常干净,而且那碗杂酱面味道棒棒的。由于后一天下午就要走了,我和Jue在古城里挑了些礼物带回去,还带了些特产。
我和Jue买了个小蛋糕,买了两瓶酒,准备告别这里。回到客栈,随便打整了一下东西,瘫坐在椅子上。从去年7月,我们开始准备考研。这场持久战一直到十二月才结束,随后又是期末考。疫情期间在家,上课,着手准备复试,六月下旬回到学校,一眨眼大四就没了。因为最后离校,大部分同学我都说了再见,但也有的,记不清哪一次是最后一面……不管在哪方面,这四年来,对自己、对别人,我都还没有一个交代。总之,有太多情绪要整理,要存档、要清空,还有很多事等着我去完成,但在这里让我可以忘记一切。虽然到香格里拉不到四天,但这种不舍,深深压在心底。我不知道Jue在想什么,但我知道,她也很不舍。下一次,是什么时候呢?
第二打整好东西,我和Jue决定到之前的猫咖待一个下午。那儿有很多书,我拿了一本关于香格里拉的。里面有很多是关于梅里雪山的,那是我们约定下次去的地方。还有很多关于藏民习俗、信仰的介绍。还翻看了一本叫《悦己SELF》的杂志,让我很想从第一期开始接触。
那天天很蓝、古城也很安静、猫咪很乖,只是遗憾没能吃到杂酱面。
香格里拉,再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