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每天写500字每天写1000字
用写作疗愈自己:带着问题去写作

用写作疗愈自己:带着问题去写作

作者: 达文溪 | 来源:发表于2020-12-30 00:02 被阅读0次

我现在正在参加日课21天日更写作的活动,以下日课主编小瓜针对我们写作中的问题进行的讲课以及对学员的问题给出的回答。

以下是小瓜主编的讲课内容:

首先在我能接触到的众多写作者中,可能普遍有个很基本的问题,就是很多人会觉得自己的生活很平庸,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可写的,或者说他觉得自己怎么都写不好,时间长了,很容易受到打击,丧失写作热情。

这两个问题其实是相关的,它都关涉到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就是写作价值的问题,写作价值的背后又关系着你如何看待世界,看待自我的问题。

如果你只看到了自己有限的生活,不太能关注的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你所处的整个大环境以及整个时代的关联时,其实人是很容易会感到挫败的。因为我们大部分都是普通人,生活中充满着柴米油盐和吃喝拉撒琐碎的、日常的东西,无论你再怎么给自己灌鸡汤,说平凡的就是美好的,你都一定会有疲倦的时候。但你如果能够试着不局限于个人生活,尝试去看到自我和周围世界的关联,去思考你个人的各种情绪背后更深刻的时代问题,你会发现其实有非常多的问题值得你去关注,因为任何个人的情绪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你要相信一句话,无论你正经历什么,你都不是一个人,因为大家都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同样的社会环境,除了那些非富即贵的一些相对特权的阶层以外,其实大家的生活条件也都是差不多大同小异,这个时代带给我们的许多便利和问题都是共通的,你一定不是孤立存在的。无论你正经历什么,你都不是一个人。

当然,每个平凡人的心底其实都有一些很浪漫的向往,也有一些猎奇的本能,越奇观化的东西确实也越会引来注目,因为大部分人的生活平淡,都会渴望一些新奇的刺激,当你觉得你自己的生活,或者说很平凡的生活不值得写的时候,你也可以问问自己,你觉得什么样的内容才是值得被记录的,那些富有传奇和浪漫色彩的英雄美人故事吗?还是媒体上那些惊天动地的新闻事件?你也可以再问自己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你作为一个可能各方面觉得自己比较普通的普通人,你希不希望有人非常真诚的关心你,了解你的内心想法,欣赏你的优点,共情你的悲伤?

当把你当成一个有血有肉有自己感受和想法的独立的人,当你一旦愿意去表达和记录自己真实的生活状态时,别人会知道你是很认真地在对待自己的感受的,别人也才能更好的了解你,而你也会越来越打开自己,学会关心别人的处境,当你说自己的生活完全不值得记录或者不值得去表达什么事,其实也就等于说你关闭了自己被关心被理解的一个通道。

普通人的生命也并非如你所想的那样是不值得被记录的,如果你经常上网看一些很专业的媒体发布的文章,如果你认真观察的话,你会发现大量的故事其实都和普通人相关。比如外卖骑手的故事,比如全职妈妈、小镇青年等,其实都是很普通的平凡人的故事。假设你是一个外卖骑手,你想写点什么,你大概也会觉得这样的生活太平淡乏味了,每天就是马不停蹄的在同一条马路上取单送单。我每次取外卖的时候,可能那些外卖小哥他都忙到没有时间抬头看我一眼就匆匆的就跑下一家了,你想想,他每天接触那么多人,他可能都从来没有机会看清过那些人的脸是什么样子的,你说如果你是他们,这样的生活有什么可写的?

但是如果你愿意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你就会去思考,为什么他们宁愿冒着路上出车祸的风险也要跑得这么快,这么急,那他们的家庭背景如何?他们除了做这样的工作,还有没有别的选择?那个外卖平台又是怎样运转的?使得它们像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的。

如果你能思考这些问题,你就会发现,这些小人物千篇一律的生活背后,就是底层人在时代夹缝里努力生存的时代样貌。在时代的这个大背景下,每个具体的人,他面对生活的态度也会有所不同,有些人,他可能每天会给自己打鸡血,去努力奋斗,有些人他可能已经看不到未来了,他就会像前段新闻中说的比较多的三和大神一样,他干脆就躺平了,有些人他可能因为运气好,自己撞到了一些比较合适的机会,过上了比较体面的生活,每个人他自己的命运跟这个时代的关联最后又会形成了他不同的人生走向,那我们去理解不同人的生存处境,其实最终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自己,就像有一个坐标系在,人才能认清东西南北的方向,有别人作为参照物,你才会认清自己的面貌。

我们了解自己的方式,其实远远不止是从自我出发的,更多时候我们需要走出自我,从他者来反观你自己。当看过世间百态之后,我们再回来思考自己的生活,我相信一定会有更开阔的视野,当你在陷入某种困境时,你就可以从更多的层次去思考自己的生活出了什么问题,而不仅仅从你自我的世界出发,这些问题,比如说它有哪些部分是你自身的性格造成的,哪些是家庭和社会环境造成的,哪些是你能解决的?哪些是你无能为力的?当你能够把自己的困境层次分明的想清楚时,即便有很多问题你依然解决不了,你也会知道你是谁,你能做什么?对于那些外界强加给你的你改变不了的,你也可以告诉自己,这不都是你自己的问题,你不需要来全盘否定自己,我们可以接受自己的人生,有无能为力和挫败的时候,但我依然会有自己的一份热爱和坚持,如此,你的写作就一定能够给你的生活带来很多的能量。

生活中其实也经常会有一些旁观者来告诉你说不要想太多,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都不是事儿,我觉得说这种话对当事人来说其实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他说完可以一边自我感动,一边拍拍屁股就走了,但你自己的生活还是要结结实实地继续过下去的,没有人能代替你生活的,当你陷入某种纠结时,你自己心里如果不能把它想透彻了,你是过不去的,只是有些问题会被压抑到潜意识里,因为人对于痛苦也会本能的选择逃避遗忘,但时间长了,它会以更凶猛的方式爆发出来,就像我们走路时不小心磕破了皮,流了血,你都知道及时去做一些消毒包扎的修复工作。那你心里的那些问题也是一样的,它不会因为你放着不管就真的好了,它也会溃烂化脓,治愈的方式就是去面对,去消毒。

而写作者,他一定是一个直面问题的思考者,有问题你才会有觉察,没有一个好的写作者是一个觉得一切都美好的一塌糊涂的歌颂者,那是傻子,或者他是自欺欺人,没有人的生活是岁月静好没有一点波澜的,古人说不平则鸣,就是因为有问题,有思考能力才要写作,感到生活平庸,感到时间流逝,感到很多地方无能为力等等,其实都是你生命中所遭遇的很实在的问题。

如果你活得像一尊佛或佛像一样,不忧不喜的,没有任何困惑和知觉,其实你就已经死掉了,佛祖都知道说众生皆苦嘛,问题是我们怎样去面对生命的苦?如何让自己不白白受苦?

完全回避痛苦的人其实可能也是一个没有什么悲悯之心的人,因为你只有经历过真正的困境才能谈得上 真正的热爱,写作其实也很苦的,你可能写了一辈子也没几个人看,可能你身边的人并不理解你为什么写作,可能你付出了非常多也没有成名成功,一辈子都过着比较孤独寂寞的生活,但如果你依然在写,那只能说明你需要写。你早已把写作当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写作本身他也从不欠任何人一个作家的名分,因为它已经盛放了太多人的悲伤喜悦,已经足够值得被重视被尊重了。

每个人写作的初衷可能都是有所不同的,有人有一个文学梦想,朝着职业作家的方向走,有人是纯粹的业余爱好,就像喜欢拍照旅行一样,喜欢单纯的写写东西,记录一下生活,有人是用写作来宣泄自己无处释放的一些情绪,抵抗平庸的生活,但不管你是哪种写作诉求,只要你开始写作了,写作都会成为你观察生活反思自我的途径。它会把你头脑里漂浮不定的思绪以及口头语言里那些前言不搭后语,没有逻辑性的话语转换成一行行、有结构、有因果关系、有细节的问题放在你面前,无论你什么时候拿出来看,它都在那儿,都证明了你曾经的生活和思考轨迹。

写作,它也会帮助你发现日常生活中所忽略的很多有意思的细节,也会帮助你在困境中跳脱出来去思考自身的处境,如果你愿意的话。

所以不管你怀着怎样的初衷去写作,请首先相信文字本身的力量,我也不知道你能不能在某一天成为作家,但我相信你至少可以通过写作抵达更真实的自己,更宽广的世界,去疗愈生命流逝的不安与恐惧,而着已经足够有意义,因为如果你没有对文字的起码的信任,你可能很难再遇到障碍时坚持下去,所以首先请你相信文字。

当然文字,它除了帮你记录生活之外,它也会逼迫你自己反过来去思考生活,当你把写作当成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那就意味着这种生活方式会强迫你保持敏感,强迫你去关注社会以及你身边的人和事,强迫你去表达,从而逐渐改造你原有的认知结构,改造你对生活的感受,所以文字也并不是完全被动地记录下你经历过的事情。写作恰恰是一个驱动,因为你要写作,所以你要去关注别人,要去理解别人,要去探索自己,认识自己。

最后再说一下,就是觉得自己写的不好的问题,其实我自己也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写的有多好过,我觉得现阶段如果你觉得自己写的不好未必是一件坏事,它其实是好事,证明你是有自己的鉴赏力,知道什么是更好的作品,你对自我有更高的期待,只是目前可能还达不到,或者说你有一些自卑的心态,这在业余写作者身上很普遍。因为人都渴望被认同,当我们一直默默无闻的写作时,难免会产生自我怀疑,但是如果你还想继续写作,其实这个自卑的问题也需要你带着他一路写下去,你可以去思考,你是只对写作这件事本身自卑,还是在生活中就是个容易自卑的人,你自卑的家庭根源,社会根源分别是什么?你身边的人是不是也有跟你一样自卑的?他们又是如何面对这个问题?

所以,就关于写作的这种自卑,或者觉得自己不如人,它也是一种心态问题,你可以带着这个问题去想很多事情,慢慢的你就把这个关注点从自我的自卑身上转移到别人身上,你会思考,你会把这种自卑变成一个驱动力。像我们每次活动都有一个笔友的功能,或者会出一些命题写作,其实大家也可以抓住这些和志同道合的文友交流的机会,多带着问题和别人沟通,看看别人是怎样理解你习以为常的那些事情的,就比如说同一个题材,你在写,别人也在写,那他的角度和你有什么不同呢?如果你在写作中一边自己写,一边学会去观察别人,和他们达成一个比较有效的沟通的话,不局限于自我的情绪,你会拥抱到一个更宽阔的世界。

但我们都不是一个左右逢源的交际花,因为有些很表面的社交活动其实也并不能帮助你去了解别人。写作者,对于人的理解其实可以更单纯更纯粹,更有共情力,尤其是对于和你一样有着写作的共同爱好,以这样名义相聚在一起的人,其实大家相互之间都是有一个相对开放的心态的,你也不妨试着用更多的方式和你的笔友也好,文友也好做一个沟通,比如说你可以去采访对方啊,或者你用别的你喜欢的方式,因为你和别人沟通也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我,别人是一面镜子,会照出你看不到的自己。

今天主要是想说一个问题意识的问题,就是说,我们写作的时候一定要带着你自身的你真正关心的问题去有的放矢的写,这样的话你就不会很盲目,每天搜肠刮肚地想我今天写点什么?我写不出来怎么办?这个,你要带着这个问题去写。

像今年有一本挺畅销挺有名的书,叫《把自己作为方法》,在很多书店的排行榜上一直是第一名,其实它讲的就是一个人怎么样去把自己打开,然后你自己有问题你就去通过反观别人也好,然后再回到自己去想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而不是被这个问题所困住。我觉得首先是你要有这个意识的话,你后面的那些所谓的方法呀技巧呀可能才会产生一点作用,如果你这个根本的问题没有去意识到的话,你可能再多的技巧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今天就是首先想要先讲这个问题。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大家有问题的可以直接在群里提问。

达文溪:我一直总是写自己,不会写别人,因为不了解别人,所以不知道怎么写,而且总觉得自己写的东西不太深刻@如小瓜)

@达文溪先回答你的问题

这个不知道怎么写别人的问题,因为我前几天正好跟一个新媒体的,就是真实故事计划的主编有聊过这事,他说很多作者写非虚构都是从自己开始写的,因为不知道怎么写,别人就是你说的不了解。然后后来就是你的解决方式,要么就是你逼迫自己走出去,去跟人交流,因为像他们写非虚构的那些记者,不管是工作需要也好,还是提高自身的需要也好,他就是得逼着自己出去的,他们有时候去采访新闻,就是硬生生地上去,然后不停的被拒绝,就像那个写外卖骑手的那篇文章也是的,很多很多那种骑手,他是什么都不愿意跟你讲的,他就觉得我的生活就是这样,我为什么要跟你讲?但是你要有办法能找到,如果你对这个题材特别感兴趣,你就要想办法去找到他们。

如果你不愿意走这条路,还有一条就是你要把自己置身在一个社会环境里,就是你不要天天躲在自己家里面,你如果躲在自己家里面,你想的永远都是你自己,因为你没有别的人作参照物,你看到了就只能还是自己,当你走到一个社会环境里,哪怕你去一个咖啡馆,一个书店,那周围的人群,那些味道,那些细节就会扑面而来,会包裹你,你就会直接被进入到了一个氛围里面,那个东西就是你能看到别人的时刻。然后如果你想从中能发现什么有意思的选题也好,或者说写作方向也好,那就看你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比如说我有一段时间在麦当劳,不知道你知不知道,就是有很多人会夜里在麦当劳过夜?因为就是没有地方住,应该是东城区东四十条那边,晚上,就是他们可能吃别人吃过吃剩的东西放在那儿,然后他就过去,然后就抱着那半杯剩的牛奶,可能就坐在那儿,一直坐在那儿,然后有段时间就是晚上就,很晚,我就坐在那儿看他们,有时候你不一定能交流到什么东西,但你把你放到那个环境里面,你就知道你当时想的不是自己。

像我有时候经常出去拍照也是的,我不会摆拍我自己的,我拍的肯定是别人,我会注意到很多细节。

就深刻这个东西,我觉得就是你不用太执着于这个东西,很多人,他就把自己生活的细节表达的很有意思,其实他也不深刻,但是你就觉得这个人他对生活有一种很天真的很可爱的热爱,其实这就足够了,就像很多小孩儿,他看到什么他就是很好奇,很喜欢,你说他深刻吗?他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思想啊,但是他就是很纯很纯真,很可爱。所以其实你的问题里面已经有答案了,不了解别人那就要去了解,比如说群里的人,比如说我,你想了解我什么你就可以直接跟我谈。

Nova:小瓜老师,我也是您说的那种人,总觉得自己写不好。是不是书看得少了?那,什么样的书对写作会有帮助呢?)

写的不好和看书少,其实它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必然的关系,你看有一些人他未必天天就在那儿看书,但是他出去和你交流,他也能写出来,因为书如果从广义的意义上理解,像沈从文说的,他读一本小书,也读一本大书,他所说的大书就是社会,他能见识到丰富多彩的人,然后他形成自己的思考力,那这样他也能写,然后他根据他自己想写的方向,可能去查一些认为有必要的资料,别人的一些见解,然后就是还是要带着问题,你有什么关心的问题,然后去找到相应的人去找到相应的书。其实能帮助写作的书是非常多的,但是并不是说每本书都会适合你,就是你自己要看到那本书非常能打动你的,作家也好,记者也好,他的那种写作方式,他的主题方向,对你来说你觉得就是非常的被震动到的那个东西就一定是有帮助的。其实,如果你觉得书看的少,那你就已经有答案,有能力就去看要找,首先可以先看一下简介或者说开头,你觉得这个作者,他的写作方式,他关心的题材,你特别感兴趣,你就往那个方向走,比如说你喜欢关注一些女性主义的话题,你就看女性主义的书,你关心老龄化,你就去看相关的书,像上海译文会出很多那种社会纪实的嘛,你就可以多关注。

达文溪:这种现象我也会注意到,但是我可能只会描摹表面,但让我深入他们的内心好像很难)

沟通方式,共情力,理解力,都会影响到你和一个人的沟通效率 ,最好的方式是你要主动到对方的环境里,浸式了解。

(达文溪:还有个问题,我之前一直跟着简书写,写了70多万字,但是写了没什么人看,慢慢地就没兴趣写了。总是喜欢跟着写作活动写,就像日课,但如果没有写作活动了,就不会写了,因为写作活动有互动@如小瓜

互动其实挺重要的,它会让人摆脱自言自语的封闭性。哪怕在一个群里你一句话不说,这个氛围也是开放性的,它也是一个公共场所,让你从自我的世界走出来。很多人觉得写作是闭门造车,其实不是,它最需要跟人深度互动,只是最终写作的时候你是一个人。

达文溪:我现在比较自我封闭,根本不与人相处,整天在家,所以萌生了把在网上看到的故事写成小说的想法,可又没开始写

没人能帮你处理文本,但如何形成自己的文本内容,就还是需要看到更多东西。普鲁斯特这种比较极致的作家看起来是自我封闭的,因为有病,他天天就关在屋里写,但他是一个和周围的空气都会产生共振的人,如果你细腻到这种程度,关起门来写也是可以的,但很危险,容易把自己逼疯。多读小说是很好的练习共情力的方式,小说都是细节,能帮你进入一个具体的陌生场景。

西瓜:我的问题是怎么跳出对现有生活的如实描写,构建一个新的虚构的故事框架,玄幻的、童话的、虚拟的故事是怎么编织出来的呢?)

虚构能力的问题,其实我现在写虚构的比较少,就是我发现我现在好像是一个特别的陷在现实里的人,我很难去像小时候那样去天马行空的虚构一些东西,所以我就觉得虚构能力其实它是人在某种状态下一个很奇怪的一种能力,就像有些小孩儿,他天生就会有虚构能力,以前有讲过一个小孩儿,我们家小孩也是这样,他很会撒谎,真的是出口成章,说自己怎么怎么厉害,他天天自己在家自言自语的编故事,说自己到了一个山洞,还领着一群人打打杀杀,他是带头的,他特别厉害,这种因为小孩儿他有一种很纯粹的快乐在里面,他不是为了虚构而虚构的,他是觉得他可以把自己分身活到另外一个世界,我觉得很多有虚构能力的作者他都是这样。这些小说家,他经常就是分不清现实和虚构的界限的,所以说就是对我们来说,他在虚构,其实对他自己来说,他就是能够切换到那个频道里面,它就是能够进入的。

就是有些人他是能看到我们看不到的东西的,比如说你在挤地铁挤公交的时候,你看到的都是人群,他可能就看到一群奇奇怪怪的动物,我觉得就是一种一个人他自己那个精神状态在的时候,有时候会出现一些幻觉,就分不清真实和虚构的,我觉得那个虚构其实有时候不是你特别刻意营造的一个状态,是你真的很容易进去的那个东西。

你是想写一些类型小说,比如说推理玄幻,其实这种虚构事件还是建立在你对相关的很专业的东西的理解上的,比如说像马伯庸吗?他写长安12时辰天天看什么书呢?就是很多奇奇怪怪的,就比如古代怎么去打造兵器怎么去建一个手工铁器,因为你不管怎么虚构你都是需要细节支撑的,然后你要对那个世界有想象,要重构他的世界观,就是一个神话宇宙,这些人他们的生活规则是怎么运行的?他日常要用什么武器?他是怎么跟人沟通的?我觉得就是你的想象力的问题。

我觉得好的小说家都是有非常强的想象力的,像写《1984》的那个奥威尔,想象了人在一种极致情况下人性的可能性。你不要困在现实里面去区分真和假,你只要去想你想要的那个世界是什么样的。 也不要跟别人比较,你就写自己心底真正渴望的东西,构建一个宇宙观是非常难的,国内到现在也没有几个能做到,不要一下子用最高的标准把自己捆绑住,就从自己能做到的开始,感到有趣,好玩,你才能继续下去。

七海: 我无法驾驭长一点的文字,几百字还可以,上千就开始觉得言之无物 ……)

如果你能一周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先别管他写的好不好,一周写一篇长期积累下去。言之无物是因为你可能对很多问题没有去做调查,或者说你没有想清楚,那就有的放矢的去找答案。开心很重要,必强行输出观点,但你要自己知道关心什么问题。

拖沓的问题,可能是你在你自己已有的认知范围内不停的打转,没有更新,没有更多的对这个问题的更有层次的一些看法,那么,你就还是要根据你具体的写的哪一篇文章,他关注什么问题,比如说你今天写一个留守儿童的问题,就打个比方,那你可能今天只能写他,他今天的生活过得怎么样?那么你可能写几百字。那么如果你想写他和家人的关系呢,是不是又可以多一些字呢?她和家人的关系,然后他父母的问题,这些所有的东西,他父母为什么没在家照顾他?他肯定背后也有社会问题,你可以一层一层的像剥洋葱一样去写下去。

写长文其实还需要一个很大的耐心,我觉得很多人可能就是没有耐心的,他可能写个几百字,比如说发个朋友圈几十个字,写个微博几百个字,因为你比较习惯这种碎片化的写作,如果写一篇长的你就得坐得住冷板凳,因为写作真的是一个很琐碎的很,也是一个特别需要耐得住的事儿。

所以说就是一步一步的来,如果你现在能写300字,你看你明天能不能写500字,下次能不能写800字,当你积累到1000字的时候,你发现里面有很多你觉得啰嗦的地方,你就可以想一想你有没有新的角度,新的看待这个东西的一个视角去给它一些新的填充的东西。

先写出来,你写出来才是一个完整的东西,然后你再去修改它,如果能看出来你哪些地方有问题的话,其实你已经知道怎么去寻找答案了,那就是在你有问题的地方去更多的思考。

那个逻辑关系其实是需要你自己反反复复的去梳理,我们成年人其实都有正常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说这个事情的前因后果,你自己看你就知道哪里不对了,然后你再想办法把它补充跟梳理出来。

有时候你需要强迫自己一下,比如说你每周写一篇,就是正儿八经地坐在那儿写一篇800字也好几千字也好的文章试一试,每周都写一下,时间长了,你对于文字的敏感度和驾驭感是不一样的。

写文章其实就是一个很庞大的系统工程,只要没有发出去,哪怕它已经发出去了,如果你觉得还有修改的余地,你都可以随时再搞一个版本。

那种瞬间的顿悟也不是轻易就会发生的,它也是很长时间的尝试着过来的。

不要怕自己下笔写出烂初稿,这些烂稿是佳作的垫脚石。应该说,每个人都要有自己写的作品多数是烂作的觉悟。

相关文章

  • 用写作疗愈自己:带着问题去写作

    我现在正在参加日课21天日更写作的活动,以下日课主编小瓜针对我们写作中的问题进行的讲课以及对学员的问题给出的回答。...

  • 潜意识写作

    写作者开始都是为自己写作,用写作排毒,倾诉,疗愈自己,恢复心理平衡。 自己得到疗愈以后,写作水平也提高了,就会考虑...

  • 写作疗愈

    我们阅读课上蓑依老师分享的写作疗愈的方法 写作疗愈就是通过写作来治愈自己 疗愈写作的本质就是直面自己 让自己回归心...

  • 【阅读摘录】《写作疗愈》四

    第 4 章 用写作疗愈认清自己 第一节 为什么越长大越孤单 去认识那个最熟悉的陌生人 写作疗愈练习13——以“我”...

  • 写作疗愈的四个关键词

    前面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写作疗愈,写作疗愈同时也可以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 第一个关键词:书写即疗愈,有问题的时候,立即...

  • 【阅读摘录】《写作疗愈》三

    第 3 章 写作疗愈的方法 第一节 用“我”的视角观察问题 学会用“我”开头 写作疗愈练习9——写出你所经历的喜怒...

  • 自我疗愈的写作|无阅读不生活D10

    文|过云雨 疗愈日记 听过写作达到疗愈效果,我深知写作的好处,它能让我自己反思问题所在,自己找到答案,最后让复杂焦...

  • 用写作疗愈自己

    写作是心灵秩序重建的过程,也是自我心理治疗的手段。 ...

  • 用写作疗愈自己

    遇见写作,从此灵魂都带上了书香气。写作,当然是可以赚钱的,但写作的过程,是一个输入到输出的过程,这,也是一个疗愈的...

  • 用写作疗愈自己

    人生既简单又复杂。头脑纯洁无执,表相变得简单。头脑混乱执着,表相变得复杂。我们总想改变别人。但总是事与愿违,源于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用写作疗愈自己:带着问题去写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afc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