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在书房里写东西。
眼角的余光忽然瞥见一个影子——
嘿,是一只褐色的蛤蟆,贴着地脚线在跳。
蛤蟆的肚皮贴着地板,每跳动一下,肚皮跟地板接触,都会发出“嗒”的声响。
这轻微的声响,在于家沟这寂静的冬夜里,听起来万分真切,有点叫人心里发毛!
几天前,朋友送来十几只蛤蟆。这十来只蛤蟆装在一个泡沫盒子里,用冰块镇着。朋友说蛤蟆炖土豆是一道非常美味的菜。
经朋友这么一说,倒是想起很久以前吃过这样的菜。
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初春,去吉林东部山区时,路过辉南镇的一个鸡毛店。这家小店有各式新鲜山菜,也有蛤蟆。洗脸盆那么一大盘子大块土豆,上面码了一圈蛤蟆。被烧好的土豆和蛤蟆个个油汪汪的。
土豆炖蛤蟆确实好吃,没啥膻腥味儿。
爷爷我现在回忆这道菜的做法,可能放了很多糖和蚝油的缘故吧。
不过,一想到活蹦乱跳的蛤蟆洗净之后,放到蒸汽锅里硬给蒸死了——
这得多残忍,真是下不去手呢。
这也是很多年不吃这道菜的一个原因吧。
跟养狗爱狗人士不吃狗肉一样。
即使下得去手,也下不去口。
留着给孙子玩吧。
找了这么一个理由之后,就把装蛤蟆的泡沫盒子放到阳台里,打开一个气口,偶尔给换换清水,放上新冻的冰块。
这几天长春天气暖和。泡沫盒子里的冰块早化掉了。一直处在冬眠状态的蛤蟆苏醒过来,这一天中午,居然鸣唱起来,叫人想起稼轩先生那首很有名的词: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两个孙子上完游泳课回来,爷爷我把逃出来的这只蛤蟆指给他俩看。
孙子立马欢喜地大呼小叫起来。
咬不咬人呐?这是孙子最关心的。
孙子奶奶伸手把蛤蟆拿到更亮堂的窗前来,放到地板上。这只蛤蟆闭了下眼睛,又睁开了,似乎在打量新的环境。
你俩看!
奶奶这时候伸出一根手指,轻轻地,点着蛤蟆后背,念叨起一首古老的歌谣来——
蛤蟆蛤蟆气鼓,
气到八月十五。
八月十五杀猪,
气得蛤蟆直哭。
2019年1月30日星期三 写在长春于家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