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华文学哲学之光
儒家讲“仁义礼智信”,道家却说“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孰优孰劣?

儒家讲“仁义礼智信”,道家却说“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孰优孰劣?

作者: 人丑故事多 | 来源:发表于2020-12-27 01:38 被阅读0次

    我在知乎的回答,与大家分享。

    儒家与道家讲的其实是一个事情,只不过角度刚好相反。

      仁义礼智信是为了提高人们整体的道德水平,人人都是圣贤那天下就没有圣贤了。

      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如果人人都是圣贤天地不需要仁,圣人也不需要仁。

      天下无贼有两个途径实现,一个是人人都是贼,另一个是人人都不是贼。

    人人都不守法,法就等同于虚设。

    人人都守法,法就相当于不存在。

    道家和儒家其实是对《道德经》所阐述的道与德各取了其一,两家都是要实现天下大治,不过道家着重与不让天下乱起来,而儒家则着重在天下连起来以后把天下平下去。

      两者本身并无优劣是非之分,但在针对某一个时代或者某一个事件时就要考虑两者的适用性问题。

      而如何取舍就得遵循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了。

      个人一点愚见,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也欢迎进一步的探讨。

相关文章

  • 儒家讲“仁义礼智信”,道家却说“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孰优孰劣?

    我在知乎的回答,与大家分享。 儒家与道家讲的其实是一个事情,只不过角度刚好相反。 仁义礼智信是为了...

  • 孰优孰劣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孰优孰劣,怎么界定,不同标准,不同结论。不能以君之心度小人之腹。对于他人不能妄加猜测,只能就事...

  • 天地不仁,圣人不仁?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是《道德经》第五章的首句。这句话的意思,历代的解释很多。 首...

  • 天地不仁?圣人不仁?

    文/李唐风 同学群里正讨论老子《道德经》中的两句名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颇受启发...

  • 对老子"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的解读

    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一.天地不仁的〖仁〗不是儒家"仁义礼智信"的〖仁〗,也不是普通人认为的"仁慈"的〖...

  • 天地不仁

    《道德经》里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里的不仁应该是没有分别的意思,在天地和圣人的...

  • 【经书】道德经5(虚静作用)

    一、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 断句: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

  • 05-1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05-1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出自...

  • 阅读

    终极对决!Dubbo 和 Spring Cloud 微服务架构到底孰优孰劣? http://mp.weixin.q...

  • 天地不仁,圣人亦不仁——分别心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慈,把万物当做草扎的狗;圣人不仁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儒家讲“仁义礼智信”,道家却说“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孰优孰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ain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