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约5300字,阅读时长约15分钟。
怎样当一个明白人?我推荐两本书,第一本《清醒思考的艺术》,第二本《明智行动的艺术》。这两本书的作者是同一个人,叫罗尔夫·多贝里,德国人。我之所以推荐这两本书,除了他的笔法相对来说比较轻松诙谐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作者用一种坦白的方式面对别人,也面对自己,谁都甭想骗谁。
--罗振宇 《罗辑思维》创始人
通常,我们都认为人类的进化得益于大脑的思考,也就是作为地球的一种高级动物,相对于其他物种的优势。但“进化心理学”提出一个理论:进化并非绝对意义上“优化”了我们。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可能并非天生就会思考真理来让自己更加从容地生活。在本能反应和理性思考中,人类会随着事情的性质不同进行决策。
在《清醒思考的艺术》中,作者列举了52个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常见的思维错误--尽管这并不是全部,作者认为,当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时,思维错误也会相应增加--这些错误并不一定会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较大,甚至毁灭性的打击,因为思维错误无处不在。但是,如果可以,我们还是要尽量避免让自己跌入惯性思维的陷阱,就如作者所说,“你最好让别人去犯的52种思维错误”。谁先爬出这个陷阱,谁就能先一步见到广阔的天空。
在此,列举4种相对普遍的思维错误,希望能成为我们脱离思维牢笼的一把钥匙。
01 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我们更通常习惯性地称作“随大溜”。顾名思义,跟着别人的行为而动。在工作生活当中,这种思维随处可见:买书的时候我们必然会先看看畅销榜,看看大家都在看什么书;去一家店吃饭的时候,我们通常不会选择冷冷清清的店(除非你赶时间或者对这家店熟悉),而是选择有些许客人的店;像我这样的土包子,第一次去大都市坐地铁时,也是随着人群而动,几乎没有看头上的标志牌,纯粹的下意识行为。
从众心理为什么这么常见?这还真的不怪我们。不是我们越来越懒,越来越不愿意思考,而是作为一种生存基因,早已扎根在我们体内。
想象一下,在10万年前,你和你的朋友小明、小红正在森林里狩猎,采着刚刚熟了的果子,突然,小明和小红拔腿就跑,那么你会:A.不假思索,拔腿就跑。B.抬头看看周围什么情况,有一头好像狮子的东西,但是不确定,我再上前看看吧。正常人都会选A吧,不然的话,可能自你以下的后代就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
由此来看,从众心理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生存之策,而这种潜在的思维模式,也被永久地刻在我们的基因谱里。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一些现象,比如为什么购物网站需要刷好评,新开的奶茶店为什么要请“托”来排队,就是在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营造一种“趋之若鹜”的场景,吸引人群。
不过,今时今日我们面对的环境不一样了,从众心理的本能当然很好地让大脑“偷懒”,节省能量,但是却冻结了一定程度上的思考能力。在面对一些不确定的场景,我们可以尝试着逆向思考,抵制大脑本能上的从众,想一想到底该怎么进行下一步,也许你会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子。(当然,如果你生活在美帝,碰到一个全身包紧、缠头巾的白衣“天使”朝你或周围扔了一包圆圆的东西,不用想,先跑再说--如果你不想自你以下的后代通通消失的话。)
见到就跑系列02 权威偏误
你回来吧 是公司错了
9月有一个比较引人关注的新闻,还上了微博热搜--任正非致歉离职员工:你回来吧,是公司错了!在这个年代,挑战权威还能获得如此殊荣的,可真不多见。同样是在华为,还有另外一个例子。
同一个老板,面对同样提意见和建议的2个员工,结果却截然相反。什么原因?面对权威我们是该顺从还是该挺身?
我们先来看看权威偏误说的是什么。作者解释,面对权威我们会将独立思考调低一级,我们会服从权威,哪怕是在理性或道德上毫无意义的地方。
事实上,权威偏误真的太常见了。从赵高的“指鹿为马”到罗马梵蒂冈的“地心说”(尽管封建社会的权威更多地是带有“胁迫性”),再到现如今专家满天飞,今天告诉你“玩命工作就是年轻时最好的生活”,明天再来一篇深度解读“长期疲劳工作等于慢性自杀”。我该听谁的???
WTF?我相信很多人做过逻辑题型(普遍存在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等),有一部分是叫“论证逻辑”,涉及几种逻辑谬误,如不当类比、自相矛盾、偷换概念、以偏概全、循环论证、因果倒置等等。其中有一个很简单、很明显的逻辑谬误--诉诸权威。这个谬误出现在题目选项之中的时候,是一个非常清晰明了判断项(如果是选错误的,一定是它;如果是选正确的,一定不是它)。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在解题过程中很容易判断的谬误,为何还屡屡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逻辑参考书上关于“诉诸权威”的解释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对电视广告深信不疑,才造就了电视界的“神医”--刘洪斌等“专家”(不谈电视台对广告的把关问题,因为电视台以及广告商也是利用了人们的“权威偏误”)。年轻大学生对医院各种资质认证的“迷信”导致了年轻生命的丧失(魏则西事件,同样不讨论某度在这件事上的过错,理由如上)。我们自身对知识的焦虑以及对那些名人的“膜拜”,让我们无限地陷在知识付费的困境之中,买了N多课程,思维和行为却依然如此磕碜。
刘神医和魏则西事件作者认为,“你对权威的批判性越强,你就越自由,就越相信自己有更多的能力”。用我自己的理解,对于权威,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权威当然有它存在的必要,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咨询师、教练等必然给了我们生活和工作上许多指导和帮助,让我们能够拨开一些被云雾遮盖的迷茫人生。但是,千万不要丢掉了思考的过程,轻信或者简单理解任何权威的任何话。就拿学习这件事来说,大神A认为“碎片化的时代不应当进行碎片化的学习”,大神B提出“掌握碎片化的学习方式是碎片化的时代最重要的本领”。你看到的不应该是表面上这2句话体现出来的矛盾,似乎都有道理,不知如何选择。你该想想A和B背后的观点是什么?A的意思是,我们应当留有一定的时间进行系统学习,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B的意思是,我们应当先提出问题,通过碎片化的时间来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将这些有针对性寻找到的零碎答案连接起来,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你看,A和B的出发点虽然不一样,但是并不冲突。关键在于,面对权威,我们是怎样做的。
我说的这个“怎样做的”并不是说,当我们面对可能存在错误的意见,一定要反驳抵抗,特别是面对上司的时候。这个“做”更多地是偏向“思考”的意思,也就是,“面对权威,我们是怎样思考的”。当上司提出了一个在你眼里可能是错误的意见,你第一步应该是先思考,这个意见到底有没有问题,问题在哪里?如果这样做会导致什么后果?有什么更好的解决路径?如果你的上司好讲话,属于那种广纳谏言型的,你可以尝试私底下与上司沟通,毕竟你们站在的角度不同,你认为的错误并非真的一定是有问题,也许他是从大局的角度来思考,而你是从微观。通过这种沟通交流,绝对能够再进一步提升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如果你的上司就是属于那种搞“一言堂”型,那也没关系。最起码经历了第一步的思考,你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升华,从思维的层面上来说,你已经摆脱了“人云亦云”和“权威偏误”的阶段--前提是正确、充分地思考,而不是故意成为反对的异类。
扯了这么久,回到前面任正非面对同样的情况不同的处理方式,你再仔细思考一下就知道了。前者是在华为经历了较长一段时期,非常清楚所在部门甚至公司的一些弊端,提出的切中时弊的问题,作为华为大佬,任总用这种方式既是告诉大家华为的态度,也是营造一种挑战权威的氛围。而后者只是刚刚毕业的“毛头小伙子”,你都还没对华为有着深入了解,你提出来的东西,有多大程度上是真的能够解决问题呢?有多大程度是“纸上谈兵”呢?如果一个老总每天这样的“万言书”要天天看,就不要干正事了。这也是告诉所有员工一个信号,“实践出真知”。
套用《得到--每天听本书》的话:恭喜你,又解决了一个思维错误。
03 社会性懈怠
什么是社会性懈怠?我们用作者列举的一个实验来说明吧,非常地直观。
马克西米利安·林格尔曼是一位法国工程师。1913年,他 对马拉车的效率进行调查。他发现:两匹马一起拉一驾马车,效率并非一匹马效率的双倍。这一结果令他意外,遂将他的调查延伸到人类。他让许多人一起拉一根绳子,测量每个人释放出的力量。他发现两个人一起拉一根绳子,平均每个人只投入其力量的93%,如果是三个人一起拉,每个人只投入85%,8个人一起拉时就只剩下49%了。
抛开数字,大家应该不会对这样的结果感觉到惊讶。这很容易理解,连马儿--缺乏“思考”的物种--都会主动懈怠,更别说人类了。这本就嵌在了物种基因里,这种行为会在相应的场景下自发的产生。
作者解释,社会性懈怠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在团队中个人的效率无法直接看到,而是与团队融合在一起的。划桨手身上存在社会性懈怠,而接力赛运动员身上就没有,因为接力赛时每个人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社会性懈怠是一种理性行为:假如使出一半力就行,又不会引起注意,为什么要使出全力呢?
当然,我们一般也不会傻到完全懈怠,除非你“弃疗”了。完全的不作为会极大地引起他人的注意,从而导致诸如辞退等极坏的结果。我们能够非常轻易地辨别自己到底需要使出几分力,就能让任务得以完成而自己不会太累,比如抬桌子。你一个人抬,必然是要使出100%的力气。假如4个人抬呢?你可以在抬的过程中,感觉到轻松的时候你会自动的卸力,感觉到压力的时候你会自动的施力。这是一种很自然的行为。
当然,社会性懈怠并不仅仅存在于体能方面,只要涉及团队且几乎不考虑个人影响力的时候,社会性懈怠就会悄然而至。比如,开会。开小团体会议时,你肯定精神高度集中、不敢有丝毫懈怠。而在开诸如公司员工大会时,绝大多数的人可能就处于玩手机、开小差的状态(也许第一排的同志会表现的好点)。这和我们上课时的情景多么惊人的相似!这也充分说明,社会性懈怠不以人的成熟度来区分,从骨子里就刻着这样的“懒惰”基因。
开会时的你篮球比赛,作为一个团队项目,其社会性懈怠表现是很弱的。因为篮球比赛既看重团队协作,也看重个人能力。观众在台上、电视前也能清楚地看出某个队员的能力,更不用说诸如MVP、最佳阵容这样的奖项了。可能也正因为如此,在湖人能拿到冠军戒指的孙悦同学(是打篮球的那个!不是唱歌的那个!更不是说相声的那个!),才会被大家所调侃吧。
也正因为社会性懈怠的根深蒂固,作者认为,一个团队如果出现了这样的弊病,最好就是通过尽可能彰显个人效率来改善。
04 光环效应
书中对光环效应的定义是:我们让某一个方面照花了眼睛,并由此推及全貌。如果某人的某一个方面(比如美貌、社会地位、年龄)造成了正面或负面的印象,那么它将“普照”一切,从而过度影响其总体印象。
用我们的话来说,很简单的2个字--人设。深度挖掘这种现象,其实也是源于我们大脑的“懒惰”。我们对一个人的印象(比如第一印象)不错--特别是体现在面试、相亲阶段--那就很有可能在之后对其继续保持良好的印象。
光环效应也广泛出现在工作生活之中。比如,“情人眼里出西施”,热恋期间的情侣总是认为对方是完美无瑕的。比如,我们对于黑人的印象,“我最讨厌2种人,一种是种族歧视的人,一种是黑人”。乃至我们在地域上的攻击,比如某省的人小偷很多,某市的男人小家子气,某地的人凶神恶煞。这些都将某个人或者某些人的行为放大了的结果。一个小孩的父母如果是吸毒或者其他方面犯罪了,我们通常也会认为这个小孩有问题。一个优等生上课开小差和一个差生上课开小差得到的待遇也几乎可以肯定是不一样的。
当出身、性别或种族成为主要特征,普照一个人的其他所有特征时,这个效应就会造成不幸。
最近“人设崩塌”最火的应该莫过于“李雨桐爆料薛之谦”事件了吧。各大网站微博、公众号头条都在深度分析事件的真相。我不了解事实,也不是任何人的粉丝,不对事情真伪做假设和评论。但是有一点,薛之谦一直以来保持的形象确实是让大家,特别是粉丝们很认同。虽然是个明星,但却是个十足的段子手;虽是个歌手,却呼吁大家不要浪费钱去买专辑,有免费的下载;虽然很有钱,却自称是个屌丝。这一切都那么真实,与大家以往认识的明星好像截然不同,这也造就了他的“人设”。就好像所有小说里描述的情节,到了巅峰总会有个急转折--但是。。。所谓的“崩塌”,其实就源于大家潜意识里的“光环效应”。我们所崇拜的人总是显得那么完美、那么优秀、那么真诚,没有任何缺点。一旦有了负面新闻,我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这不是真的”、“我不相信”。
我们只要知道,慈善家也有可能是个杀人犯,这就够了。每个人都有他不为人知的一面,我们要么选择相信自己看到的一面,要么就深入挖掘,而不是根据表面上看到的东西顺其自然的推及其背后或内在的东西。
其实最开始是想写10种我们生活和工作中比较常见的思维错误,结果写完第一条发现已经1000多字了-_-||(话痨改不了啊!),想着写到5000字左右吧,写多少算多少。最终定了4种。其实还有很多,如沉没成本、互惠偏误、联想偏误、事后诸葛亮偏误、公地悲剧等,都是非常常见的思维错误。只不过许多惯性思维就如前面所言,都被我们的大脑一带而过,我们并不知道这是思维上的一种错误(因为本质上可能也没给我们带来损失),或者我们有点意识,但不知道怎么表达。而且,很多思维错误是相互之前有关联的。《清醒思考的艺术》给了我们许多思维方面的启发,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当出现了类似情况的时候,你就有意识地能够想到,这是不是哪一种思维错误,我能不能避免?
当然,如作者所言,尽管我们有意识地去避免,但是也只能一定程度上纠正,而不是完全。
愿与君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