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厉害的人,都不着急

作者: Angela在悉尼 | 来源:发表于2018-02-24 19:55 被阅读31582次

最近,一位刚入行不久的写作者向我询问写作经验,问我如何才能跟大平台投稿,打开自己的知名度。三言两语说不清,我推荐他去看我之前做的相关分享课程,在其中我花了1个多小时的时间,详细总结了一些重要的技巧和方法。

谁知,他一听课程时长,就着急了:1个小时?太长时间了,我不需要课程,就想了解点干货!

我提醒他:这个课程就是实用的干货经验总结。

他答:干货几句话就该能讲完了,哪里还需要一个小时!

后来,我了解到,他不止找我,也找了其他很多有经验的作者询问同一个问题,结果可想而知,谁也给不了他想要的几句话干货。

写作和任何一个行业一样,想要做出点成绩,都要经过大量持续的积累、深耕、与学习。

你越着急,目标就会离你越远。

1

纽约时报畅销书《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的作者丹尼尔·科伊尔,走访了世界上最成功的足球运动员、小提琴手、战斗机飞行员、艺术家,甚至银行劫匪,去了解这些人背后有没有普遍的成功规律。

最后他发现,若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付出一万个小时的努力。一万个小时是什么概念?一天8小时一周5天的话,你就需要花上快5年的时间。

英国神经学家莱维提也从科学角度认证了这一理论,他对于人类神经系统的研究认为,人类脑部确实需要上万小时的时间,去理解和吸收一种知识或者技能,然后才能达到大师级水平。

“一万小时法则”的关键在于,一万小时是最底限,而且没有例外之人。没有人仅用3000小时就能达到世界级水准,一定要10000小时——10年,每天3小时——无论你是谁。

这等于是在告诉我们,一万小时的练习,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所以,再有天赋的运动员、音乐家、棋手,也都需要长期持续的反复练习,才能让一项技艺完美掌握。

磨刀不误砍柴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为这世上绝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那些厉害的人,一直很努力,但却不着急。

2

我最近在学游泳,一个教练带三个人,其中一个妹子M基础好,只是过来做强化学习的。我和另一位小哥都是只会蛙泳,能成功踩在水中不下沉的水平。

开课第一天,颇有经验的教练就提醒我们说,M的游泳基础比你们两个高,每个人的节奏不一样,所以不要有压力,游出你自己的水平就好了。

我那时并没当回事,想着这有什么好比,该怎么样提高就怎么样提高好了。

但两次游泳课下来,我就发现自己不淡定了。

我和M常常是泳道相邻,教练每每教完一个动作,她很快就领会,嗖嗖地游走了,把我远远地甩在后面。一旁的我,压力陡增,一边要奋力前游,一边左顾右盼,看看隔壁的她是不是已经游到了终点......几圈下来,我节奏大乱不说,因为太急,还游得只呛水。

古人说的“欲速则不达”,在此刻得到最直接的证明。

人生赢家冯唐,总结自己人到中年的生活感悟时,用了九字箴言: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

“不着急”被他放在了第一位,这是他千帆过尽参透人生后的肺腑之言。

不着急,应该是一种人生态度。一心一意专注手上事情,将当下的事情做好,就不用担心未来。

曾国藩在《曾胡治兵语录》里说过这样一段话:“当读书,则读书,心无着于见客也;当见客,则见客,心无着于读书也。一有着,则私也。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这是很高的人生境界。

做事情的时候专注于事情本身,不去忧虑未来的不确定性,也不沉浸在过去的痛苦里,这样才能不被外界环境所牵绊,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过好当下。

3

一个小和尚问得道的师傅:“您得道前后有没有什么变化?” 

老和尚说:“变化很大。”

“那到底有什么变化呢?”小和尚问。

老和尚告诉小和尚:“在得道之前,我每天砍柴、挑水、做饭。得道之后,我每天砍柴、挑水、做饭。”

小和尚不理解:“师傅,这不是一样吗?”

老和尚说:“不一样,在得道之前,我每天砍柴的时候想着挑水,挑水的时候想着做饭,做饭的时候又想着砍柴。得道之后,我每天砍柴的时候只想着砍柴,挑水的时候只想着挑水,做饭的时候只想着做饭。”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了,整个社会都出现一种急吼吼的浮躁态度。你争我抢,很担心迟别人一步,属于自己的就不在了。

越着急,越焦虑。

毕业不久的小山很喜欢在群里抱怨自己工作上的种种艰难,他说工资太低,工作很没劲;老板不近人情,他明明很辛苦,却不给他加薪。

有人问他:你是怎么努力的?你的努力得让老板看到呀。

他却答道:他都不给我加工资,我凭什么要努力?

据了解,他毕业三年,已经换了5家公司。在他的眼里,每一家公司都有他无法忍受的问题,他总是左也看不惯,右也不适应,做了几个月,就满肚子怨言地离开,再找一家重新开始,如此周而复始,挑挑拣拣下来,不仅工资没有涨,职位得不到提升,职业生涯起点上的那点潜力也快被他折腾地消失殆尽了。

网上流传过李嘉诚说过的一段话:

付出就想马上有回报,适合做钟点工;

期望能按月得到报酬,适合做打工族;

耐心按年度领取收入,是职业经理人;

能耐心等待三到五年,适合当投资家;

用一生的眼光去权衡,你才是人生赢家。

成功是急不来的,只有持续付出努力,对过程把控有度,才能一步步向前推进,逐渐达到理想的目标。所以说,心态和过程决定结果,着急要结果之前,你要先问问自己准备好了没有,够不够格。

4

我们往往很向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状态,但无论是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都需要时间。

认识一位朋友,他智商120多,学习能力很强,从小到大都是学霸,以很高的高考分数,上了名牌重点大学。

他和我分享过自己上大一时的一段心理路程。

那时候刚入学,激情万丈,想学习和尝试的东西特别多,他去参加各种社团,学乐器、学画画、玩体育,恨不得能学的东西都掌握下来。

但很快,他的挫折感就来了。因为他样样都想学,但分给每一样的时间就相对有限,每一样都学不精。在高中时总是拔尖的他,如今无法成为团队里的佼佼者,深刻体会到了失落与焦虑。

好在后来他的辅导员帮他调整了心态,他及时纠正,开始专攻乐器一项目标,持续练习,到了大三,他已经成为学校乐队里的核心成员。

活的太着急的人,总是会急功近利,想用投机取巧的方式去获得想要的结果,但投机取巧获得的只是皮毛而已,不仅达不到目标,还让自己陷入焦虑中。

上文提到的一万小时定律,只是告诉我们一个普遍规则,想要真正实现目标,最重要的是接下来的消化、沉淀和刻意练习。

比如,作为电脑天才的比尔·盖茨,他13岁时就开始有机会接触到世界上最早的一批电脑终端机,学习计算机编程,等他20岁创建微软公司时,他已经连续练习了7年的程序设计,远超过了1万小时。

莫扎特从21岁开始,写出了一部部经典作品,不过你可能不知道,他从4岁就开始学琴练琴,6岁前,望子成龙心切的父亲,已经逼着他练了大约3500小时。

没有之前的枯燥练习,一次次的试错、取舍,就没有后来的厚积薄发。

不着急,才能从容不迫,不计较眼前得失,将自己的注意力真正着眼于过程上,收获水到渠成的好结果。


欢迎订阅Angela文集:

如何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长篇连载)

女性成长

热点热稿

人物八卦

亲子育儿妈妈经

Angela游世界

Angela往期精彩文章:

《吐槽大会》李诞:为什么要上名校?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简书10万+好文)

赌王儿子何猷君:读书不苦,不读书的人生才苦

2018,一个女人最好的生活状态

2017年最走心年度总结:学会这四件事,成为更好的自己

自私的父母,孩子更优秀

那个爱加班的年轻人,后来怎么样了?

他爱不爱你,生一次病就知道

不懂拒绝,就是在过被动的人

人生路上,最不需要的就是合群

孙俪: 35岁活成女人最好的样子,靠的不只是情商

郭晶晶:嫁得好是运气,过得好是本事

有没有钱,都可以活得很贵

蔡康永:我要有多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相关文章

  • 真正厉害的人,都不着急

    最近,一位刚入行不久的写作者向我询问写作经验,问我如何才能跟大平台投稿,打开自己的知名度。三言两语说不清,我推荐他...

  • 真正厉害的人,都不着急!

    真正厉害的人,都懂得厚积薄发的道理。他们一直很努力,却从来不着急。他们相信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 想要在某个领域...

  • 真正厉害的人,都不着急

    罗振宇在一次演讲上说:“普通人的努力,在长期主义的复利下,会积累成奇迹。” 不要去取笑那些走得慢的人。 再微小的事...

  • 真正厉害的人,都不着急

    最近,一位刚入行不久的写作者向我询问写作经验,问我如何才能跟大平台投稿,打开自己的知名度。三言两语说不清,我推荐他...

  • 真正厉害的人,都不着急

    文/竺冰落 这世上,很多人总是匆匆忙忙,但奇怪的是他们并没有他人想象的那么成功。 是的,我们要明白一点:成功这件事...

  • 真正厉害的人,从来都不着急

    早上刷朋友圈的时候,被大学室友小Z的一条状态震惊了。 她晒出了一张研究生入学通知书,中山大学英语翻译硕士。配字也很...

  • 【夜读】真正厉害的人,都不着急

    1 一位刚入行的写作者向我询问写作经验,三言两语说不清,我推荐他去看我之前做的相关分享课程。在其中,我花...

  • 真正很厉害的人,从来都不着急

    01. 曾经见过大学刚毕业因为工作压力而痛哭失声的人。拿着两三千的实习工资,除去交通费、伙食费、房租,每个月所剩无...

  • 真正厉害的人,遇事从来都不着急

    我装订了二本厚厚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也有一本电子书900页的。 几年前花钱购买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这资料是原版...

  • 真正厉害的人,都不社交

    公众号:鲁佳演说 视频号:鲁佳演说 这样一个场景应该很熟悉: 你经常奔走于各个活动、饭局、茶局、读书会等等,自以为...

网友评论

  • 郝晶读书会:不知为何,想哭,谢谢你
  • Mfeb522:欲速则不达 说起来简单轻巧 往往做的时候会下意识的和别人比较 乱了自己该有的步伐
  • 0fd3bc019821:想在这和浮躁和物质的世界里沉静下来不骄不躁按自己的目标前进,本就是一份难能可贵
  • lynch0571:已收录《千赞专题》,欢迎关注:http://www.jianshu.com/collection/032a478c3dbf
  • 舒意糖豆:对,你可以很努力,到不能太着急!
  • 暗暗弄堂Sean:我非常认同慢下来,不要着急,哈哈
  • b267065fed49: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
  • 椟夜:1W小时确实有精神食粮的功效,如果一个小时可以做完的,就尽量不要拖到5年以后。如果要1W小时,很多事情,你都干不了。他这个结论是根据一些具体的工作具体的人物推算出来的,不可以作为衡量标准。
  • 风声栋作:标题吸引眼球
  • 鲁麟文薮:这一杯鸡汤必须喝。真正厉害的人,都不着急。好像就是在说我。呵,不,我好像就是这样的人。谢谢!深有同感,深深地被共鸣到了。
  • 0941d3ecb9c0:做到的人都不错
  • 白开水myy:恩,说得好,静下心来莫焦莫躁
  • 罗跑客:听过太多的道理,却总是过不好这一生,共勉
    695b26b0a7e9:@罗跑客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罗跑客:@Angela在悉尼 迈出这一步,迎接下一步
    Angela在悉尼:@罗跑客 共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笑看风云388322:是这样,没有一定的积累,很难对一个行业,一件事情有多么高的见解。才华就像怀孕,时间久了才会看出来,努力,加油。:smile:
    Angela在悉尼:@笑看风云388322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慢慢来,不着急,厚积薄发
    Angela在悉尼:@笑看风云388322 加油,共勉
  • LV大树:我玩王者超过1000小时了,我青铜不倒,我骄傲了吗
    Angela在悉尼:@FiredPeter 稍后我会把种族歧视的文章发布上来
    LV大树:@Angela在悉尼 听说au排华严重?
    Angela在悉尼:@FiredPeter 你厉害:joy:
  • 欢欢_ce46:欲速则不达,贵在坚持,一旦开始,就要坚持到底。
  • 夏日_a4ac:水入大海,需流百川。不经百事,难成一事。
  • nariance:我在北大、外资投行、PE做的时候,认识很多厉害的人,他们都可着急了
  • 世道无情:第二次听到一万小时理论了,:smile:
  • 暖格格:欲速则不达,你可以很努力,但是,千万,千万,不要太着急。

    该走的路,一步不能少,该留的汗,还是要流,该埋头苦干,还是得埋,该抬头挺胸,大步向前,还是得自信地向前迈。

    平常心做事待人,做好沉淀,成绩终会和你有个美丽的相逢,不早不晚,刚刚好,刚刚好遇见不急不躁,云淡风轻的你。
    一切甚是美妙❤
  • f9e4c6d80eca:浮躁是因为生活本身的压力,能静下心来,先把一事做好就是最好的。
  • 一个人de朝圣:文章写的很好,但一万小时定律是个不太严谨的学术定论,建议去看一下刻意练习这本书!
  • 436474f9cdc3:简书看了半年的文章,就你靠谱!
    Angela在悉尼:@忽有一夜醉春风 哈哈你的评价也很靠谱:sunglasses:
  • FakeHair:“这等于是在告诉我们,一万小时的练习,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这句话不赞同,一万小时只是概念的通俗提现,它表达的是有方法的专注于一件事,时间久了自然学有所成,就像写作,或许练习个几百个小时就能成为入门写手,几千个小时就能成为作家,一万个小时并不是硬性指标。
  • 芝初:慢慢熬成的文字更能打动人
  • 寻世良方Cc_Sandy拎0:莫着急!心诚志远,,,这好像是中国古训哦😊
  • 98fc847f31fb:说的太对了,我用一个大大的慢字做成手机背景,来时刻提醒我凡事不要急,不要急于求成,先动脑子在办事!
  • 沐芸悦读成长:节奏太快不是好事,凡事需要先思考,再行动,需要持之以衡
  • 55165538b444:好文章,因为对我有帮助,所以你写的就是好文章。
  • 伊乘风絮:有理有据有节,深度好文
  • 三湖之春:砍柴时候只想砍柴。
  • 一生一起走:说的太对了,谢谢你的文字!
  • 七欧元:呵呵,这人适合去麦当劳打工
  • 阿莎姐姐:其实写作就和人生一样,都是一个人的事儿。也是很多人的分享,如果我们只因为几句干货,就能明白人生,明白写作的话。那么很多人都会写作了,那么这个世界上就不存在什么用心努力。谢谢你的建议,让我明白了,原来这条路还是需要慢慢来的。
    Angela在悉尼:@露如冰 不客气共勉
  • 37a65454a374:@白了头苍了。看看咯
  • 路小雨呢:“刻意练习”,并不真的需要10000小时,但最起码要慢慢来~
  • 5b1a1a6f861b:今天刚读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好久没打开简书,来回翻便看到了这篇文章,这便是“征兆”吧。确实点醒了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最近太过浮躁,总想着什么都抓起来,却什么都做不好。专攻一事,必有成就,到那时候我想要什么,估计全宇宙也会合力助我实现吧😉
    Angela在悉尼:@我偏爱夜晚 加油💪🏻
  • b8414ff1b832:挥袖不见尘埃。
  • 6d5b9965b402:希望你所有的坚持都是因为喜欢
  • b280a2289e11:先给你对学习的态度点个赞,但是纠正一个误区,一万小时理论是该书的作者从另外一个心理学家研究成果中提取,但是他在提取的过程中断章取义,只看到了一万小时这个数字,把前置省略了,后来研究这个理论的心理学家看到这个情况,专门写了一本书辟谣,一万小时是谬论。这个理论的成果是通过大量不断的在学习区内刻意练习,不断提高练习者的心理表征,而不是时间本身。如果没有在学习区内提高心理表征,无论花多少时间都是徒劳的。
    b280a2289e11:@玄黄阴阳 这个理论的创立者是埃里克森,是个心理学家,这种理论有适应范围,他在刻意练习这本书中都一一详细介绍,大家使用的时候要注意。尽在,不建议大家买一些特别通俗易懂的畅销书,因为知识的源头一般都比较难懂。大多数畅销书都是很多人嚼过原版理论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写的,已经与原版理论相差十万八千里。原创理论新鲜出炉,就像一块没有被人咀嚼过的口香糖。而我们很多人看的畅销书就像被很多人咀嚼过的口香糖一样,完全没有原汁原味,吃的都是被别人嚼了不知道多少遍的口香糖
  • yaoyao喵:刚好解决我现下的困难
  • 百与川:用多个鸡汤来印证你的观点,然并卵
  • c6b1e41f5f7d:这个时候 看到这篇文章
    谢谢楼主
  • 云小霓:最喜欢下面这段话,这篇文章我已经看了3遍
    做事情的时候专注于事情本身,不去忧虑未来的不确定性,也不沉浸在过去的痛苦里,这样才能不被外界环境所牵绊,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过好当下。
  • 380ae910043c:和学习一样,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怎样学习才能学得好的唯一正确答案,却还是拼命地找所谓的捷径
  • 卩夕:人类的智慧不是所谓的“灵光一现,奇思妙想”,而是一次次勇敢无畏的尝试。纵观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每一次宝贵的发现都不是人类简简单单的灵光一现,而是人类一次又一次在黑暗中的探索与尝试。我们的学习何尝不是一样的呢,学霸亦如此。你真棒!谢谢。
  • 紫霞宫主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 若山12369:坚持把过程做好,结果自然会变好的!
    成功是急不来的,只有持续付出努力,对过程把控有度,才能一步步向前推进,逐渐达到理想的目标。所以说,心态和过程决定结果,着急要结果之前,你要先问问自己准备好了没有,够不够格。
  • 子羡云:我也觉得,我总是想写一篇,但是给自己的感觉就是下不去笔,是不是积累不够所以才写不出自己想要的呢
  • 强强百味生活:这个好像和某公众号里面一篇文很相似
  • 罗慢慢:欲速则不达,专注出卓越。再一次领域。
  • 西山青泉:有点心灵鸡汤的味道,一般不深刻,不激情。
  • 小赶赶:越着急得到的人,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 南海岛来的风:1小时的经验体检分享,有没有鼓励大家快速,抄小路,快捷径之嫌。
  • 一叶子儿:如果我想掌握几项技能,是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还是一项学精之后再学习其他的
  • wangha_1:我玩手机的时间已经超过10000小时了。。。我是不是快要废了
    倾闻:@wangha_1 我还生活超过了二十年呢!
    a45bda9f9c0d:@wangha_1 你的手指细长、白皙、光滑且很灵活
    4857a23d4c85:哈哈哈
  • 孤芳木:你分享的课程在那里,有链接没
    Angela在悉尼:@孤芳木 入群学习吧,ilovealiy
  • 阳光穿透了心:一万小时定律,还需要配合刻意练习,专一练习
  • 07d75d1ae1e6:受益匪浅
  • 34e6f6db3be3:对要得☺
  • 雅果子:不急不躁 等待时机 还要刚刚好
  • 什么都懂有可能:深有体会呀,浮躁在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有体现,但成功者可以克服它,至少可以忍耐它的不适,不被它左右,而平庸者往往急于求成,如有小成,便又开始妄自尊大起来,浮躁加肤浅变成了轻浮。所有的人都应有匠人精神,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爱因斯坦,没有天才的加持,至少知道聚沙成塔的道理,否则便会吃大亏。文主说的某君真是具有代表性呀。
  • 小曾增:这个算鸡汤吗😊
  • 寻梦者安在:嗯嗯,喜欢你的文,谢谢美女姐姐的分享:smile:
  • 你是一棵树:受益匪浅,感谢,这么好的文章
  • 阿纳利:最近1万小时有点上火
  • 煎雨落雪:文章很真实,浮躁的人看到很受益,继续加油!
  • 龙之语007:耐心是可贵的品质
  • d9b4cd4bed7a:人民日报夜读的文章
  • 米布妈妈::+1::+1::+1:谢谢分享,说到心里去了,有时候真会有点急躁,所以2018,寻找内在的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生活。
  • 春天秋天一把刀:写的太一般了
  • 4a12b54b466c:写的太棒啦,😀😀
  • 83b68c1b6e39:感谢分享美文~感谢你!
  • 83b68c1b6e39:记住了 不着急 不害怕 不要脸 😊😊
  • 爱西瓜的娘娘:做什么事情,只要有同伴,比我做的好,我就会安安较劲一定要做的比他好,但是有一半的情况是适得其反。有时候较量是动力,而有时候是浮躁的体现。看你自己如何把握住这个度
  • 万事莫愁:您之前分享的课程 在哪里能找到?
    受益匪浅 谢谢
    Angela在悉尼:@3鈅12號 已拉你入群哈
    3鈅12號:请允许我也加您微信学习,请通过
    Angela在悉尼:@秋某人 加微信ilovealiy
  • 34fe5ba843b8:哇 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 这才是自媒体的原创高质量文章 学习了
  • 翔于:说得好,真正厉害的人都不着急。不着急,人生会有好风景。
  • 六只棠:成功的路有的慢一些,是为了更踏实
  • 牵着蜗牛到远方:你要一直不努力,但千万不要着急。
  • JoeDaiski:这篇文章的一些内容似乎在人民日报的夜读中出现过,作者投稿过人民日报吗?😉
    Angela在悉尼:@伯爵如花 人民日报是有转载哦
  • 依山赏月:不经风雨怎知来之不易
    👍👍🌺🌺😃👌
  • 守静的邦迪:不急不燥,沉得下气,静得下心,专注认真于喜欢的事,每天进步一点点,养成新习惯,就是我新年该努力的!
    Angela在悉尼:@邦迪_e2af 加油💪🏻
  • 紫陌草8:凡事欲速则不达,沉下心来与自己对话。
  • nariance:我在金融圈工作,认识的成功人士都很着急啊。越成功越着急,只不过不显示在脸上
  • 11山山:😘😘😘
  • 千染的小时光:想到一句话
    你可以成功,只是不能太着急,一直坚持就可以!
  • 黑隆码:以前投稿未果,总感觉幻灭一场,恍如隔世,现在即使被雪藏,也充实着过往,终有一日,荣获金朝。
  • 半醉落凡尘:成功没有捷径,踏踏实实一步一步来
  • LU一路安心:好文章! 我們真的是要戒驕戒躁,沉著面對生命中的每一次挑戰。謝謝分享
  • 5982899d82c2:额几句话???怎么可能啊…
  • 一瞬空灵:浮躁焦虑一员
  • 98748159408f:莫急!好我知道了😁
  • f311f29a1c29:关键要看那个人是否能享受当下,如果当前的工作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自己也无法享受目前的工作,那就离开。但是如果工作已经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自己任然不能享受工作,就需要自我反思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
  • f6daa8f3f0bd:说得真好

本文标题:真正厉害的人,都不着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asc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