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端午节,有了孩子之后,我特别看重这些节日,一到节日,就得回娘家看看,这种仪式感,让我找到幸福的感觉,也让我这个做女儿的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以前小,不懂事,觉着不就是个节日吗,不理解父母的渴望。
虽然是个节日,但这个节日被大家赋予团圆的意义,就变得不一样了。
在端午的前一天,去超市买东西,好多都是闺女给送端午,买礼物。
我才知道,这些年我都错过了什么。
我贪恋和老公在一起的日子,不回家,怕公婆有意见,过了节日才会娘家。
今年,才有了转变,表达自己的需求,该回的时候就回,才是一个女儿该做的。
我的姑姑,昨天中午也来了,奶奶七十多岁了,腿疼,走的不利索了。
姑姑拿着一个小桶,里面装着奶奶爱吃的用红枣和江米蒸出来的米,还有自己煮的肉,软软的,还有饺子馅。
这些都是女儿对妈妈的爱和关心。
两年多了,奶奶从来没有自己蒸过馒头,都是姑姑拿过来,有花卷,有馒头,有包子,豆馍,各种各样,变着法给奶奶做吃的。
大家可能要想了,我们都干嘛去了,我们和奶奶住在一个院里,但不在一起吃饭,不是我们和奶奶有矛盾,而是奶奶觉着自己吃着舒服,自己一个人吃,可以想吃什么做什么。
姑姑来了后,就开始忙活,和面包饺子,做菜,十一点多来的,忙到两点才开始吃饭,吃完饭又开始收拾,到三点才坐在床上休息一会儿,和老妈妈聊聊天。
奶奶腿脚不方便,在村里,奶奶还是烧玉米芯的,一个人很难拿回来,我说我这段时间在呢?我去拿,但姑姑还是去了,装的满满的两袋子,说这可以烧十天,看似简单的小事,确是满满的爱意。
我的姑姑在农村,这就是女儿能为母亲做的最好的事情了。
姑姑是我的榜样,她时刻惦记着自己的老妈妈,做自己所能做的,做个小褥子,拿个夏凉被,这些都是用钱买不到的。
但还是有很多人连这些都做不到。
昨天听姑姑说,他们村,有个老两口,三个儿子,三个女儿,老两口都八十多岁了,生活不能自理了。
刚开始轮着来,轮着轮着没人管了,老头有工资,谁管给谁一个月两千块,一段时间又没人管了。
有一次她姑娘给他们拿的菜盒子,他儿子看见了,说这会儿吃了,你们走了,一会吃的不合适了,谁来管,他妹子说了他哥两句,他哥直接给了一耳光。他爸还拼命的把菜盒往嘴里塞,他儿子气的过去一把夺过菜盒,踩在脚底下,使劲踩。
听到这里多么心酸,赡养老人本来就是儿女的义务,小的时候,做父母的都是和孩子亲的不行,孩子发脾气也是好的,拉的屎都是香的,一点也不嫌弃。
当父母老了,我们却百般嫌弃,对自己的子女又是百般疼爱,人啊,你怎么不想想,我们也是当年的孩子啊。
父母要的又不多,即使是那些对子女要求过高的父母,我们也要善养,不仅要满足温饱,还要考虑父母的情绪,多说好听的话,鼓励的话,我们小时候是不是都爱听这样的话,父母也爱听,因为随着你的长大,我们的父母也成了老小孩。
我们要用看小孩的视角来看待他们,给他们尽可能多的爱,正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关心父母不需要等到你有钱了,有时间了,是等不来的,及时行孝,不留遗憾,给自己的子女做个好的榜样,把这份孝道传承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