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元老刘揆一

作者: 85f3e76b79d3 | 来源:发表于2017-02-28 11:58 被阅读22次

    刘揆一(1878~1950),字霖生,祖籍衡山,先祖刘汉宗迁入湘潭县白石铺杨柳冲,落籍湘潭。父刘方尧,太平天国起义时应募为湘军营勇,后充湘潭县衙刑房差役,和会党常有接触,同情他们“反清复明”的宗旨。刘揆一原在白石铺读私塾,光绪二十年(1894)拜师王闿运,不仅书读得好,而且办事能干,因此在诸生中颇有威信。刘揆一作为辛亥革命老人。曾代理同盟会总理。民国初期任国民政府工商总长。抗日战争期间,避居洪江。解放初任湖南省军政委员会顾问。著有《黄兴传记》、《现代史诗》等。

    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1907年1月)加入同盟会,代理东京本部执行部庶务干事,后又代行总理职务,始终拥护孙中山先生。宣统三年,武昌起义爆发,亲临汉口前线任督战员。南京政府成立,任参议院议员。1912年8月,接受袁世凯的任命,担任陆征祥内阁工商总长,翌年7月辞职。1915年8月,筹安会成立,杨度曾以5万元相赠,以换取其参加劝进,遭其坚决拒绝。1916年初在天津创办《公民报》,刊登反对帝制的言论,报馆因此被日租界当局查封。同年6月,黎元洪继任总统,担任国会议员直至1918年国会解散。北伐战争前夕,赴广州投入革命洪流,和国民党及共产党领导人都有接触和往来。大革命失败后,寓居北京,闭门著书,1929年出版《黄兴传记》。1932年到南京受聘为国民党党史编纂委员会纂修。1933年被蒋介石聘任为行政院顾问,后因反蒋而解职,遂退隐洪江。解放后,被聘为湖南省军政委员会顾问,多次与毛泽东主席书信往来。2008年8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湖湘文库·刘揆一集》。

    创建华兴会

    幼年入私塾,后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光绪二十九年(1903)春,自费留学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科与黄兴结识,并一同参加留日学生反对沙皇俄国侵占我东北三省而组织的拒俄义勇队(以后改组军中民教育会)。同年五月,军国民教育会推举黄兴等回国起义。黄与刘揆 一商量进行办法,刘说“种族革命,固非运动军学界不为攻,而欲收发难速效,则宜采用哥老会。以彼辈本为反对满清而早有团结,且其执法好义,……足为吾辈革命所取法”,并且介绍了马福益的情况。当即决定同马联络,相约三个月后会于长沙。

    不久,黄兴、刘揆一相继回国,于光绪二十九年九月,在长沙发起组织华兴会,决定采取“雄据一省与各省纷起”的方针,首先在湖南发动起义。为便于联络会党,又建立外围 组织同仇会,邀马福益等会党头目参加。光绪三下年春,刘揆一、黄兴在湘潭县茶园铺秘密会晤马福益,共同制定了发动长沙起义的计划。他们决定11月16日(农历十月初十)西太后七十岁生日那天,在长沙祝寿会场安放炸弹炸死到场 文武官员,乘机攻占长沙。会的一,刘揆 一到醴陵渌江中学担任监督,暗中负责调度会党及联络军队。他和黄兴等还变卖家产 ,充作这次起义的活动经费。人们仿照日本军制,将会党编成革命军旅,黄兴以同仇会的会长兼任大将;刘揆一为中将,掌理陆军事务;马福益为少将,党理会党事务。

    正当起义准备工作积极进行的时候,不幸因事机不密,为湘抚陆无鼎侦知。黄兴和刘揆一被通缉。九月,三人相继逃入上海,起义未经实现,即遭失败。黄、刘抵沪后,上海发生了万福华枪击广西巡抚王之春事件,机关遭破坏,黄、刘又被迫离沪,亡命日本。

    光绪三十一年七月,同盟会成立时,刘揆一因持导议,没有参加,直到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1907年1月),他才加入。不久,他代理东京本部执行部庶务干事。同年,孙中山与黄兴先后到安南(今越南)组织中国南方的武装牺牲 ,父刘方山尧 病亡后,遂举家从湘潭迁往日本东京,直到辛亥革命后方回国。其主要工作是筹划会务,发展会员,为前方武装起义调遣人员和购运枪械等。

    这时,同盟会领导意见不一,内部发生分裂,刘揆一为顾全大局,力排众议,反对分裂,作了一些调解的工作。并拒 绝召开罢免孙中山的总理职务的会议,维护孙、黄合作。宣统元年(1909)八月,因经费问题,陶成章联合李燮和等发表“七省同盟会中匿名书”,列举罪名攻击孙中山。十月,刘揆一和黄兴、谭人凤联合致函各报社,否认陶等函件的效力,使陶等的谋划未能得逞。

    宣统三年,武昌起义爆发,刘揆 一从日本回国,主张“化除畛域,共建新猷”,到汉口前线任督战员。南京政府成立,他任参议院议员。民国元年(1912)3月,同盟会转变为公开的、以从事议会政治为目的的政党,刘为十干事之一。8月,刘揆一接受袁世凯的任命,任陆征祥内阁的工商总长。为了不爱观明国会关于会员不得参加非政党内阁的决定约束,他登报脱离同盟会。同盟会改名国民党后,9月,国民党推举袁世凯的亲信赵秉钧组阁,以全体阁员加入国民党为条件,力图组成国民党的“政党内阁”,刘揆一继续留任工商部总长。他又表示:“我本系老同盟若全体加入,我自然复党”。

    民国2年,他别组“相友会”,表示不与国民党合作。后来由于内阁改组,又因工商部私借外债受到攻击,7月,袁世凯准他辞去工商部总长职务。

    民国4年8月,筹安全成立,杨度曾以5万元相赠,以换取其参加劝进,为其坚决拒绝。民国5年初,他在天津创办《公民报》,刊登反对帝制的言论,以号外披露《二十一条》,促进反袁运动的发展。3月,报馆因此被日租界当局查封。

    同年6月,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总统,刘揆 一一度担任国会议员,直到国会解散

    五四运动,赋闲家中,但接触了进步书刊,同情学生的革命行动和孙中山的护法运动。为留法勤工俭迷筹集过经费。北伐战争前夕,他赴广州投入革命洪流,和国民党及共产党领导人都有接触和往来。大革命失败后,他思想彷徨,莫知所从,寓居北京,闭门著书。民国21年他到南京,受聘为中国国民党党史编纂委员会纂修。

    民国22年,蒋介石邀请一些名流、学者参加政府工作,刘揆一被聘任行政院顾问。“九·一八”事变以后,他不满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主义,常写诗词加以讽刺。民国23年,他在天津《大公报》上发表《救国方略之见》,主张恢复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停止内战,共同抗日,挽救民族危亡。这引起蒋介石的反感,不久即被 解除顾问职务,遂退隐家园。日军侵入湖南期间,他隐居湘西洪江,和国民党军政人员很少往来。

    解放后,被聘为湖南省军政委员会顾问,多次与毛泽东主席书信往来。

    个人作品

    1929年出版《黄兴传记》。

    1934年发表《救国方略之我见》

    歌诗坡晚眺(五律)

    刘揆一

    原载民国31年2月13日《西南日报》(社址设洪江)。

    秋气爽雄溪,凭虚快品题。

    树撑亭势峻,山压市声低。

    倦鸟归何暮,闲云伴与西。

    孤怀正幽绝,听到远征颦。

    1945年3月,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湖南雪峰山发动了雪峰山战役,是后以日军惨败而告终结,雪峰山大捷后,军民在离雪峰山三十余华里的洪江建奏凯亭,並刻字立碑,以彰其功,碑文由刘揆一亲自撰写。

    洪江奏凯亭记

    民国34年

    衡山刘揆一撰            长沙彭汉怀书

    吾国之克已公理制胜日本强权,从兹世界其永保和平乎。慨自倭军入卷辽东,毗及黄河长江珠江各流域,侵略狼至。兵民尽命于枪林弹雨,并转涉沟壑者已数百万计。惨无公理,举世痛愤之。伟矣!中枢蒋公,内承总理遗教,外与友邦联盟,抗战八年,躬履诸艰,气不少挫,而审度地形寇势,决已湘西为全局制胜之枢纽也。乃命令长官王耀武、汤恩伯各率方面军抗敌于前,而以军长廖耀湘所部远征军与美空军相策应。为省政府主席薛岳之被中梗于湘南也,则命令行署主任戴岳率专员文益善、罗毅行其政令,已镇定于后为故。夫倭倾全力猛犯湘西,幸赖我将士出谋略、献忠烈,官民之防卫应援,共战二阅月,敌终不得西越雪峰山一步,而暴骸枕藉于数百里间。是役也,振全国军民之气,寒敌国军阀之胆,且获美邦原子弹陷放敌本土故,于是暴日不得不继德意灭亡之后,而舆榇归降矣。强国之道,莫大乎以公理义战为天下倡。盖得道者多助,能与美英苏法攻守同盟。然天助自助之人,与世界列强共尊共荣,尤持吾国之自力更生,自强不息为主宰,则是雪峰山一役,适应最后胜利之功,永保和平之本,宜呼。洪江人士倡建奏凯亭焉,乞予为略述,我军政勋绩刊之诸石碑,来者怵然起敬,而知所本,历中国复兴之运,其大光胄也欤。

    (注:奏凯亭原建立在莲花地广场中山堂后一土坡上,文革中遭破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民国元老刘揆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cdx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