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又称吴淞江,全长125公里,大部分在江苏省境内。她犹如一条玉带蜿蜒百里,将太湖与上海连接起来,是上海市重要的自然地表水体,黄浦江的最大支流。 苏州河在上海市境内河段长53.1公里,其中中心城区河段全长21.5公里,是唯一横贯市中心的东西向河流,由西向东蜿蜒地穿越普陀、长宁、静安、虹口、黄浦,从外白渡桥汇入黄浦江。
人们通常把黄浦江称为上海的母亲河,从历史渊源看,在黄浦江尚未形成通江之前,吴淞江早已是一条独流入海的大江。在宋朝至明朝,黄浦江一直是吴淞江的一条支流,苏州河则是上海的母亲河。苏州河沿岸是上海最初形成发展的中心,催生了几乎大半个古代上海。上海开埠之前,苏州河一直被称作吴淞江,只是一条普通的自然河道,沿岸人民赖以她灌溉农田、休养生息。苏州河之名,始于20世纪中叶上海开埠后,部分爱冒险的外国移民由上海乘船而上,沿着吴淞江直达苏州,就顺口称其为“苏州河”。到1848年,上海道台麟桂在与英国驻沪领事签定扩大英租界协议时,第一次正式把吴淞江写作了“苏州河”。由此开始,“苏州河”之名逐渐流行。
随着上海的开埠,上海城区迅速向苏州河对岸和上游拓展,在这里曾诞生了中国第一家面粉厂、第一家灯泡厂,以及第一家火柴厂等。那时候苏州河两畔的厂房几乎占据了上海工业的半壁江山!成为“华界工厂发源大本营”“上海民族资本的摇篮”,是不折不扣的“远东第一金融贸易中心”。1912年,上海总商会在这里成立,无数商贾在此叱咤风云。后来这里也被称为老上海的“清明上河图”!那些屹立于苏州河畔的银行仓库和工业老厂房,曾是上海乃至中国工商业的兴衰缩影,每一栋都承载着老上海光阴的故事。
吴淞江曾经是一条通海的大河,历史上的苏州河风光美丽,水质清澈,水产丰富,鱼虾满河,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水脍松江鳞”等赞美苏州河中鲈鱼的名句,清朝末年吴淞江垂钓还是上海的十景之一。苏州河还曾作为上海第一家自来水厂——闸北自来水厂的水源地。然而,随着近代上海工业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工厂的聚集和居住人口的增多,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排入苏州河,自来水厂被迫迁移。尤其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苏州河全线遭受污染,水质急剧恶化,两岸环境也十分脏乱,苏州河这条上海滩的母亲河,竟一度成为成为令人嗅之掩鼻的臭水沟。1996年起,政府下决心对苏州河进行治理,拆除违棚简屋,并对沿岸工业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近100家企业关停并转迁;同时配合苏州河防汛墙加固改造工程,进一步实施沿岸道路改造和景观绿化生态工程建设,经过前后20多年努力、总投资140亿元的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苏州河从“臭水沟”又重回碧波荡漾,成为水质清洁、环境优美的滨河步行区。上海人矢志不渝治理苏州河的故事,成为城市河流治理的典范。
沿着苏州河,仿佛时而沿着时间隧道回到老上海的时空,时而又穿越回到现在,在穿梭之间探索那一个个上海的回忆与发展。
外白渡桥
上海人的记忆中始终保留着这么一座桥—外白渡桥。这座桥历经“三起三落”,见证了百年上海滩的变迁,也在上海人心中留下特殊位置。
外白渡桥,是中国的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和仅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桁架桥是以多个杆件通过节点拼接形成的框架受力的桥梁,比如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都是桁架桥。外白渡桥同时也是自1856年以来,苏州河河口附近同样位置落成的第四座桥梁。由于处于苏州河与黄浦江的交界处,因此成为连接黄浦与虹口的重要交通要道。桥有二孔,共长106.7米,车行道宽11.2米,两侧人行道各宽3.6米,经多次改造,现载重为20吨。透过外白渡桥沉重的钢架结构,可以看到东方明珠的炫丽灯光,是上海市区连接沪北、沪东的重要通道,过桥人流量和车流量很高。夜间,外白渡桥会亮起彩色灯光,景色更是十分迷人。
现今的外白渡桥,现在已经是第三代了。外白渡桥最初是木桥。1843年上海开埠,1856年外商成立了一个“苏州河桥梁公司”,在河东口建了一座木桥,由当时供职于怡和洋行的英国人威尔斯和其他人合资修建的,因而被命名为威尔斯桥(Wills Bridge)。因为是私营的,来往要收费,每次1枚铜板,车马加倍。1872年,工部局收购了威尔斯桥,由于使用率加大,在“威尔斯桥”左侧又另造了一木桥替代,因其毗邻外滩公园,命名为花园桥(Garden Bridge),并且不再收费,可以白渡过去,因而被百姓叫做:“外白渡桥”。1907年,外白渡桥改建成钢桥,1908年1月20日落成通车,这是苏州河也是上海的第一座钢桥。
由于其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设计,外白渡桥成为上海的标志之一,同时也是上海的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象征。1994年2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将外白渡桥列为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之一。
如今,年逾百岁的外白渡桥交通功能已退居其次,它乐当观景台,每天让中外游客架起相机,对着彼岸新楼拍照留念。很多年轻人也把这里当成拍摄婚纱照的外景地,这座最具浪漫气息的桥和静静流淌的苏州河一起架起情人间牢不可破的誓言。
外白渡桥作为旧上海的标志建筑,不但为所有上海人提供了方便,更是为在娱乐圈的明星们提供了更佳的拍摄场景,它在太多电影电视剧场景里面都曾出现,如周杰伦主演的《大灌篮》、赵薇主演的《情深深雨濛濛》、林志玲主演的《101次求婚》等等。
黄浦路15号 浦江饭店原礼查饭店
位于虹口区黄浦路15号的浦江饭店,坐落在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处,外白渡桥北堍东侧,它的前身是始建于1846年的礼查饭店。在这里曾诞生了中国的许多第一:1882年,上海首次试点15盏电灯,礼查饭店及其花园就点了7盏。中国第一部电话在这里接通。西方有声露天电影在这里也是在中国首次放映。中国最早的交易舞会在这里举行。新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所——上海证交所借址于1990年12月19日在这里开业……浦江饭店是风度优雅的怀旧者理想的旅游休闲之地。
礼查饭店最初是一座维多利亚时期巴洛克风格建筑,由英国商人阿斯脱豪夫·礼查(Richard)修建,并以自己名字命名,它是上海开埠后全国第一家西商饭店,被誉为“著名的里程碑建筑”。一九零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饭店扩建,占地面积4580平方米,建筑面积1.57万平方米,共六层。整幢建筑呈灰色;西侧转角处为半圆形,顶部有穹顶塔楼,一眼望去,既典雅大气,又端庄凝重。大堂矗立的爱奥尼克式立柱、深褐色为主的柚木护墙板,烘托出浓郁的英国新古典主义风格。饭店内有大小餐厅九个,其中最华丽、空间最大者为孔雀厅,里面有拱形穹顶,有凸显着健硕美丽的欧洲古典人体雕塑的柱子,有折射着迷人光彩的法国彩色玻璃……这里可容纳500人同时用餐或跳舞。老楼中厅呈现着维多利亚时期哥特复兴式旅馆建筑的原貌,步入其中,恍若置身中世纪的欧洲古城堡,它也因此成为当时远东最豪华和设施最先进的高档饭店之一。
由于当时进入上海的外国货轮大多停泊在虹口的黄浦江北岸,礼查饭店最早的主要客人是外国海员。1854年美国在黄浦路36号建领事馆,此后日本、德国、俄国相继在黄浦路上建立领事馆。19世纪下半期,黄浦路是成为外国驻沪领事馆最集中的地方。礼查饭店由此成为上海重要的国际文化交流场所,名人常出没其中,爱因斯坦、卓别林、罗素、美国前总统格兰特等名人当年都曾入住过礼查饭店。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的爆发,由于礼查饭店所在的虹口属于日本势力范围,于是转让给日本人经营。抗战结束后,英国人收回礼查饭店;解放战争中,曾出租给驻沪美军,改为一所美国海军俱乐部。1954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曾先后作为华东纺织管理局和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等单位的办公楼。1958年划归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1959年5月27日,礼查饭店更名为浦江饭店正式对外营业,负责接待外籍和华侨旅客。
经历一百多年的历史变迁,酒店仍然保持着其原有的建筑风貌和历史痕迹;犹如一幢历史丰碑昂然屹立,叠影出变迁的缩影。
黄浦路20号 俄罗斯联邦驻上海总领事馆
在著名的礼查饭店对面,苏州河口的虹口区黄浦路20号,坐落着俄罗斯联邦驻上海总领事馆。领事馆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主要负责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一市的签证和外侨事务。
领事馆大楼始建于1914年,当时俄罗斯外交部出面在苏州河口外白渡桥北堍公共租界黄浦路南侧一方购置土地,动工兴建总领事馆大楼和馆舍。整幢馆舍由德国设计师汉斯·埃米尔·里约伯负责总体设计。1916年大楼竣工,占地1700平方米,面积达3264平方米,混合结构假四层,带阁楼,平面呈长方形,折衷主义风格,整体建筑融合了巴洛克式和德国复兴时期的风格和元素,大楼底层一半置于地下,地面上露出2米高。立面底部为仿石块饰面基座,大门两旁有古典式双立柱,第二层、第三层有圆拱式和平拱式窗框,窗裙墙内收,窗户之间有壁柱子。孟莎式双折四坡式屋顶,屋面有德国式弧线尖顶老虎窗,西侧楼顶有一座二层楼高的绿色铁皮穹顶瞭望塔,沿江有堤岸,东侧建有六角凉厅,可三面凭栏观赏黄浦江和苏州河会合处的景色,是当时众多外国驻沪领事馆中的经典之作,同时,也是俄罗斯所有驻外使领馆中最漂亮的一个。
该领事馆是在沪开闭次数最多的领事馆。1917年十月革命后,前沙俄驻外使馆均被关闭。1924年,苏联政府和中国政府宣布建交,苏联驻沪总领馆在原沙俄总领馆原址重新开始办公。1962年,由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政府决定关闭其驻上海的总领事馆。1986年12月15日,苏联驻上海总领事馆在黄浦路原址第7次复馆。1991年11月,苏联宣告解体,12月28日领事馆更名为俄罗斯联邦驻上海总领事馆。
北苏州路20号 上海大厦原百老汇大厦
虹口区北苏州路20号的上海大厦原名百老汇大厦,在陆家嘴的摩天大楼建成之前,百老汇大厦一直是上海的最佳观景台。历史上上海大厦在外滩是与沙逊大厦、中国银行大楼齐名的三座高楼,它像一座咖啡色的巨型山岳矗立在苏州河流入黄浦江的交汇处,黄浦江畔外白渡桥头,是外滩建筑群重要的建筑物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年来一直是上海的标志建筑之一。
百老汇大厦始建于1930年,1934年竣工,投资500万两白银,占地面积6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596平方米,当年因为挨着百老汇路(即现在的大名路)而取名百老汇大厦。大楼由公和洋行佛兰赛设计,新仁记营造厂承建。佛兰赛1923年取得租界工部局的建筑师证书,后来上海的许多公寓、里弄都由他设计,上海大厦是他的代表作,采用近代摩天大楼形式,双层铝钢框架结构,整个建筑给人很好的节奏感。楼高76.6米,22层,立面为中高两低跌落式构图,从11层起逐层收进,造形独特别致。所有顶部沿口均饰以统一的几何形连续装饰图案,底层外墙为暗红色高级花岗石,其它层皆为咖啡色泰山砖贴面。大厦虽紧靠黄浦江边,几十年来未见明显下沉迹象,足见工程质量之高。有人认为百老汇大厦是上海高层建筑趋向现代主义风格的早期代表。
百老汇大厦原为公寓样式,历史上主要作为旅馆公寓接待外国洋行老板、高级职员和新闻巨头。1937年抗战爆发后大厦被日军盘踞。抗战胜利后改为励志社的招待所。1951年陈毅市长将大厦命名为“上海大厦”。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大厦接待了许多国家的元首、政要: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访华、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朝鲜首相金日成等都到过上海大厦。周恩来、陈毅、江泽民、朱镕基等曾先后陪同外国元首、政府首脑等做客大楼,俯瞰上海。
今天在上海大厦,是一家涉外四星级饭店,在这里仍然可以观赏到浦东陆家嘴雄伟的东方明珠和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观赏浦江上伟岸的大桥,以及欣赏欧陆风情昂然的外滩,不失为是上海最佳的观景台。
北苏州路276号 上海邮政博物馆原上海邮政总局
上海邮政博物馆座落在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处,四川北路桥头,门牌为北苏州路276号。城堡式的钟楼,粉绿色的尖顶,大而圆的时鈡,是她的标志性特色。
上海是中国近代邮政的发祥地之一。上海开埠后,英国人最先在租界设立“大英书信局”,李鸿章委托已被英国人控制的海关办理邮政业务。于是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又担任了总邮政司。1911年,清政府设邮传部,将邮政与海关分开,1917年准备在上海修建邮政总局大楼,以逐步消除外国人的影响。但洋人不肯放手,双方在选址上发生争执。中国政府打算放在上海火车北站,交通方便。洋人要放在他们权力控制的租界。最后达成折中的结果,放在四川路桥北堍,既在公共租界内,又距火车站很近,再加上靠着苏州河,水上运输也很方便。1922年,邮政总局大楼开始修建,1924年竣工,由当时沪上著名的英商思九生洋行负责设计,本埠知名的余洪记营造厂负责营建,造价320万银元,占地近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9000平方米。这是一座沿袭了欧洲折衷主义风格的雄伟建筑,其建筑规模在当时堪称亚洲同行业建筑之最,曾列为当时上海十大建筑之一。2002年大楼改建后成立“上海邮政总局博物馆”,江泽民同志题写馆名,是全国邮政行业内开办的首家博物馆,也是全国唯一仍在使用、并独具邮政特色的标志性建筑。
上海邮政博物馆隶属于上海市邮政公司,由邮政营业厅、陈列主展厅、中庭和屋顶花园四个部分组成,总展陈面积为8000余平方米。大楼二层沿苏州河一面是被誉为“远东第一大厅”的邮政营业厅;陈列主展厅面积为1500多平方米,通过展示不同时期各类珍贵的邮政物品,为大家呈现了上海邮政事业创办、演变和发展的历程,展出了种类繁多的各时代邮票,其中不乏稀世罕品和世界珍邮。底层中庭陈列着各时期邮运工具模型,以及大清邮政局场景和“未来邮政”环幕影厅。大楼五层的“U”字型屋顶上建有观景花园,东南角有一座巴洛克特色风格的钟塔,在这里你可以观赏到苏州河及浦江两岸的美丽景色。
如今还有很多老上海特意大老远赶到上海邮政博物馆的“总局”营业厅,写一张明信片,寄一个包裹,盖一个纪念戳……人们更多的是重拾生活记忆,感受建筑艺术,感怀人间情愫!
北苏州路400号 河滨大楼
虹口区北苏州路400号居民公寓住宅,是上海市优秀建筑保护单位,历史上叫做“河滨大楼”。上个世纪20~30年代,上海租界追逐着当时世界的一种潮流,以高楼大厦为现代化的标志。加之当时租界工部局征税是按土地面积而不是按房屋面积计征,建高层公寓更是有暴利可图,当时的房地产大鳄沙逊集团于是拆除了一大批里弄房屋,翻造了整整10幢高楼,河滨大楼就是其中的一幢。至今,北苏州路400号的墙壁上还嵌有“E·D·S”.”(Elias David Sassoon)字样的石头,这是新沙逊洋行创始人伊利亚斯·大卫·沙逊姓名的英文缩写,也是新沙逊洋行行名的缩写。
大楼建成于1935年,由公和洋行设计,新申营造厂建造,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钢混结构八层,为美国近代公寓式建筑,外观简洁,是上个世纪30年代上海建筑规模最大的公寓大楼,时称亚洲第一公寓。建筑四面临马路,依据不规则地形,整个建筑平面作连续“S”形布置,解决了大楼地处一块东宽西窄的狭窄地带,设计中较难处理的通风采光问题,这一设计绝无仅有,"S"形设计还与沙逊洋行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相吻合,深得沙逊洋行的赞许。整个建筑典型的“亲水”,沿苏州河北岸一线,沿河立面通过内阳台与开小窗的墙面形成虚实对比,是上海最早的“水景住宅”。
大楼早期主要为英美人以及西班牙人租用,建成后,有好几家美国著名影片公司,如环球、米高梅、哥伦比亚、雷电华、联美等公司的上海分公司都在这座大楼的一楼里办公。由于沙逊的犹太背景,1938年,上海犹太难民接待站设此。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整个沦陷,河滨大楼被日军强行占领,并在这里建了临时集中营。抗战胜利后,大楼一度由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使用,后由沙逊重新收回。1946年国民政府收回租界,沙逊开始撤资退出中国,河滨大楼由沙逊的子公司华懋经营管理。解放后,河滨大楼由上海市政府接管,经过修理,分配给知识分子和干部居住。1978年在原大楼基础上加建了3层,中部顶楼上建了塔楼,增高为11层。
北苏州路470号 上海总商会旧址
在北苏州路470号,两幢西式建筑由于年久失修,外立墙面已经斑驳不堪,然而建筑上面精致的砖雕和建筑本身散发出来的威严气势仍让人产生敬畏之感。这里,曾是旧上海最有影响的商业组织机构——上海总商会的办公场所。
上海总商会的前身是成立于光绪28年1902年的上海商业会议会所,当时是在公共租界大马路(今南京东路)五昌里,1904年改组为上海商务总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上海光复解散了商务总会,成立了上海总商会,这是中国成立最早,影响最大的商业行业组织,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13年,上海总商会在今北苏州路470号,原清政府出使行辕的天后宫旧址上破土动工,修建议事厅和办公楼,由英商通和洋设计,1916年竣工,整个建筑总计用银12万余两,占地面积约5010平方米。当时进门有一牌楼,上书“上海总商会”五个大字,再上面有报时钟和总商会会旗。牌楼是西洋建筑风格,砖石混合结构,由4根科林斯柱作装饰,正门为丰圆拱券大门,在门的二侧上下以及中轴线的顶端各设立一只几乎没有任何建筑功能的圆洞透气窗,一共5只,它似乎在表示辛亥革命胜利后“五族共和”的新气象,4根科林斯柱安置在一方形的石基上,丰圆拱券的门洞连同二侧的圆形透气窗,几乎与中国的土地庙一模一样,它似乎又在告诉人们,这里是衙门。上海总商会主要是中国工商实业界团体,同时它又主动积极希望和争取外商入会,于是大门的许多部位使用了西洋建筑符号和图案。建筑师正确体现了业主的意图,以建筑的语言告诉人们上海总商会的宗旨和性质。
议事厅的落成象征着上海总商会巅峰时代的到来。就是在北苏州路这幢大楼里,上海总商会做出过不少重要决定,在抵制美货、五四运动等许多重要事件中都曾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而连续组织中国展品参展美国旧金山巴拿马、美国费城、法国巴黎三届世博会,可谓上海总商会的得意之作。
上海总商会的牌楼大门及院内的礼堂议事厅曾被列入优秀历史建筑和二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牌楼的西洋风格还很明显,报时钟成了一个空洞,总商会会旗的旗杆还在。这座残缺不全的西洋牌楼遗迹,仿佛在诉说着上海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一个时代。
光复路1号 四行仓库
四行仓库位于上海市闸北区,苏州河北岸,这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六层大厦,占地0.3公顷,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它创建于1935年,原是四间银行——金城、中南、大陆、盐业共同出资建设的联合仓库,所以称为“四行”仓库。四行仓库是苏州河沿岸近现代仓储建筑群中的典型代表,更是上海市中心城区内为数不多的抗战遗址纪念地。1937年10月国民革命军将领谢晋元带领的88师八百壮士孤军固守四行仓库奋勇抗敌的民族气概成为当时整个上海、乃至世界舆论的关注焦点。
1937年8月13日,隆隆的炮声打破了上海的平静。此后的三个月里,苏州河以北成为了一座真正的血肉磨坊,30万中国军人血撒疆场,但这场动员了全国力量而声势浩大的淞沪会战以失利告终,蒋介石下令国民军队开始转移。10月26日,国民革命军中校团副谢晋元临危受命,率领88师四百余名官兵驻守四行仓库阻击日军,为迷惑日军,谢晋元宣称仓库内有800名将士,这就是“八百壮士”的由来。88师将士在这里激战四昼夜,打退敌人十余次疯狂进攻,毙伤日军200余人,振奋国人,震惊世界。四行仓库会战是淞沪会战最后一场有较大规模的战斗,成为掩护大军撤退的最后屏障。
日军很清楚,四行仓库是闸北掩护撤退的唯一支点,务必攻陷。但四行仓库与英美租界只相隔一条苏州河,所以日本军队不敢用重炮重弹轰炸四行仓库。在河对岸,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亲眼观战敌我厮杀,并为中国将士呐喊助威,运输物资。四行仓库宽64米,深54米,高25米,钢筋水泥结构,是当地最高的建筑,作为银行的仓库建造得非常坚固,而且留有88师师部保存的很多粮弹,易守难攻,很大的厚度让日本坦克无法打穿其混凝土墙壁,只好用轻型火炮轰击,以步兵为主发动密集火力进攻,日军久攻不下,损失惨重,于是整日整夜进行拦阻性射击,封锁四行仓库,阻止上海市民捐助四行仓库守军。10月30日,闸北国军全部撤退完毕,谢晋元接到撤退命令。租界为自保,也要求中国军队撤兵。次日,八百壮士挥泪退入租界,时任英军驻上海总司令史摩莱少将,亲自来到苏州河新垃圾桥边,指挥英军压制日军火力,掩护勇士们撒退。至此,上海全部沦陷,日军放火烧了四行仓库。
这是打出了中国军人壮烈、英勇、血性的一仗,也是中国抗战真正的首胜之战。一座仓库,因为英雄的坚守,而成为民族永恒的丰碑。1985年9月3日,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正式将四行仓库命名为“八百壮士四行仓库抗日纪念地”。2014年,上海对四行仓库进行整体保护修缮,重建“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和纪念广场,还原了四行仓库的历史原貌。仓库西墙是当时保卫战中战斗最激烈、受损最严重的部位,是战斗遗迹保留的核心区域,设计师们还原了墙上密密麻麻的弹孔,将士们奋勇抵抗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
莫干山路50号 M50艺术园区
莫干山路50号,位于苏州河南岸占地面积35.45亩的半岛地带,这里一直都是从事纺织工业的地段,直到1994年还是“上海春明粗纺厂”的所在地,拥有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业建筑41000平方米,为近代徽商代表人物之一周氏的家庭企业一信和纱厂。解放后更名为信和棉纺厂、上海第十二毛纺织厂、上海春明粗纺厂。上世纪90年代,上海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上海纺织作为国有的大型企业关停、并转。隶属于上海纺织控股集团的上海春明粗纺厂也于1999年停产。然而,沿苏州河南岸的莫干山路50号,因地段较好且历史建筑保存较完整,厂房便逐渐被出租利用起来。
2001年5月,画家薛松因为原来租赁的工作室面临拆迁问题,找到了莫干山路50号,机缘巧合的第一个进驻这里。随后,艺术家再介绍画廊,画廊又带来了它合作的艺术家,慢慢地自发的形成了艺术家们的集聚地.2003年,园区管理方开始进行主动调仓,不符合当代艺术主题的一些客户到期不再提供房屋租赁,M50于是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欢迎画廊、艺术家、设计公司的入驻,而且是和当代艺术相关的。2005年市经信委正式挂牌M50创意园,成为上海创意产业聚集区之一,2011年更名为M50艺术产业园。
M50拥有莫干山路旁侧一带的数百米长的涂鸦墙,上海最具规模和质量的当代艺术社区,被称之为没有围墙的艺术堡垒。涂鸦墙延绵数百米,上面都是艺术家创造的涂鸦样式。园区内共有21栋楼,除了自我封闭的个人画室,对外开放的艺术仓库,免费参观的画廊,还有很多设计感强的小店。
M50吸引了包括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以色列、加拿大、挪威等许多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许多省市包括香港的诸多艺术家以及画廊、平面设计、建筑师事务所、影视制作、环境艺术设计、艺术品(首饰)设计等。这些艺术家及创意设计机构的入驻营造了苏州河沿岸浓厚的文化气息,使之成为苏州河边独特的人文景观,上海时尚文化的新地标,众多的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
普陀区宜昌路66号 梦清园环保主题公园
梦清园位于苏州河南岸,2004年7月建成开园,是苏州河综合整治中诞生的一颗明珠。作为苏州河上第一块大型开放绿地、第一个活水公园,梦清园三面临水,占地面积8.6公顷,园内有一条近一公里的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相协调的滨河景观廊道,依栏俯看,河水清澈、远眺岸边,高楼林立。苏州河在整治前污染严重,河水发黑发臭,两岸环境脏乱。上海市政府在位于苏州河曾经污染最严重的宜昌路段,动迁了居民754户,搬迁了上海啤酒厂等18家企业,投资5亿多人民币建成梦清园,是一个集园林绿化、科普教育场馆、水环境治理工程于一体的大型综合项目。
梦清园拥有84%绿化率,以亲水性,大绿量为主要特色。园内草坪面积约9450平方米,乔木与灌木面积54450平方米,有许多特色植物,还有空中水渠、蝴蝶泉、宋代水车、人工湿地等景观,有邬达克设计的上海第一座啤酒厂斯堪脱维亚啤酒厂的厂房,以及2005年建成开放的苏州河展示中心梦清馆。
梦清园建立在苏州河整治的基础上,更是一个水环境治理的典范。梦清园的水之所以能称为“活水”,是因为园内所有的湖、泉和湿地的水源全部来自苏州河。河水被抽取后会经过一层层的台阶瀑布,让水流与空气充分接触,从而增加了水中的氧含量。随后水流入一片湿地,污水在表层流动,利用生长在表面的生物膜和丰富的植物根系降解污染物。水底还分布着众多布气管,它们均向水流排出氧气,又一次增加了水体的含氧量。这就是梦清园特有的苏州河景观水体生物净化系统。
梦清园记载了苏州河曾经的历史,也记载了苏州河被污染和治理的历史。在这里,你不仅可以沿苏州河畔漫步,还可以了解到苏州河水净化系统的科普知识。当我们看着园中的绿化景观,看着清澈的湖中鱼儿戏水,不得不由衷感慨环境保护的重要。
万航渡路1575号华东政法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位于长宁区苏州河沿岸,万航渡路中山公园对面。苏州河在这里转了个大弯,校园三面环水,是上海唯一一所拥有苏州河自然景观的高校,这里曾是中国第一所现代高等教会学府,也是在华办学时间最长的一所教会学校——圣约翰大学的原址。
提起圣约翰大学,这是民国教育史上一个星光熠熠的名字,圣约翰大学(St. John's University),原名圣约翰书院,由美国圣公会施约瑟主教于1879年创建。最初的圣约翰,并不是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它的中文名字也叫做圣约翰书院。办学之初,为适应本地学生的情况,圣约翰使用官话和上海方言教学。
1881年,在圣约翰书院教授英文的美国传教士卜舫济接替施约瑟当上了圣约翰书院的院长。年轻的卜舫济对书院的课程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大力推行英语教学,成为中国首座全英语授课的学校,同时引入西方先进的大学理念和制度,开设化学、物理、算术、几何等大学课程。1896年,学校形成文理科、医科、神学科及预科的教学格局,成为沪上唯一高等学府。1905年圣约翰书院改名为圣约翰大学,在美国华盛顿州注册,成为获得美国政府认可的在华教会学校,卜舫济被任命为校长。
圣约翰大学是首个将西方教学风格引入中国的学校,其入学考试长达6天,要考12个科目,6天之中只有一天使用中文,其余都使用英文,录取之后每学期学费高达两百多银元。每年录取人数不定,且没有既定名额,入读者许多多是政商名流的后代或富家子弟,而且拥有浓厚的教会背景。除了极重视英语以外,该校还十分强调宗教、体育和课外活动。校内的体育设施完善,这里还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支足球队。
圣约翰大学的校训是“光与真理(Light and True)——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前半句极具西方传统,后半句则是原汁原味的孔子名言,这充分体现了圣约翰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特色。从担任书院院长到校长,卜舫济主持圣约翰的时间超过了半个世纪。在他的主持和推动下,圣约翰大学经过不懈努力,成为当时上海乃至全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美国的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均同意接收圣约翰的学生入学,耶鲁大学甚至同意免试招收。因此,在20世纪前期,圣约翰成为众多中国学生留学海外的过渡。
卜舫济主张教育与政治分离,反对以学校为基地从事政治运动,为此曾与爱国学生发生数次冲突事件。1925年,五卅惨案在上海爆发,圣约翰大学的师生组织抗议却遭到校方阻挠。6月3日,五百余名师生集体宣誓脱离圣约翰大学,离校师生集会商议自行设校,后来成立光华大学。
73年的办学历程中,圣约翰大学享有“东方哈佛”、“外交人才的养成所”等盛名,培育出了一大批人才。约大的校友灿若星河、群英荟萃,外交界有施肇基、顾维钧,实业界有刘鸿生、刘吉生、荣毅仁,教育界有陶行知,新闻界有邹韬奋,医学界有颜福庆,经济学有潘序伦,文学界有林语堂、张爱玲,建筑界有贝津铭、范文照,政界有宋子文,都是精英泰斗式的人物,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传奇。
生于清末,盛于民国,随着中国国立大学与新式私立大学的崛起,圣约翰逐渐边缘化。1952年,圣约翰大学在全国大学院系调整中被分拆至上海各大名校后解散。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吴大学、厦门大学、沪江大学、安徽大学、上海学院、震旦大学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会学系在圣约翰大学旧址上合并组建成立华东政法学院。一代名校就此消弭于历史长河。但是,中西合璧、风格独特的近现代优秀历史建筑群至今保存完好,成为众多老上海题材电影的拍摄地。
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
苏州河北岸,沿着中山北路往北不到1公里的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曾是民国时期有“东方的哥伦比亚大学”之美称的著名综合私立大学——大夏大学的原址。
1924年6月,厦门大学发生学潮,三百余位师生为争取民主办校而奔赴上海,欧元怀、王毓祥、傅式说三位教授与当时鼎立支持办学的民国政要王伯群成立“大厦大学筹备处”,“大厦”即“厦大”之颠倒。9月20日,在上海槟榔路潘家花园举行首次开学典礼,学校定名为“大夏大学”(The Great China University),寓意“光大华夏”,由中国第一个在国外获得工学博士的化学家马君武担任首任校长。大夏创办之初,以租来的弄堂房作为教室,1925年在马君武的帮助下迁到胶州路建立的新校舍。1927年马君武应邀去筹建广西大学,辞去大夏校长职务,王伯群担任学校董事长和第二任校长。随着学校规模的壮大,胶州路的校舍规模已经无法满足办学的需要,1932年,在王伯群的资助下大夏大学迁往沪西中山路新教学大楼,民族实业家荣宗敬更是慷慨捐赠了大夏西河——丽娃河。丽娃河是清道光年间治理吴淞江时遗留下的两条老河之一,另一条即为毗邻的长风公园银锄湖,原为荣氏面粉厂的产业,1929年,荣宗敬先生将此捐赠给大夏大学,为师生课余游钓、泛舟之用。经过多年努力,大夏大学与复旦大学、光华大学和大同大学并称为上海四大著名私立大学,并以建筑宏伟、环境优美、设施较完备而著称,享有“东方的哥伦比亚大学”之美誉。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大夏大学大部分师生被迫内迁庐山,继而迁往贵阳,之所以迁往贵阳,一方面因为王伯群是贵州人,有爱乡的观念,也容易争取到各方资源。剩余的部分师生则在上海租界内坚持办学,分别被称作“黔校”和“沪校”,大夏大学的校园被日军占领,改为伪沪西法院。大夏大学在贵阳一开始以原讲武学堂为校址,即今天河滨公园对面的黔剧团及贵州教育学院一带,在此办学长达7年之久,后在贵阳城郊花溪辟地2000余亩作为固定校址,不料1944年施工之际又遭遇日军进攻黔南,只好迁往赤水办学。今天,在贵州省的贵州大学北校区仍有一条“大夏路”,这就是当年大夏大学内迁时在花溪修建的部分校舍,如今成为贵大花溪北校区的组成部分。“大夏路”是对昔日大夏大学的纪念,大夏的西迁,对促进贵州高等教育,培养地方人才起了一定的作用。而王伯群终因迁校劳累成疾而辞世,时任贵州省教育厅长的欧元怀毅然辞官接任校长。
1946年抗战结束后,大夏大学完整地迁回上海旧址。解放后,1951年高校院系调整,在大夏大学中山北路校园原址上由大夏大学文、理、教育学科与光华大学相关系科合,创办华东师范大学,这是新中国创立的第一所师范大学。
大夏大学建校27年,培养了一批为国为民的有识之士和许多杰出的专家学者,如水利部原副部长陈赓仪,两院院士、免疫化学的创始人之一刘思职,作家姚雪垠、儿童文学家任溶溶等,还有不少杰出的政治家、企业家和其他知识界人士。
长风生态商务区
长风生态商务区位于苏州河北岸,金沙江路以南,普陀区中内环线之间,是在2003年苏州河两岸整治过程中规划建设的一个大型生态开发项目,建设面积达200多万平方米。它的东侧包括长风公园和华东师范大学,南面沿苏州河则是长达2.7公里、宽百余米的绿色景观水岸长廊,木渎港西侧和云岭东路北侧也各有一块公共绿化带,总公共绿地面积达903亩。其他部分作为商务、住宅和休闲板块使用,园内有一批高标准的办公楼,是很多国内外企业总部的集聚地。长风生态商务区兼具商务和生态的概念,可谓“水、绿、建筑”的完美组合。
这里曾是被称为苏州河“死角”的长风工业区,以化工、制造业为主,污染严重,遗留的违章搭建厂房仓库比比皆是,沿苏州河2.7公里的岸线上没有一座桥梁连通对岸,区域内连道路都是乱七八糟。2002年,普陀区请来了美国NBBJ公司设计方案,对这一地段进行综合整治,打造一个以商贸办公、旅游娱乐和中高档住宅为一体的大型社区,同时对苏州河沿岸的火柴厂、味精厂等工业遗迹进行系统保护,在此基础上建成了上海商标火花收藏馆,上海长风游艇游船馆和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云岭东路北侧还建有成龙电影艺术馆,打造了苏州河畔具有百年工业文明的长风新文化品牌,也是苏州河工业文明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见证。
上海商标火花收藏馆 上海游艇会 成龙电影艺术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