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面灯

作者: 倚栏伴雨 | 来源:发表于2024-02-20 16:59 被阅读0次

下午,老方正在睡觉。一阵突如其来的手机铃声,把老方惊醒:“这个老爹爹,每次都是在我睡觉时打电话。”说归说,清了清嗓子:“喂,有什么事情吗?”

“正月十五就要到了,你要……”老爹爹一边让老方通知大家准时到家吃饭,又张罗着买些什么菜,到时谁来做……只听见老方一再交代:“你不要去买菜,这两天雨夹雪,千万不要去买菜,剩下的事情我们解决。”在老方的千叮咛万嘱咐中老爹爹才放心的放下电话。

“这个爱操心的老爹爹!”放下手机,老方无奈的摇摇头。

我打开前段时间买来的迟子建的散文集《也是冬天,也是春天》,第一篇是《灯祭》,讲述了她父亲为她做冰灯,后来父亲去世了,再也享受不到冰灯的乐趣,以此来纪念父亲,怀念父亲的文章。读着读着,鼻子一酸,眼眶里居然有眼泪在打转。

如果之前看到这篇文章,心中的波澜也许不会那么大,一个关于正月十五的聊天,一篇《灯祭》的小文,让我想到了家乡,想到了母亲。

在我的家乡,每年正月十五都会蒸面灯。从我记事起,每到正月十五前夕,家里都会制作很多面灯。奶奶和姥姥、母亲总是坐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做。具体的做法我也只是模模糊糊地记得,一种面灯是死面的,中间一个窝窝用来装油,最上面还会捏一些褶皱充当花灯的边沿。面灯的四周也会捏出一个个小褶皱,捏一个是代表一个月,母亲总会按照月份蒸出十二个,蒸出来的时候,还会煞有介事的看每个灯里积水的情况,说说哪个月干旱,哪几个月会发生水涝。还有种是发面的龙灯,制作成龙的样子,龙嘴里还会含着硬币,寓意新的一年吉祥如意。有时候,兴致来了,还会做出小兔子等各种好玩的面灯来。

到了正月十五晚上,父亲就会带着我们点面灯。点面灯也是一项技术活,先把火柴头上的火药去掉,用棉花卷在火柴竿上,插在面灯的窝窝最中央,然后倒上麻油,等油通过棉花全部浸透后,就可以点灯了。点燃的油面灯起初冒着一点黑烟,但浓浓的麻油香气在家里萦绕,关掉电灯,影影绰绰,温暖而又祥和。点燃第一盏灯的时候,父亲总是拿着它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都照一照,好像是为了避邪之类的说法吧。最后,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上摆满了面灯,直到它自然熄灭。它慢慢变硬也不去管它,直到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再用来㠗ao着吃,所谓的“吃龙肉”,是也!

小时候母亲总会做很多面灯用来送人,我们经常会问:“制作那么多面灯干嘛?”母亲告诉我们:“如果家里有人离开了,当年是不能做面灯的,那家里就没有灯了,给他们送上几盏,是风俗也是祝福。”

而今,母亲离开我们百日了,又到正月十五,今年的元宵节还能点上面灯吗?

(谨以此来怀念母亲,纪念母亲)

相关文章

  • (蒙眼阅世)蒸面灯

    元宵节蒸面灯,这已经是多少年前的老风俗了,儿时跟着奶奶学过。 面是白面和黄豆面混合,和得要硬一些,豆面是为了塑型。...

  • 面灯

    又是一年元宵节,家里人聚到一起,包饺子、煮汤圆,婆婆忽然兴起要蒸面灯,自从20多年前开始在城里过年,元宵节蒸面灯的...

  • 手工捏出的元宵节灯海

    正月十五,是我个人最喜欢的节日。 这天,家里早早地就要开始准备。刻花灯,蒸面灯,打灯笼,点蜡烛。夜幕降临,所有灯都...

  • 蒸面。

    蒸面是我国北方地区爱惜粮食的一种吃法,特点是比较出数(北方话,意思是看上去比较多)还吃得饱。我是当年工作时,跟邻居...

  • 蒸面

    今天学了个蒸面,第一次做第一次吃还觉得蛮好吃的,对美食感兴趣的的朋友可以试试。 首先准备排骨一根,切成1cm块洗净...

  • 蒸面

    大众点评吃货推荐的“普宁肠粉王”就在地铁三元里站相隔百米之外的瑶华街里。顺着导航三拐四绕加上问来问去差不多就走到了...

  • 蒸面

    今天做了一顿蒸面,味道很是特别。做法如下: 食材:细面条,豇豆,黄豆芽,肉丝,蒜 做法:把豇豆,黄豆芽...

  • 蒸面

    鲜面条上蒸笼十分钟蒸熟备用,然后五花肉切薄片干煸,下入四季豆黄豆芽炒,加入一大碗白开水,加入酱油、盐、鸡精,烧开后...

  • 蒸面

    我是河南人,先生是湖北人。刚结婚时,常常因为吃米还是吃面拌嘴。我喜欢吃面,他喜欢吃米。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潜移默...

  • 蒸面

    再次来温习我的蒸面,做完,感觉又进步了,没想到现在的舞台是在家里,在做饭上; 每一段人生经历,无论好与坏,过后都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蒸面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cwb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