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母亲这一辈子好像一直在等父亲,等他回家探亲,等他复原,等他退休,等他回家吃饭……
一直到某一天,父亲再也不能回家吃过饭……
父亲和母亲结婚的时候,父亲还是母亲年轻的兵哥哥。
从此以后,母亲就过上了日复一日等待的日子。
父亲写给母亲的信,母亲总是好久才能收到,父亲每次写给母亲的信总是以“见字如面”开头。
父亲写给母亲的那些信里,母亲收到信的时间历时最长的一次是6个月左右,内容也是有史以来最少的,只有一句话:暂时平安,勿念!
后来,父亲复原到地方了,母亲对于父亲的牵挂从担忧和思念又转化为了思念和期盼。
麦收的时候,父亲回来了;秋收的时候,父亲回来了;春节的时候,父亲回来了。
聚少离多的日子,母亲过了大半辈子。
父亲告诉母亲,等他退休吧,退休后地里的活他都包了,母亲就啥都不用干了,等他退休了就带这母亲去赶集,给母亲买她最爱吃的糖葫芦。
母亲等啊等啊,后来,父亲终于退休了。
父亲退休后的那几年,他几乎承包了地里所有的农活,再也不让母亲下地干任何农活了;每逢集市,父亲就会开着他的三轮车带着母亲去赶集,给母亲买她爱吃的东西,那几年父亲几乎把母亲宠成了孩子。
父亲退休后的日子里,年过半百的母亲,每天做好饭,等父亲回家吃饭。
父亲没事的时候,就去街上和村里的老少爷们聊天。
母亲做好饭后,父亲还没回来,母亲就解下围裙,穿过长长的胡同,往胡同口一站,远远地,父亲看到了母亲站在胡同口看他,父亲就会悠哒悠哒地往回走了,像个可爱的孩子一样。
父亲和母亲这样幸福的日子一直持续了10年。
再后来,父亲重病住院了,母亲每天坐卧不安地等父亲出院,等父亲回家,等父亲吃她做好的饭菜。
出院后的父亲,变得有些沉默不语了,就连他平时爱吃的饭菜也仅仅扒拉几口就放下了筷子;他不爱吃的,一口不碰,但父亲从来不说母亲做的不好吃,其实是他已经没有了胃口。
父亲知道自己得了重病,虽然孩子们并没有告诉他,父亲也不敢告诉母亲,怕吓着她。
父亲一次又一次地住院,母亲一次又一次地等父亲出院,等父亲回家。
再后来……父亲走了,永远地走了,任凭母亲做再好吃的饭菜,也等不来那个一看见她就悠哒悠哒回家的父亲了。
父亲把母亲最后的等待也带走了。
等待了父亲一辈子的母亲,有时候会对着父亲的照片说:“往后,该你等我了吧?我都等了你大半辈子了。”
母亲这一生都在等待,等父亲的回信,等父亲复原,等父亲放假,等父亲回家,等父亲退休,等孩子们放学,等孩子们长大,等孩子们成家立业,等孩子们回家……
眼看着,一年一度的春节又要来临,母亲应该又在等我们回家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