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贴这么一个图是为了告诉大家,这篇文章算是硬广,不过反正不要钱,大家可以接着看下去。
我是15年底开始在简书上写作的,到现在屈指算来,已经一年半有余。
这一年半以来都有了点什么成绩呢?前几天仔细算算,自己现在竟然也是个签约作者了,签了几本书的合同,在知乎上有了两三万的关注者。每个月写点东西,偶尔某些月份也能有五位数的入账了。
前几天简书跟我说,老刘你看你现在也算小有名气了,要不要开个分享群,跟大家聊聊?我想了一下,觉得自己每天醒来就欠编辑几千字的日子已经够苦逼了。要是再开个群,岂不是每天又要欠下好多债?于是就婉拒了。结果我的经纪人说开群你没时间的话,做一次分享总可以吧?商量之后的结果是,我在官方专题:谈写作专题社群内做一次写作分享。
于是忍不住开了这个话头,算是对自己这段时间以来写作成绩的一个总结,也是对未来写作的一个展望吧。
1.写什么?
跟大多数作者不同,我并没有特别固定的写作风格或者是写作主题。
我写点书评,也写小说,当然还写历史,偶尔写点时评和鸡汤,心情好的时候还写点段子。就算在一个领域里,我涉及的题材跟文风变化也是极其巨大的,拿我勉强擅长的历史文来讲,我写过极简五代史这种轻松的通俗史,也写一些我这里有坛82年的雪水,给你泡壶好茶吧这类的历史小品文,偶尔也严肃一点,写点更严肃的方法论文章。所以有时候我自己都会迷惑,自己到底是算个写小说,还是写历史的,还是个段子手呢?
问题在于,这些东西写的似乎还都有一点小成绩。起码几个小目标:10W+、变现与出版我都已经实现了。经历过最初一段时间的迷茫之后,我开始逐渐接受了这个状态。既然我能够驾驭好这些主题,那似乎也没有什么必要非得从哪个主题中退出来不是?因此在接下来的写作生涯中,我依然会保持之前的风格,在几个不同的领域中继续耕耘。同时这也成为了本次分享的主题:多主题写作。
2.怎么写?
也许有人会对此提出一些质疑:跨越如此之多的主题,你要如何确保自己能够兼顾呢?对于这点,我的一点经验是你不需要浪费精力去兼顾他们,你要做的,是将他们都变成你整个写作体系中的一部分,从而将他们归纳到一个更大的主题下面。
比如读史,读过之后有所心得,自然要写写书评。写过之后,书中所载与你日常所见互相印证,又可以写出一篇历史故事,这些故事积累的多了,自然又能成为你写小说时的背景与冷知识,如此循环往复,不同主题下的文章看似零散,其实是被你贯穿到一起的。不仅内容上如此,在写作技巧上也是一样。因此在这次分享中,我将详细的同大家一起讨论多主题写作时的内容管理、工具管理与技巧借鉴问题。
3.说好的10W+呢?
我相信所有作者都有一个梦想,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变成铅字,公众号上10W+,每天都有约不完的稿子,数钱数到手抽筋。
然而写出10W+,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有些文章,像时事热点文,很容易就能写出10W+;有些文章,像鸡汤和段子,努努力也能写成个10W+,可故事跟历史文,怎么写爆文?
当然也是能写的,只不过需要一点技巧。大家还记得咪蒙吧?她最早的成名作之一,不是《致贱人》,而是《好疼的金圣叹》,如果当年有微信公众号这种东西的话,这篇文章肯定也是10W+了。
至于是什么技巧,嗯,就放到分享里说吧。
作为我的初次分享,我确定的主题是“多主题写作的经验分享”
分享地点是简书官方专题:谈写作专题社群。
重点介绍我本人在不同领域中写作,互相交叉借鉴的一点经验。整个分享预计时长60分钟,分为四个子主题。
1.精神分裂OR博采众长,多主题写作的内容管理
2.灵光一现VS日积月累,建立属于你自己的写作工具箱
3.北冥神功AND易筋经,多主题写作技巧的交叉运用
4.蹭热点还是抱大腿? 写出10W+的一点小技巧
嗯,既然你都看到这里了,那就给你一点小福利好了……
本次分享,是免费的!
本次分享,是免费的!
本次分享,是免费的!
罗里吧嗦的说了这么多,重新介绍一下我自己吧。
我是丧心病狂刘老湿,一个不务正业的老湿。
简书签约作者、如戏签约编剧、知乎“一小时”系列电子书特邀作者。
我的《极简北宋史》、《极简五代史》已经签约,即将出版。我的《启示录》参与了刘慈欣本人构建的三体宇宙衍生计划。
有生之年,愿更写出更多的让人记住我的文字。
7月20日,我与你分享一点关于写作的人生经验,希望你能喜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