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信仰,任何崇拜,不过如古人塑泥像以祈祷上苍垂怜一般,可怜和空虚。当一个人足够强大,他是不需要偶像和信仰的。他只需尊从自己的内心。一切偶像崇拜只能说明内心的空乏和精神的匮乏。一切偶像崇拜都将在岁月的风化中随偶像一起崩塌。”
看到了这么一段话。
真的如此吗?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或许是真的。
但世俗中,又有几个人能有足够强大的内心,能应付生活中的各种波折?
无论承认与否,一个正常人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就会产生偶像意识。
除非不去思考,过最低级的动物生活,饿了吃,困了睡。这样连心都可以不要的,也就省了心。
但人终归不是低级动物,没几个能完全满足于动物性需要。
比低等动物再高级一点,感官欲望得到满足后,又开始了文化层次,读书,旅游,琴棋书画……
慢慢地,一个人的追求越来越高,并且因人而异,千差万别,最初可能就是希望达到的层次和目标,慢慢地,层次越来越高,不自觉地就有了冥冥之中的偶像,信仰。
不喜欢庸庸碌碌,随波逐流。
从活着的意义上来讲(且从积极的人生态度出发,暂排除人生虚无和无意义的观点),人也是需要有所寄托和有所尊重的,甚至是崇拜的偶像。
这偶像可以有很多种,有形或无形,物质或精神,人或神,存在或虚无……
这偶像可以不是神,不是人,但必须是一种寄托,一种希望。
一个人总得有所念想,哪怕是幻像,是虚无。
这念想和虚无,有时又何尝不是一种偶像。
没有念想,没有希望,没有尊重和崇拜,人就是无根的,随时都会漂浮起来,空虚无聊感会更甚,活着的内容也就更匮乏。
人就是行进在寻觅过程中,不断为心中的信念寻觅着坚实的土壤,找到了,就用心去经营。
一个人有所信仰,即便演化成了对偶像的顶礼膜拜,也比内心苦苦挣扎却始终找不到方向更令人感到安慰。
当然,人的内心还是第一位的,不能懈怠到过于迷信,那会彻底失去自我。
因为如果把偶像当做生命支点,孤注一掷地倾进所有的热情和希望,一旦偶像坍塌,希望破灭,你自己也就会因幻灭而崩溃,再也没了生命的激情和活力。
那将是更加悲哀。
内心如此强大,还是经历了这种悲哀。
总以为偶像和信仰还有点根,却不知这根早已腐朽,只差一点点外力。
就这么轻轻一推,它就轰然倒下了。
是什么,无情地破坏了它,推倒了它?
或许就是自己。
至于为什么,还难以说得清。
但那种念想和希望,还在隐隐发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