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表哥家作客,看到他的孙子边吃饭边用手机打游戏,就对他说:“吃饭时,好好吃饭,吃完饭,再玩游戏也不迟。”孩子十一岁,抬头对我翻了个白眼,继续玩游戏。表哥说:“你别理他,说也没用。他爸爸就是这样,下班回到家什么活都不做,一直盯着手机玩游戏。孙子是有样学样,抢我的手机打游戏,每晚打到手机没电才肯放下,有时打到半夜都不睡,早上拖都拖起不来。”
喜欢打游戏是人的天性,孩子都喜欢做游戏,城里的孩子关在家里,没有同伴一起玩耍,父母只要孩子乖,不去烦他们,于是两三岁的小孩子就开始看手机玩游戏。如果父母自己也沉迷于游戏,潜移默化之下,孩子也会沉迷游戏。
小许的孩子交给奶奶带,奶奶喜欢打麻将,每天下午推着宝宝车去麻将馆玩一下午麻将,宝宝在麻将声中成长,会说话时,就识得红中白皮。有个宝宝会走路时就跟着外婆去跳广场舞,广场舞跳得有模有样。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学着大人说话,跟随大人做事。
我的女儿爱读书就是受我的影响,一周岁时给她订了婴儿画报,她不识字也不识画,喜欢撕书,我陪她看,讲给她听,然后我在一旁拿本书示范给她看。她会模仿我颠来倒去看,然后撕着玩。随着一次次地陪伴她看画报,她会一次次地模仿着我看书,从而对书有了兴趣,会主动拿着书要我讲故事。我教她认字,玩汉字积木,找幼儿读物引导她读,鼓励她把看过的故事讲给我听,她上幼儿园的时候,就会讲故事给小朋友听了。
言传不如身教,家庭里有读书的氛围,孩子自然就会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家里有民主的气氛,孩子就会有建言献策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比尔盖茨小时候就喜欢参与大人们的讨论,政治、历史、社会、医疗、教育等话题,为了能够听懂和参与话题讨论,他就必须如饥似渴地学习。七岁的盖茨最喜欢反复看《世界图书百科全书》,经常几个小时地连续阅读这本几乎有他体重1/3的大书,一字一句地从头到尾地看。常常陷入沉思,冥冥之中似乎强烈地感觉到,小小的文字和巨大的书本,里面藏着多么神奇和魔幻般的一个世界啊!文字的符号竟能把前人和世界各地的人们无数有趣的事情记录下来,又传播出去。他又想,人类历史将越来越长,…那么以后的百科全书不是越来越大而又笨重了吗!能有什么好办法造出一个魔盒来,只要小小的一个香烟盒那么大,就能包罗万象地把一大本大百科全书都收进去,该有多方便。这种思想的萌芽为他以后的创业打下了基础。
邻居小魏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为了不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幼儿园开始就报了三个兴趣班,英语、舞蹈和钢琴,孩子不是在上课,就是在上课的路上,自由玩耍的时候都没有,他的孩子不但没能变聪明,反而上小学起就逆反父母。小魏逼着她做作业时,她大声反抗:“你们看电视玩游戏,为什么要我做作业练琴,我也要看电视玩游戏。”小魏不知道,孩子的起跑线是父母,父母怎么样,孩子就怎么样。
贫瘠的土地上长不出参天大树,肥沃的土壤才能生长出栋梁之材。一个孩子就是一棵小树,要他茁壮成长,父母就得把家庭变成一方沃土,不断地浇灌知识和智慧,而不能把家庭当成游戏场,或者知识的沙漠。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就从父母爱读书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