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林黛玉平反一还原一个真实的林妹妹

作者: 慧慧张 | 来源:发表于2016-09-11 16:39 被阅读0次

    关于《红楼梦》一直想写点什么,但是又一直没写,怕写得不好造次了,曹公是我心中最伟大的作家,没有之一,很多自称作家的人,其实仅仅是讲故事的人,而曹雪芹,虽然是在用一生讲述一个故事,却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伟大的作家。

    对于绝大数人,问及是如何看待林黛玉的,基本都会不假思索便会告诉你“小气,说话尖酸刻薄,心眼小……”好像这么一评价显得自己文学涵养多高,对红楼梦多了解一样。

    然而据我了解,这些人当中绝大部分一定是没有亲自读过《红楼梦》的,其中有一部分也只是断断续续的看了一些电视剧的片段,只有少数的人读过《红楼梦》,在这少数人中又只有极少数的人真正用心地读过《红楼梦》。

    那么既然极少数的人真正读过红楼梦,绝大部分没读过,一部分人只是看过电视剧,那么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都会得出一致的结论:林黛玉就是一个多疑,小心眼,小气的人呢?我想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受别人的影响。所谓的别人包括书中人(比如花袭人)和书外人(比如身边的朋友,亲戚,同学老师等)

    第二种从小受教科书的影响

    先说第一种书中人的影响:

    红楼梦三十二回,湘云笑道:“还是这个情性不改。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没见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什么!”宝玉听了道:“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袭人道:“云姑娘快别说这话。上回也是宝姑娘也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的去过不去,他就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这里宝姑娘的话也没说完,见他走了,登时羞的脸通红,说又不是,不说又不是。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到怎么样,哭的怎么样呢。提起这个话来,真真的宝姑娘叫人敬重,自己讪了一会子去了。我倒过不去,只当他恼了。谁知过后还是照旧一样,真真有涵养,心地宽大。谁知这一个反倒同他生分了。那林姑娘见你赌气不理他,你得赔多少不是呢。”宝玉道:“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他生分了。”袭人和湘云都点头笑道:“这原是混帐话。”

    很多人恐怕都是从这里认为林黛玉就是一个小心眼,小气的人,对于袭人,我不想多做评论,袭人曾多次拿林黛玉和薛宝钗比较,说宝钗多有涵养,殊不知背地里讲人坏话这种事林黛玉从来就不会做,而且她说这些话的时候被林黛玉听到了,可是黛玉却从来没有记恨过她,没有背地讲过她的坏话,如果说林黛玉是个小心眼的人,听到这些话,第一反应应该是恨死袭人,仗着贾母对自己的宠爱,背地里给袭人穿小鞋,这都不是难事。书中是这么写林黛玉的反映的: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间,不禁滚下泪来。待进去相见,自觉无味,便一面拭泪,一面抽身回去了。

    首先,黛玉对袭人的话好像全然没听见一样,因为林黛玉是个真性情的人,在她心里真正在乎的人是贾宝玉。而且平日黛玉还经常和袭人开玩笑闹着玩,大家都知道袭人是宝玉的通房丫头(以后要给宝玉做妾的),她自然知道林妹妹爱宝玉胜过爱自己,怎么会愿意和别人分享贾宝玉呢,所以她自然不希望“木石奇缘”,而宝姐姐不会像林妹妹那样把宝玉视为自己的全部,所以她自然就可以从宝玉那里分得一杯羹了,所以所谓的这些人的话怎么能证明黛玉就是一个小气的人呢!

    再者,在曹雪芹的心中,林黛玉是绛珠草化身,是仙女,是他最喜欢的林妹妹

    《红楼梦》有一句话“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意思:当你把真实的东西当作虚幻的东西来看的时候,那虚假的东西它甚至比真实的东西显得更真实。把不存在的东西说成是存在的东西时,那捏造的事实甚至比存在的事实更显得真实。在整个红楼梦中,曹公从来没有带有自己的感情色彩去评判过任何一个人,全凭大家去理解,去感悟,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他是喜欢林黛玉的,如果大家读红楼梦仅仅是被表面的东西掩盖,或者说被别人的思想左右,那就一定误解了曹雪芹的真正意图,虽然我到现在也没看懂红楼梦,但是我理解林黛玉,一个青春期的处于热恋期的女孩子的那种醋意和妒忌心如果有时候会发作的话,也是再正常不过了,只是因为爱,尤其是女孩子,想想自己处于热恋期的时候是不是也经常和男朋友闹别扭,爱正话反说,爱哭,其实这才说明了林黛玉是个真性情真实的人,如果都想宝钗那样,什么事情都能不动声色,不喜形于色,那样的女孩子,男人们敢娶吗?所以不要说娶老婆的话你一定会选择薛宝钗了。

    所以我们无论在判断任何人的时候都不要主观臆断,具有同理心,这个词是美国心理学家铁钦纳首次提出运用到了心理学学术上,最近看很多文章都有提到“同理心”一词,我想如果我们都能用同理心去看待林黛玉,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人那么武断地去下定论了。

    教科书的影响

    对于中国式的教科书,我更是不敢多做评论,但是我觉得看完“林黛玉进贾府”这个节选的文章后,人物性格的分析,应该是有学生自己去完成,老师只是加于完善。大家都知道一千个人眼里应该有一千个汉姆雷特,可是我们几亿个孩子的眼中只有一个林黛玉,我只想说“难道大家的想法真的都是完全一致的?这个章节从哪里看出来林黛玉尖酸刻薄,心胸狭窄了?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到后面宝玉问起读书的事情,黛玉的回答是不一样的,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为什么不说黛玉聪明呢?她觉得贾母不喜欢女孩子读书,众姐妹读书都不多,若是一味夸口自己读书多倒显得有点造次了,可见黛玉并非没心没肺的。

    《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谢绝邢夫人邀请吃饭的一段话。
    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邢夫人听说,笑道:“这倒是了。”于是黛玉告辞。仔细揣摩一下,林黛玉虽然小小年纪(6-7岁),但是很有修养,说话得体聪明,也许你会说,古代人都是早熟,那即便是早熟,现在一个15-16岁的女孩子能说出如此得体的话来吗?

    说了别人对我们判断林黛玉的影响,再从其他几个角度来看下

    1:林黛玉和史湘云的关系的转变

    湘云送戒指

    史湘云托人送到大观园里给姐妹们一人一个戒指。之后又亲自送来几枚一样的戒指给4个人:袭人,金钏,平儿,鸳鸯,袭人是何许人也?宝玉屋里的第一等大丫鬟啊将来也是宝玉的人,而且又深得王夫人的喜欢,鸳鸯是谁啊?大家都知道贾母身边最贴心的丫头就是鸳鸯,贾母离了鸳鸯一刻也不行的,饮食起居一概有鸳鸯负责,金钏又是谁呢?真正的掌门人王夫人身边的贴身丫鬟啊!平儿呢?更不用说了,是凤姐的大丫头相当于陪房,贾琏的妾,相当于经理助理级别的人物,而宝玉贾母王夫人王熙凤这四个人,又是整个荣国府权力体系的最塔尖人物,湘云送这四个人礼物,绝不单单是“交情好”这一项理由就说得过去的…

    送戒指给袭人却发现袭人已经有了之后表现的非常不厚道

    史湘云道:“是谁给你的?”袭人道:“是宝姑娘给我的。”湘云笑道:“我只当是林姐姐给你的,原来是宝钗姐姐给了你。我天天在家里想着,这些姐姐们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么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说着,眼睛圈儿就红了......

    明显是在挑唆别人厌恶黛玉,褒奖宝钗,试想,黛玉身边有自己带来的丫鬟雪雁以及贾母给的贴身好似姐妹的丫头紫鹃,要送也是送给她们两个啊,没有理由送给袭人,黛玉不送给袭人的话,湘云的话言外之意就是“我就知道林姐姐是不会送给你的,要送也只有宝姐姐这么好的人才会送”

    湘云听说袭人已有戒指,本来心里料定是林姑娘讨好宝玉(她自己本身送戒指就是在讨好别人)把戒指送给袭人的,可没想却是宝钗.可是她居然不想想自己与宝钗同室这么长时间,宝钗不珍视她赠的礼物,反而赠送给袭人,明显宝钗是在笼络人心,就算自己不喜欢戴,毕竟是拿她当亲姐姐的湘云送的,她也不应该转送她人,就算转送她人,为何不送给自己的贴身丫鬟莺儿,反而送给宝玉身边的人?哎,可叹袭人湘云这些庸人只知道感念宝钗,不解其中意思。 换成黛玉送也不对,不送也不对。

    我不得不再次提到“同理心”这个词了,大家想一想如果你送给好朋友礼物,结果她连佩戴都没佩戴,直接拿来送礼去了,你心里该怎么想?可是湘云不生宝钗的气,反倒拿这件事背后吃哒黛玉,哎,黛玉真是躺着也中枪啊!我们何尝在任何一处见到过黛玉背地这样说人嚼人舌根子,贬低诬陷人啊。

    湘云拿黛玉比戏子

    黛玉的小性子,其实几乎都是涉及宝玉,生宝玉的气,湘云拿她比戏子,她不怪湘云,只是气宝玉给别人递眼色。(你还要比?你还要笑?你不比不笑,比人比了笑了的还厉害呢!)她在乎的不是别人,而是宝玉的态度。晴雯不开门,她哭的也是宝玉对她的态度,并没有迁气于宝玉的丫头。袭人三翻四次挑拨离间,被她听到的也有好几次了,可是她从未记恨袭人(八十三回,黛玉会意,知道袭人怕自己又悬心的原故,又感激,又伤心)。在我看来,黛玉更是包容的,只是面对宝玉时,她才会小性子。而爱情,又何尝不是自私的?

    说戏子,凤姐起头,怪凤姐,但谁都知道不能接话,大家都知道在那个年代,戏子的低位是很卑微的,为什么偏偏就她接了话?人家林妹妹还没生气呢,她倒好,反生起气来,什么侯爷家的小姐,平民的丫头,与其说是贬自己,不如说只抬自己吧?谁不知道林妹妹是无依无靠,谁不知道她是侯门小姐?林妹妹为什么不和史湘云生气?有一段林妹妹心理描写‘若真和她一般见识,就是自轻自贱了。可是林妹妹没生史湘云的气,后来是生贾宝玉的气,觉得贾宝玉不懂自己,给人使眼色是明摆着告诉别人自己多心,我之前在那里看到过一句话说:“很多时候女人生男气其实不是生这件事的气,到最后生气已经不在事情本身了,而是在于男人的态度”。

    湘云刚开始的时候很喜欢薛宝钗,认为她温厚大方,而林黛玉小气刻薄。以上例子足以说明在刚开始史湘云和林黛玉的矛盾是很明显的。但是后来湘云和黛玉很亲近对诗,反而和宝钗疏远了,查抄大观园,宝钗不辞而别,湘云当时是这样说的:可恨宝姐姐,姊妹天天说亲道热,早已说今年中秋要大家一处赏月,必要起社,大家联句,到今日便弃了咱们,自己赏月去了”的感叹。可见日久见人心呢!

    2: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关系的转变

    黛玉从一开始对宝钗冷嘲热讽到后来和宝钗坦诚相待。

    宝钗在贾府上下深得人心,谁都觉得她大气,行事稳重。可是黛玉三番四次的在众人面前挑宝钗的刺。二十九回:“贾母带领众人去清虚观。张道士送了一些贺礼给宝玉。贾母看见有一个金麒麟,因说看见谁家孩子也带着一个。宝钗便说湘云有一个。探春夸宝钗有心,什么都记得。黛玉便冷笑道:”他在别的上还有限,惟有这些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然后宝钗装作没听见。这样难免大家会认为黛玉小气,宝钗大气呢。

    首先我想说黛玉是一个喜怒哀乐形于色的女子,不高兴就会挂在脸上,不会掩饰,所以被认为是行动爱恼人。她活得率性而自我,真实,不矫情,不做作,更不虚伪。 因为率性而自我,所以黛玉从不压抑自己的感情,她爱宝玉,爱得痴,爱得真。与宝玉拌嘴吵架那是因为在乎,因为紧张,更是为了吸引他的注意。对宝钗冷嘲热讽,那是因为吃醋,因为妒忌,因为太在乎宝玉。因为在乎宝玉,所以只要涉及到宝玉和宝玉相关的人和事,黛玉难免会变得小性儿,哪一个女孩子又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时期,哪一个女孩子不在爱自己的男孩子面前撒个娇,发点脾气?再加上从小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苦闷,可是谁又能懂得黛玉的这份感情呢?借用郭德纲的一句话“最烦那些不知道你经历了什么,却一味地要求你宽容大度的人”

    “金玉良缘”的说法一直困扰着林黛玉。所以林黛玉总是会找机会挑一下薛宝钗的刺儿,也老和贾宝玉置气。但是在第四十二回里薛宝钗和林黛玉和好了,而且她们从此情同姐妹,尽释前嫌。当然这一转变也是因为贾宝玉明确地说出了让林黛玉放心的话,黛玉明白了宝玉心里只有一个她,她再不把宝钗视作抢他宝哥哥的情敌了,所以再不会冷嘲热讽宝钗了,可见黛玉的小气主要表现在情方面。

    可是可怜的黛玉哪里知道就是这个自己后来当以诚相待做亲姐姐的人从现在开始真正意义上开始变成自己的情敌了。(这都是后话了)

    另外,我觉得黛玉开始对宝钗冷嘲热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黛玉年幼(进贾府时不过六七岁,俩人和好的时候已经十几岁了)宝钗和自己一样优秀,一样出众,有哥哥母亲,还有个金麒麟,感叹自己无依无靠,内心不平衡。其实我觉得这个是很正常的对于一个刚懂点事又不懂事的小女孩来说,谁希望自己都被比下去呢?美眉们可以想一想自己身边的真人真事,自己所看过的电视剧,两个旗鼓相当的人是很难成为朋友的,男人也是,一山不容二虎我觉得也是相同的道理。我们无论看书还是看电视都要客观地去看待别人的短处,人无完人,不能只盯着别人的短处不放,试想一下你身边有那样的完人吗?我们经常会说”没事,没事,小孩子嘛”,“没事没事,小孩子,没关系的”我们能够这样去包容自己的孩子,别人的孩子,为什么就不能包容林妹妹呢?刚开始的时候她又何尝不是个小孩子呢?

    3:林黛玉教香菱学诗

    宝钗的态度

    香菱为了学诗,苦读诗书,乃至于茶饭无心,坐卧不宁。薛宝钗便笑话她说:“何苦自寻烦恼。都是颦儿引的你,我和他算帐去。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呆子了。

    香菱冥思苦想,呕心沥血,惨淡经营,终于作出第一首诗来,请薛宝钗看一看,以便得到她的指点,而薛宝钗却非但不鼓励,而且还说什么:“这个不好,不是这个作法。你别怕臊,只管拿了给他瞧去,看他是怎么说。”把身边的香菱愣是又推给了林黛玉,无奈香菱只好再次去请教林黛玉。香菱写诗入了迷,薛宝钗便不无讽刺地说:“这个人定要疯了!”“可真是诗魔了。都是颦儿引的他!”“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学不成诗,还弄出毛病来呢。”由此可见,宝钗对香菱学诗,是不肯定,不支持,不鼓励,反而是挖苦,去嘲笑,去讥讽。否则香菱守着薛宝钗这个大诗人不请教又何苦舍近求远跑到潇湘馆来请教黛玉呢?

    黛玉态度

    黛玉道:“圣人说‘诲人不倦’,他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之理。”

    且说香菱见了众人之后,吃过晚饭,宝钗等都往贾母处去了,自己便往潇湘馆中来。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了,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喜欢。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空儿,好歹教给我做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学做诗,你就拜我为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的起你。”

    香菱道:“我只爱陆放翁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切有趣。”黛玉道:“断不可看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这样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首先,从两个人的态度对比大家就可以看出来,黛玉是热情的,待人极好,有耐心,有学识,和小气刻薄真的沾不上半点关系。往大了说,好的东西就是要用来分享的,这样人人才得以进步,社会才得以发展,再比如对于一个职场新人来说,刚刚踏入职场,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这个时候如果有个老员工主动去指点她一下,她一定会觉得非常开心,相反有些老员工,什么都知道就是不乐意分享,还等着看新人出丑闹笑话,这样的人难道能叫大气宽厚?

    其次,我们仔细一看,不难发现黛玉给香菱推荐的诗作的作者都是谁,王摩诘就是王维,王维的诗的特点是“清新淡远,自然脱俗”。老杜是杜甫,他的诗“沉郁顿挫,穷绝工巧,感情真挚”。李青莲是李白,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我记得开诗社的时候,黛玉的诗总是被评价为立意新奇,大家都知道有句话叫“人如其文”,我想一个喜欢这样的诗作的人,又怎么会是小气刻薄的人呢?何曾看见黛玉因为和宝玉无关的小事斤斤计较呢?

    4:林黛玉对于钱财的态度

    这个就更不用多说了,黛玉对下人的打赏向来都是最阔绰的。

    事例一:红玉忽听窗外问道:“姐姐在屋里没有?”红玉闻听,在窗眼内望外一看,原来是本院的个小丫头名叫佳蕙的,因答说:“在家里,你进来罢。”佳蕙听了,跑进来就坐在床上,笑道:“我好造化!才刚在院子里洗东西,宝玉叫往林姑娘那里送茶叶,花大姐姐交给我送去。可巧老太太那里给林姑娘送钱来,正分给他们的丫头们呢。见我去了,林姑娘就抓了两把给我,也不知多少。你替我收着。”便把手帕子打开,把钱倒了出来,红玉替他一五一十的数了收起。 可见黛玉绝非在钱财上斤斤计较之人。

    事例二:第四十五回,宝钗差下人来给林黛玉送燕窝一段:就有蘅芜苑的一个婆子,也打着伞、提着灯,送了一大包燕窝来,还有一包子洁粉梅片雪花洋糖,说:“这比买的强。姑娘说了:姑娘先吃着,完了再送来。”黛玉回说:“费心。”命她外头坐了、吃茶。婆子笑道:“不吃茶了,我还有事呢。”黛玉笑道:“我也知道你们忙。如今天又凉,夜又长,越发该会个夜局,痛赌两场了。”婆子笑道:“不瞒姑娘说,今年我大沾光儿了。横竖每夜各处有几个上夜的人,误了更也不好,不如会个夜局,又坐了更,又解闷儿。今日又是我的头家,如今园门关了,就该上场了。”黛玉听说,笑道:“难为你。误了你发财,冒雨送来。”命人“给她几百钱,打些酒吃,避避雨气”。说着,磕头,外面接了钱,打伞去了。

    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是皇帝钦点的巡盐御史,干的是监察盐官政务和盐商买卖的工作,这个职务在当时可是肥差啊!而这时贾宝玉的父亲贾政只是一个工部的员外郎。林如海显然混得比他强。所以养成了林黛玉从小这种视钱财如粪土的性格,即便是到了贾府,不是自己家里,也从来不会为钱而伤心落泪,林父去世后家里唯一的继承人就是林黛玉,当时贾琏带着林黛玉去处理林父的后事的,自己不知道贪污了林家多少钱财,可是林黛玉却至死对此只字未提。

    无需再举更多的例子了,一切的一切足以说明,林黛玉不是一个尖酸刻薄、小心眼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为林黛玉平反一还原一个真实的林妹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evu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