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山

作者: 天河水响 | 来源:发表于2018-04-05 11:04 被阅读332次
        逢清明,墓头花开,山岭绿中泛白红;斜雨中,世人匆匆、只为坟前与故人通话交流,相思无尽。

        清明扫墓,我们这(家乡)叫挂山。

    挂山

        挂山算是与亡者有关悲情较轻的一种民间祭拜风俗。前三后七之说(各地有异)约定了挂山的时间,而具体进行则在清明前后一周每天的下午。

        为何要下午挂山?老上传下来有句话:上午敬神,下午敬坟。

        别的事可以马虎点,但这沿袭的规矩基本没谁去破坏:鬼神可得罪不起!

          挂山的队伍可大可小:小到孤身一人,大到三五个,再大就有家族型的:叫族群祀祖,可能浩浩荡荡洋洋百千人:估计不一定到坟前,在某一大坪上全体举香即可。

          为了寻祖认宗,清明间活着的后人会抛弃一切困难顶风冒雨或驱车千百公里前行挂山扫墓。

          香烛火纸是必须位置的。山下路边香火店有买;鞭炮几年前仍能放,但现在讲究生态环保很多地方已买不到了。

          有了清明节,先人的墓陵不至于孤立山头;有了清明节,总会在特别的日子唤后人追思凭吊。

          清明,总是悄悄地暗示活着的人:知道自己生命的来龙去脉、记住先人虽已去却仍然驻守在家乡的山前屋后。

          来到先人的墓前,气喘吁吁。

         

    挂山

        点燃香烛、燃起纸钱,毕恭毕敬;小心地将吊钱轻轻地挂到坟头:一切悄无声息。同时给山神上香:山神是一位看不见的忠实守陵人,千万别忘记它。

          上香、燃烛、摆放贡果。

          默念、嗑头、翻点神纸。

          挂山时看到燃烧的神纸在动,是吉兆  ——  表明沒有白来,表明在异域的故亲收到了纸收到了钱。

          在乡下挂山有时还得带上一把钩刀,用以逢山砍掉茅柴开路;另外还得就根小树枝,用来支挂吊钱。

        孤寂的墓地因为挂上了一吊挂山钱而呈出了生机:红色吊钱献男丁,绿色吊钱献女氏  ——  也是老上传下来的做法。

        挂山时会出现一种平日难得见的情景:  自言自语

          边烧纸边低头向坟中亲人嘀咕:“老人家请放心!我们都好。你在那边过得怎么样呀?有吃吗?有穿吗?”

        “怎么不托梦给我啊?要什么托梦给说一声”……

          往往在这样的自言自语下,原本不太悲伤的气氛一下子骤变:女人家开始幽泣了,站在一边嗑过头了的也会眼含泪水。
          清明时节麻雨纷纷,这雨就是泪!
          正所谓:亲人化灰入土已不在,后人一步一趋仍伤心。

         

    挂山
        挂山是一种不显隆重却庄重的仪式、挂山是一次后人与先人近距离的亲密接触:敞开心扉倾诉,表达出对逝者的敬重与怀念;有时也有表达对故人生前孝敬未及的懊悔之情。

          清明时节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有时又想:  后人追思故人的一切形式(敬坟、烧包)严重充溢着不现实性 ——  唯物主义观和现代科技手段有哪一种能确保阴阳两界间信息、问候、物品的传递?

          亲人一旦离别,生死之间即有了一条不可穿透逾越的鸿沟:阴阳之界。(不想进去和出不来

          卫星可以随时上天,而坟前的跪拜、细语、纸火那边的“人”能听到、收到吗?哪一个科学家可以作出合理解释?

          人类的亲情血脉注定了生者与亡灵间痴心的交流:挂山是求福问安,不是踏青嬉玩,挂山是一次带上祈祷、心事弥珍的谒拜探望。(文/朱英)

     

    挂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挂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fcr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