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是条河(二)

作者: 北西小洛 | 来源:发表于2017-02-09 17:49 被阅读0次

    动画的回忆

            在小学,我们没有“动漫”一词,而叫做动画片。

            最先看的是《机器猫》的漫画,我们小学几个玩的好的朋友,就会在体育课的时候,在教学楼的一个角落,玩起了角色扮演的游戏。我们都是反串男角,什么小夫啊,胖虎,大野的爸爸。那时候玩的很开心。

            后来,我们的地方台开始放《灌篮高手》。播放的时间都是饭点,所以每天晚上就着动画片吃饭就是常态了。其实那时候没有完整看完整部动画片,有些零散。后来到了大学,买了碟,反复看。读书的时候,只要看的球赛打的很丑,我和同学就说,走,回去看《灌篮高手》洗眼睛。

            如果再往前回忆过去看过的动画,能在脑海里挖出来的,《花仙子》《聪明的一休》《忍者神龟》吧。只是具体的情节早已忘记,主人公的名字也只剩下零星记忆。

           之后看的动画片印象深刻的逐渐少了,比如《足球小将》《机动战士高达》。

    估计我不是那种很痴迷动漫的人,所以到现在,什么追番之类,我是没法紧跟时代了。

    杂志的回忆

            似乎对杂志有执念。哪怕在现在电子产品横生的时代,我还是喜欢去书店翻阅杂志,偶尔对于喜欢的专题,还会抑制不住,买下。这或许,很难改正吧。

            读书那个年代,最爱报刊亭。还记得自己读小学的时候,最爱在途中跑到大菜场门口的两家报刊亭,那时的报刊亭还是很稀奇的。我总是探着身子去看里面挂满的杂志。现在对于那时候的报刊亭老板的面容已是模糊的。只记得一家是个叔叔,我很爱在他那里买《米老鼠》,另一家是个看着有点凶的老奶奶,我爱在那里买《少年文艺》。我爸也爱去这些报刊亭,他跟他们的关系比我好很多,能聊很多。我爸那时最爱买《中国电视报》,几乎期期都买。也爱参加上面的活动。最让他引以为豪的,就是参加了97年的春晚节目评选,破天荒得了特等奖,还去了北京,进了当时的央视一号演播大厅参加那年的元宵晚会的直播。我还记得我大伯给我爸用录像机录下了当时的画面,然后刻录了好几份,每家都给。

            到了中学,相识的报刊亭也渐渐远离了我的上学范围。二中对面的报刊亭,是我每天下午放学最爱光顾的地方,由此我和死党跟老板一家关系很好。哪怕我现在参加工作,有时路过那里,都会习惯的去看看老板,偶尔也跟他们闲聊几句。那时的我,看《萌芽》《课堂内外》《星座物语》《少男少女》《少女》等。记得在英语课上翻了几页杂志,就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训了一通。《课堂内外》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当时这本杂志每一页的最下面都会有交友信息,我用我爸的手机就发了这么一个信息,没想到,竟然刊登了。每个星期都会来很多很多的笔友信,我也从此看到了不一样的大千世界。当然,我的第一段恋爱就是在从笔友开始的。

            大学,我追星。从港台到日韩,买的杂志越来越贵。当时最先痴迷的,是林峰。而我要看的相关消息或者文字,只能买《电视剧》《当代歌坛》。后来大三,竟然看了韩国的几档综艺节目,走上了哈韩的道路。《cool轻音乐》《easy》《歌迷大世界》《韩流飓风》,每本价格都是10元。我的生活费不少都是买了杂志。室友们对于我疯狂的举动,只能无奈罢了。这些杂志在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卖也卖不掉,带回来又太重,我只能狠心地把喜欢的明星内容切页之后带回来。最近在清理这些杂志,真的,满满都是回忆啊。

             后来,追星的那几本杂志在我们这座小城很少买到,渐渐我就没了买的动力。只是买杂志屯着的毛病还是没改掉啊。那日收拾的时候,有几本连塑封都没有拆掉。刚毕业的时候最爱买《女友》《女报时尚》,后来爱看一些政治杂志《凤凰周刊》《VISTA看天下》,偶尔还会买《三联生活周刊》。有段时间对于杂志封面上的专题感兴趣,就会情不自禁掏出钱,所以家里现在还躺着《城市画报》《文艺风象》。

            如今,到报刊亭买杂志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了,人们更依赖电子设备。有时,很怀念跟别人抢买那些屈指可数的杂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忆是条河(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flw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