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想 / 文
1
在一次亲子课上,一位母亲向老师求助,说她的孩子快11岁了,还是很粘她,总想和妈妈有身体上的接触。她为此很困惑,不知道怎么处理才好。
另一位母亲的困惑是,孩子四岁,中午总是不午睡,她尝试了各种办法,孩子就是不睡,直到最后黔驴技穷打了孩子一巴掌,孩子才乖乖睡去。这个方法屡试不爽,她很纠结:难道以后要靠打孩子才能让他午睡吗?怎样才能让孩子养成午睡的习惯?
老师分析回答完这两个问题后,问了两个妈妈同一个问题:我在你的叙述中,只听到了你和孩子怎样怎样,那么孩子的父亲到哪里去了?他在亲子关系中做了什么?
2
是啊,爸爸去哪儿了?
爸爸们在忙工作,忙应酬,回到家已经很累了,哪有时间陪孩子。再说家里还有妈妈、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照顾孩子,自己也插不上手。
兴致来了,就逗逗孩子,陪孩子玩一会儿;烦了累了,就让孩子去找妈妈;偶尔心血来潮,看到孩子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就教训孩子一顿,顺带指责妈妈没有把孩子带好,自以为这样就尽到了教育的义务。
有人说,中国的家庭=缺席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环顾四周,会发现这话虽有些偏颇,但不无几分写实:
周末带孩子出去玩的、陪着上各种兴趣班的、看育儿书的、操心孩子功课的,妈妈们占了绝大多数。爸爸们在这些方面经常是缺席的,即使偶尔带带孩子,也往往是孩子在一边玩,爸爸在一边见缝插针刷手机。
爸爸们觉得,“男主外,女主内”,自己负责挣钱养家,为家人创造尽可能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就已经尽到了对家庭、对孩子的责任,至于带娃养娃,本来就是女人们的天职,就交给妈妈们做好了。
这样想,爸爸们就太低估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了。养孩子不是养宠物,吃饱穿暖就可以了,要想让孩子发展出健全稳定的人格,将来过得幸福,还真离不开爸爸们的参与和陪伴。
如果爸爸们对此不以为然,不妨听听孩子们和曾经是孩子的成人的心声。
3
“我爸爸可厉害了,什么都会。”
因为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妈妈更偏于谨慎,爸爸更能承担风险。经常看到妈妈们对孩子喊:别去那儿!跑慢点,小心别摔着!危险,快下来!
而爸爸对孩子的限制就少很多,一些妈妈不让做、不敢做的事情,爸爸往往觉得没什么,大手一挥:去吧!
这方面我很有体会。
周末的时候,橙子爸爸喜欢带橙子去郊区山里玩,那里的农家还保留着一些原汁原味的生活方式,父子俩爬山探险、上树下河、摸鸡斗狗,玩得不亦乐乎。每次回来,原本干干净净的一个小孩就变成了小叫花子,脸上、衣服上、鞋里全是泥和土,有时还磕青一块,划破一道。
这样的活动,也只能爸爸带着玩才尽兴。换了妈妈,上树怕摔着,下河怕滑倒,摸爬滚打怕弄脏衣服,即使做到嘴上不说,心里也是紧张兮兮的。
我们一家出去旅游,橙子爸爸总会带我们避开熙熙攘攘、开发成熟的主路,探索一些很少人走的路,这样的路往往人迹罕至,野趣横生,带给我们很多在平常路上看不到的风景和乐趣。如果没有橙子爸爸,我是没有胆量这么做的。
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向父亲学会了勇敢、坚韧、探索,也在孩子心中树立了高大的父亲形象。让孩子对父亲有崇拜之情,尤其是男孩,是挺好的一件事,孩子认同这样的父亲形象,潜移默化中也会照着去做。一次和小伙伴出游爬山,橙子说了两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旅游就是要不走寻常路。
我爸爸可厉害了,什么都会。
“我小时候我爸就一直在外地工作,我不也长这么大,不也挺好的吗?”
就像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自然环境,孩子的成长也需要稳定和谐的心理环境。爸爸在家里与妈妈的互动和交流,会制造出一种和谐稳定的家庭氛围。孩子在这种氛围里感受到爱的流动。
这种氛围里成长起来的孩子,有充足的安全感,情绪平稳,往往自信开朗、性格良善。而且,父母相处的模式、良好的互动也影响着孩子今后和异性相处的模式。
如果父亲整天不在家,从早到晚看不到人,或者在家就是看电视、打游戏、玩手机,缺少与家人的互动交流,那么生长在这样环境里的孩子,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也是正常的,家庭生活就应该是这样,等他长大成人,很容易在无意识中复制这样的家庭模式。
我认识的一位父亲,在一份理想工作和与家人异地生活之间选择了事业,妻子不想让他去,说父亲长期不在身边对孩子的成长不利,这位父亲脱口而出:我小时候我爸就一直在外地工作,我和我姐都是我妈一手带大的,我不也长这么大,不也挺好的吗?
“我吃奶吃了多长时间?”
爸爸的角色经常缺失,妈妈只好承担起照顾孩子生活、教养孩子的重任。全职妈妈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妈妈白天要工作,晚上回到家还要忙家务忙孩子,劳累之下,难免会心生怨气,抱怨另一半不管孩子。有时会忍不住对着孩子发发牢骚,埋怨爸爸不顾家。
即使妈妈控制住,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但眉目之间隐藏的怨气、心情不好导致家里的低气压,孩子也是会感觉到的。
时间久了,孩子会同情母亲,更愿意和母亲靠近,在情感上疏远父亲。父亲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越来越弱,甚至变得负面。现在很多男孩表现得中性化,也与过多的和妈妈在一起,和爸爸相处少有很大的关系。
文章开头提问的母亲就是这类情况,父亲经常出差不在家,父亲的角色缺失,儿子在心理上和身体上越来越依赖母亲。这个11岁的男孩,总是追问妈妈:我吃奶吃了多长时间?
母亲自己呢?虽然她在课堂上没有说,但应该能推测得到,丈夫经常不在家,遇事指望不上,她在潜意识里对孩子也渐渐有了依赖,把孩子当成了内心的寄托。孩子今天的问题其实是父亲和母亲两个人共同造成的。
4
如果缺少了父爱的支撑,会怎样呢?后果也许不是立竿见影,但却影响深远。
女孩长大后,不容易分辨清什么是真正的爱,容易把异性的关爱和照顾当作爱情,她享受这样的关爱和照顾,借此弥补幼年时父爱的缺失。
因为父爱的缺失,潜意识里总想填补这个空洞,女孩容易找比自己大很多的大叔当爱人。如果没有对自己的觉知,这个空洞是不容易填满的,她会不停地向对方索求更多的爱,永不满足,可又有谁能无限制地给予这样的爱呢?
纳博科夫的名作《洛丽塔》就描写了这样一个女孩。洛丽塔与中年大叔的不伦之恋有着类似的心理根源。从小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洛丽塔的生活中缺少父亲,长大后就容易被年长很多的人所吸引,遇到成熟稳重给她关心体贴的男主角,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最终酿成几个人的悲剧。
男孩呢?越来越中性,依恋母亲,遇事退缩,缺少男子气概,看看我们周围,这样的男孩还不多吗?
缺少父亲陪伴的男孩,虽然在内心同情母亲,疏远父亲,但长大后往往无意识地复制了父亲和母亲的相处模式,在自己的小家庭中也成为隐形人。这样的模式像宿命一样,进入下一代轮回。
5
都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刚强和柔韧相辅相成,既坚毅又柔软,才是自然的平衡之道。
这篇文章,并不是说要父母在事业和家庭中平分秋色,绝对平均,各有侧重是正常的,无可厚非。只是希望爸爸们能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对孩子成长的深远影响,多抽出点时间来,用心陪伴孩子。
比起孩子在一边玩,自己看手机打发时间,不如牵起孩子的手,进入孩子的世界,一起聊聊天,一起玩笑打闹,你会发现,你变得更爱你的孩子了,而孩子也会更爱你的。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的数据显示,
在被问到“心情不好时,谁最能理解、安慰你”时,仅有10%的人选择了父亲;
在被问到“空闲时间,你和谁在一起的时间最长”时,仅有6.9%的人选择了父亲;
在被问到“谁最尊重你,让你感到很自信”时,仅有15.5的人选择了父亲;
在被问到“内心的秘密,你最愿意告诉谁”时,仅有8.5%的人选择了父亲。
调查显示,无论在情感、陪伴、尊重、亲密还是问题解决方面,中国的爸爸们为孩子提供的支持都不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