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山游记(中)

作者: 梅庐_黄碧琴 | 来源:发表于2019-12-15 16:13 被阅读0次

1.

自从第一次游览烟台山公园半途而归,心里总有点不落忍。几天后的一个早上,我又一次上了山。

朝公园左拐是一片草地。虽时值深秋,这里却没有很多的枯枝败叶,树木依然苍翠,草地依然青碧。

一棵大榕树下,有一尊左手捧书,右手轻按“蘑菇”头,低头专注读书的妙龄女郎石膏塑像,经过时光荏苒、风雨侵袭和太阳烘晒,色彩斑驳陆离,不再鲜艳。可那裙裾飘逸、青春靓丽的模样,依然还在。

原来这里是晨读广场。“此区域是专为周边居民和学生,打造的户外阅读空间 。青山下,闽江边,榕树下,遇见一本好书,寻一片心灵的宁静。”

福州是个人文荟萃,人才辈出的地方。单烟台山所在的仓山区,大、中、小学校就有一百四十多所,学习氛围非常的浓厚。

烟台山周边就有福建师大、华南女子学院、师大附中、福高、时代、十六中、九中、师大附小、仓小、麦顶小学等名校。培养了林森(曾追随孙中山革命,创立国民党元老之一,国府主席。)、陈景润等诸多中国近现代名人大家,在人文气息氤氲中,塑造了新时代的文明与风尚。

在这样环境幽静,景色绮丽的地方设置“读书广场”,韵意深远,是一个明智之举,也是人们乐此不疲的地方。

读书广场

作为福州市树的榕树在福州城里随处可见。而“晨读广场”这里的几棵古榕,好像有神呵仙护一般,长得特别高大,盘虬卧龙,精灵古怪。枝柯遒劲挺拔,直刺云霄。根深叶茂,遮天蔽日。

秋风轻轻一吹,枝叶欹(qi)斜而腾挪。浑身长满细小的根须,摇摇欲坠,如神仙道人髯须飘飘,又似一道道疏疏帘儿摇曳不定。

这棵似乎马上就要卧仆在地的老榕树,底下的根基该是如何的庞杂与坚韧,才能支撑住自己那粗壮而又歪斜的身躯,还有头顶上那杂乱无章的枝节与茂叶。真是不可思议。

树干上,有一个大碗口粗的崭新截断面,想必是一根不识时务的旁生枝桠,垂垂拖地,如同一把倒行逆施的大笤帚,影响着过往游客的行走,也许是为主干减负,于是应了每年“删繁就简三秋树”的园林惯例。总之,为了不留隐患,管理人员只好忍痛割爱,活生生地把它给翦除了。

我想,如果这根命运不济的大枝桠没有被清理掉,说不定经过这里的游客,还可以兴致勃勃地对着它狠揍几下权当拳击,或两手紧紧地箍住那粗糙的枝干,嘟噜着身子,悬空着双脚,踢腾着荡几下秋千呢。

烟台山游记(中)

我不禁对着那棵树驻足观望良久。脑子里突然一个激灵,触景生情,想起李清照的诗作:“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诗意是,小女子荡完秋千,慵倦地起坐整理一下纤纤素手。看周围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花儿含苞待放。因为荡过秋千涔涔香汗渗透了薄薄的罗衣。

意境是这么的优美,如梦如幻。

这棵榕树的根须,条条缕缕粗细不一且笔直,上耸青天,下戳地面,盘根错节。又有一根不遵纪守法的枝丫,恣意地横生枝节,成了人们的绊脚石。为了不惹是生非,畅通道路,只好被人给拦腰截断了。

2.

这里场地空旷,草地青青,榕树森森,空气清新可掬。

清晨,人们要是有兴趣,夹上一本书或一张报,迎着清凉的晨风,踏着露珠打湿的青石板,不徐不疾地漫步穿过金色朝阳照射下、五彩缤纷的雾霭岚光到这里,边溜达边朗读,边掩卷沉思默祷,边欣赏四周景色,边聆听小鸟叽叽喳喳婉转动听的啼叫,该多好;

要是有三五个音乐达人相约在这里吹拉弹唱,长箫、短笛、葫芦笙、萨克斯、二胡、吉他、口琴等十八般技艺轮番上阵,独奏或合奏一曲曲优美的旋律;

或低吟浅唱,或引吭高歌,或铿锵有力,或清脆悦耳。阵阵回声振聋发聩,回荡山谷,余音袅袅,缭绕树梢草尖,如缥缈仙乐娉娉婷婷从天边飘来,久久不息。该是多么的美妙!

春暖花开时节,这里一定是个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的好地方。要是情侣双双,同学结伴,三五好友相聚,带上茶水面包零食,在这里看书阅报、谈天说地或踏青,又该是多么的惬意。

也许某天不经意间,你在这里遇上细雨菲菲,如丝如缕就像春蚕啃桑叶,沙拉沙拉轻轻洒下来,你尽可以旁若无事地继续读你的书做你的事。因为,头顶上密密层层的枝叶会充当你的保护伞,挡住它们的去路;

这里树大招风,阴凉舒适。要是七月流火炎炎夏日来徜徉、旅游、避暑,保你心情愉悦,不负此行;

要是哪天猝不及防,老天爷说翻脸就翻脸,突然乌云翻滚电闪雷鸣,大雨滂沱从天而降,你也大可不必惊慌失措。

因为,夏天是植物欣欣向荣的鼎盛时期,那浓郁的绿荫就像一张宽大无比的蓬罩,遮挡住炒豆似的雨点;

要是怕藏在树底下不安全呢,你也不必担忧。一箭之遥前面就有一个别出心裁,从下往上,依曲折山势而造就、名唤“云梯”的九曲连环廊亭,足可为你遮风挡雨,即使两三百人蜂拥而至也不成问题。

休憩的游客

3.

每座亭阁结构一样,每登上十一层台阶,就有一个平台。一共有八、九个亭,连续不断地盘曲而上,百十层青石板铺就的台阶宽大稳当,许多过往游客都喜欢通过这里到山顶去,或闲情逸致地坐在这里歇息喝茶吃点心。

一对小恋人 从上往下走的游客

所有的亭子一概木头建造,一色橙黄油漆,顶上铺盖黑灰色琉璃瓦。

没有错综复杂、色彩鲜艳的镂金错彩,没有檐牙高啄、钩心斗角的复杂构造,没有颠来倒去的龙飞凤舞、鸟兽虫鱼和书生小姐卿卿我我十八相送的图案。

有的只是因地制宜,依山就势,整齐划一的结构布局,简朴牢固、美观大方的景致设计。

黄老师和她的同伴们,正在这里拍照聊天唱歌,一片欢声笑语,喜气洋洋!

亭子四周花草树木环绕,树影婆娑。几棵身披鱼鳞甲似的松树,高大挺拔,如苍龙般苍黑古劲,雄奇伟岸,虬枝撑天。横行霸道的铁爪子如蠢蠢欲动的地龙深钻地底,紧紧巴住大地。

不管风吹雨打,严寒酷暑,依然葱茏蓊郁,巍然屹立,守护着这一群小巧玲珑的亭子。

拳石磊磊的假山

亭子旁边一座弯弯的石拱“烟山雀桥”,树木掩映,花草点缀,泉水叮咚,小桥流水,风景旖旎。看到它真让我有着“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的亲切感受;

烟山雀桥:“采用江南古典园林元素和现代表现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在有限的空间内叠石理水、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奇石玲珑。此为白居易在《草堂记》中形容的古典园林苑式:‘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以求得渐入佳境,小中见大之艺术效果。”

4.

这里是连接九曲廊亭的“观梅亭”。既叫“观梅亭”,顾名思义,那以前这里应该是梅花朵朵开吧。不然,早些人岂能口说无凭,敢信口开河把这里叫“观梅亭”?

烟台山游记(中)

那这里也许是红梅开得红红火火,灿烂鲜艳。

烟台山游记(中)

这里兴许也会有白梅吧,就像李煜说的那样“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那意思是说:台阶下飘落的白梅花犹如洁白无瑕的雪片纷飞,将它拂去不知不觉又纷纷扬扬地洒满一身。那是多么的富有诗情画意呀!。

铁铸梅花窗

梅花窗上的手抄诗。原作是宋代无名氏的《悟道诗》: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偶过梅萼下,春在枝头已十分。

意思是,费尽了时光寻找盎然的春意,却见不到春的踪迹,穿着芒鞋踏遍笼罩在山头的白云。重返家园偶然经过梅萼下。哎,原来春就在这眼前的枝头上,春意正热闹十分呢!

果真,窗外生长着几十棵这样枝繁叶茂的梅树,只是有一些些的黄叶飘零,不见花蕾,也不见开花,是时机未到还是树龄太过年轻?我不得而知。只好望树兴叹:什么时候会开花呢?到时我一定会旧地重游。一年不见,两年,两年不见,三年……直至见到你。

……

现在,烟台山公园前后都没设置门槛,自然也没卖门票。不管是周围的居民,还是远方来的客人,尽可以无拘无束地随意进出,散步,游览,来返自由。只要你讲文明,即使一天五盘桓(huan),也没人阻扰。这大大方便了来这里游玩的群众。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烟台山游记(中)

    1. 自从第一次游览烟台山公园半途而归,心里总有点不落忍。几天后的一个早上,我又一次上了山。 朝着公园左侧往上拐是...

  • 烟台山游记

    周末时闲的无聊,于是和舍友去爬山,经过一番讨论,决定去爬烟台山。 去之前想着爬到山顶得累成狗了,没想到,到了那里让...

  • 羊台山游记

    戊戌年,二月十二,携友四人,于羊台山一游。人道世有八景,羊台叠翠! 上清之时,碧水长云,濂泉洞开。内有四桥八柱...

  • 仙台山游记

    今天是十月六号,国庆节假期的第六天,我和公,儿,妞抓住假期的尾巴,一起走进了美丽的林州仙台山风景区。 早上...

  • 云台山游记

    流泉飞瀑万千条,奇石遍布鬼斧削。 云台一梦三生忆,不盼长生盼逍遥。

  • 云台山游记

    经过了12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了本次旅行的目的地---河南云台山。见到了我们的导游---马导!因为我们的旅游大...

  • 云台山游记

    走过一处景,心里总会留下抹不去的印迹。那里的一山一水一木一草…… 这雾里的云台山,接连几日的细雨,...

  • 云台山游记

    游完终南山古楼观台,就觉得旅游也没多大意思,不想在去旅游。但早在游古楼观台之前,我就定好了去云台山的团。 9月11...

  • 云台山游记

    时间:2014年清明节 此次旅行由林妹妹全权安排,我又成功当了一回“无脑”游客。当然,妹妹只是一个绰号,其实是我室...

  • 云台山游记

    云台山游记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乘车绕弯路,游客乐倦间。 水绕青山脚,心飞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烟台山游记(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fsc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