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li王先森:
2018年1月的最后一天,你在异乡出差。我倚在窗前,想你是否带了足够的衣。
今天终于不下雨。日光和暖,光线细细碎碎,透过棂格,温柔覆于额、指尖及屋内绿植。
你知,在做了职业写手之后,我极少写不能折现的文字。遇到什么人,碰到什么事,第一反应是:多好的细节,要收到文章里,为下一篇争取多赚点银子。似乎唯有这样粗暴赤裸的市侩,方能对得住每个喉头腥甜血腥苦熬的深夜。
只是,也会有例外。
比方说,在简书的写作。
1
我在简书,写得最多的,是访谈。当时目的很纯粹:主编与签约作者是简书打造的两个品牌,我想知道,身处其中的这些人,会有哪些故事。
若一定要说私心,也还是有。在线下报刊做了三年人物访谈专栏作家,我想试试,若不面谈,只依赖线上交流,我是否能写出人物特色。
写人,一向是小说写手的基本功。专项刻意练习,才能日益精进。
庆幸,后来访谈带给我的,并不仅仅是写作技法上的日趋成熟,更多的,是虚幻ID后的真。
2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经历的实在是不少。死别、危机、破碎、欺骗……很多事,一桩桩、一件件,亟待解决又无力回天。
茶哥和阿姨说,彼此是简书带来的最大收获。这话,同样适用于你我。
回望过去的时光,我们在简书共同合作与完成了不少的事情。
一起在大学堂上架课程,有一个小小的学员团队;一起开了一节写作公益课;一起举办杭州和云南的线下活动……
不管成功与否,影响力如何,都是难能可贵的收获。
3
简书是一个创作社交平台。
无论哪一个属性,创作也好,社交也罢,我都受益且得到太多。
作为一个不合群、慢半拍、讷于言的人,如今闭上眼,就会有很多的ID在面前,他们巧笑倩兮,他们一团喜气,他们鼓励影响与带动了我的“述说”,而非“书写”……
作为一个只知写字、身处文字堆里的人,简书的藏龙卧虎,让我吃惊且羞愧于自己的狭隘。
在简书,接触的人越多,越发觉自己的弱小。
4
很久没有在简书发文了。
签约了某故事平台后,所有的小说,都原创首发在那儿。再写新故事发简书,已是殚精竭虑强弩之末。而其他类型的文章,心有千言,不敢落笔。
或许说,落了笔,也不敢发。
是的,1月份还是写了一些东西,木讷死心眼如我,橡皮筋儿绷得紧了,也还是会偷偷懒、放放假。的确是信笔游走,写了两篇,但都只有半截,然后又抹了。
一篇是《我这样的“大神”,粉丝三万阅读量不足三百》,一篇是《今夜日记,当亲妈与后妈相继离去》。
没接着往下写,一来是觉得自己要写随笔,也应当拿出专栏水准,而不是现在这样随性;二来是觉得没带给读者什么有用有益的信息;三来不想麻烦,林子大了,总有人喜欢对号入座,无端拉扯。
5
写到这里,心下突然一阵惶恐。
现下这篇,其实也是一份信笔游走,也没带给读者什么有用有益的信息。似乎近段时间以来,字斟句酌,都用到了编小说卖脑髓上。
只是惶恐这种情绪,在上个月的月末,也有过一次。
2017年的尾巴,我发现粉丝数刚刚过了三万。想想三万个数字,手拉手排排坐在面前,依我这种一辈子数学最高分停在26分的脑袋,估计要数到天荒地老。毕竟过了30的加减乘除,我就得依靠计算器。
不是没有欣喜的,但这团欣喜并不夸张,只是一个小坨坨,蜷在心底某个小角落。完全比不上粉丝破万时候的兴奋。
犹记得,到达一万那晚上,我端详了一夜那个“1”和后面的四个“0”,心底满满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幸福。
平静面对三万粉丝的第二天,我发现,掉了一个粉,变成29999了。接着的几天,我就像被逼死强迫症一样,惶恐地看着那数字,一会儿3字打头,一会儿2字领队。
6
简书,真是给人太多欢喜与起起伏伏的心绪;只是,它也真的只是一程经历。
或许到最后,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如潮水涨汐,逐渐后退。
或许,时光应该记得吧,那些访谈人物的真诚美好,那些线下活动的面庞,那些说着不散的学员团队,那些温暖接触过的ID。
这样看来,简书于我的意义,社交的属性似乎更胜于创作。
简书,让“创作”这件事有了灵魂,有了温度,链起了同频共振。
7
前两日,你问,八年后我在哪里,你在哪里?我在做什么,你在做什么?
我想了想,今天认真回答一下你。
我当然在写字。文字,一直是我的狂热,是我的稻粱谋。
至于在哪里,不知道。简书若一直在,我是愿意一直在。毕竟,社交属性于我的意义更大。
人群来来往往,总是会遇到同频的灵魂,会有温暖留下。
这或许,也是今天突然信笔而写的初衷——多看向明亮那方,少理会阴暗晦疑。一个平台,择取所需,让自己安适,便足够。我们不能要求,每一条鱼,都在同一片海。那些不能接受,不看不听便是。
至于创作,可能会尝试着,写写别的文体,玩玩别的写作项的刻意练习。至少,让粉丝的去留,有迹可寻——不是因为我的任性不更而弃我离去。
你呢?
8
这篇文到这里,已经寡淡且无趣得紧。
我极力地开了两个小口子,一是创作一是社交,然后在收网的时候,希冀着把我在简书遭遇的喜怒哀乐苦兜进去。
事实证明,并不成功。
——所有缺了主旨、妄想依靠文字支撑起来的文章,都空余皮相。
呈现一篇失败的随笔,对读者,总算是有一丢丢的有益了吧。此刻,除了自我安慰,我还能怎么想?
或许,我还能跟你说——
若暂无目的,不如跟我走吧。反正,除了写字,我一无所有。
你来,便是我的所有。
小作
2018年1月31日
网友评论
至于在哪里,不知道。简书若一直在,我是愿意一直在。毕竟,社交属性于我的意义更大。
人群来来往往,总是会遇到同频的灵魂,会有温暖留下。
好像在写我的心思😭无端落泪
新年快乐,旺旺旺!🌻🌻🌺🌺🌸🌸🎉🎉🎊🎊
有一句话,人生总有些事,是徒劳无功的。
文字,除了折现,还可以用来安放灵魂。
愿你安。
因为喜欢,所以才走么……
同是写的很慢(其实我是懒)的人……
文学专题的主编,其实我是学文学的,所以关注了你~
祝福你(~Q~;)
姐姐最好了
做自己,那些不懂的人才不去计较
嘻嘻😜😜
原来你一直都有在写字,愿你安好,不忘初心😊😊
(PS,如果不看评论回复,我真的以为已经在一起(๑• . •๑))
这依然是我今天要说的话。
你在哪,我在哪。
你在写字,我也写字。
你在简书,我在简书。
你去哪里,在干什么,怎样都好。
只要记得,你不再孤单。
我也一样。
"不忘初心,当得始终"
😃😃😃👏👏👏
😂 "方得始终" 才发现字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