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皮尔伯格的《头号玩家》出现过一场戏,男女主角在酒吧里准备正式跳舞时,男主角切了歌,换了一首 Stayin' Alive,然后脚下出现一些彩色方块,被女主吐槽了一句“Old-school”,两人开始蹦迪。
所谓的Old-school,指的是美国的1970年代,再具体一点,就是上映于1977年的《周末夜狂热》。两人的蹦迪动作也是基于这部电影中男女主角在舞厅的舞姿设计的,并且,他们脚下的那些彩色方块,正是取材于《周末夜狂热》中舞厅的地板。
如果是因为《低俗小说》那段经典的蹦迪戏而迷上约翰·特拉沃尔塔的观众,在更早期的《周末夜狂热》里将会得到更大的满足。我想不管是出生在哪个年代的年轻人,看到《周末夜狂热》的开场,都会跟着 Stayin' Alive 的节奏,和约翰·特拉沃尔塔一起抖动起来。
约翰在片中扮演一个叫托尼的19岁青年,白天他是一个loser,是一家五金店的普通打工仔,到了晚上,他摇身一变成为迪厅舞王。
作为年轻人,托尼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无心工作、自恋、泡吧、喝酒、打架、约炮、不负责任,基本上年轻人有的缺点他都有。
不过托尼还是有一些特别之处,比如他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多于物质世界,老板为他加薪,让他非常高兴,尽管只是加了4美金,还被老爸嘲笑,但他觉得这是对他优秀表现的嘉奖,有人觉得他优秀,让他很满足。
而片尾当托尼夺得迪厅舞蹈大赛的冠军时,他认为第二名的选手舞技更胜于他,只是因为第二名是当时受到歧视的西班牙移民,所以才屈居第二,他对这种不公平,以及周围的朋友接受这种不公平的态度感到不满,于是直接将奖杯和奖金交给了西班牙移民,愤然离去。
这么看来,托尼甚至有些精神洁癖,渴望被肯定,但又痛恨虚假的褒奖。
在他那一代年轻人的精神世界里,传统的宗教信仰已经崩塌。托尼的哥哥从事的职业是神父,被当作是家族荣耀来看待,可是他的哥哥最终还是放弃了神父的工作,跟着弟弟一起走入迪厅。托尼至此更加自信,更加坚持自我,一如他每次去酒吧都会点一杯“77”一样,对跳舞的执着是他对传统的反叛。
《周末夜狂热》结束于托尼和斯蒂芬妮的一场谈话。从正常的三观来说,托尼成熟了,想要离家自立,积极工作。但对观众来说,某种程度上却又觉得惋惜。他在舞池中妖冶的舞姿是本片最大的一个记忆点,而他为青春期的叛逆付出了代价,促使他要抛弃过往的糟粕,却似乎连带这种独一无二的活力也要抛弃了。
与其说我们为托尼伤感,不如说是为自己伤感。因为那些我们已经失去的,不会再做的事情,我们总希望会有人替我们一直做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