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同事,我的辅导学员之一,一个月前,经多方面考虑后,他从公司离职,加入了一个广州的民营企业,这前前后后的变动都有咨询我的建议,我认为他做出了一个对他,对他的家庭,对他的未来正确的决定;一个月过去了,这个周六的下午,他主动从广州打来了电话给我,讲述了他这一个月的心路历程。
从世界知名的外企,到了一个不在第一第二梯队的民企,自然会有很多的不适应,这个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具体的体现就是民企的流程不完善,不严谨,员工的教育程度相对低一些,员工的成就感价值感要弱很多;他所去的部门负责的事情其实很简单,没什么核心的技术,也就不会有核心的价值,只是流程中很小的一环。他自然可以帮助这样的一个团队建立更稳健的流程,只是,他会在这里吃老本儿?能否有新的学习发展?现在盖棺定论还为时尚早。
上下班路途中的2个小时也是颇费周折。
也正是在这样的状况下,他又接到了其他公司抛过来的橄榄枝,也是在广州周边,也是他想要的职业发展方向,也都去面过试了。面试过程中多少遇到了一些挑战,但机会都还是有的。怎么着?刚刚不到一个月,就有可能再次跳槽?
他还着重强调了面试过程中被对方的老总直接训话,自己很不爽,甚至想当面就怼回去,面试回来自己也不舒坦,这也是他为什么要打电话找我的原因之一。
你想想,民企老板,还是学术派技术派出身的,说教和训话的事儿在公司里简直是家常便饭,人家当然会直接点出他对被面试者的观察和审视!而我们自己,更多的是要抱着一种谦逊的态度倾听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哪怕是有些偏颇失真;更不可能去怼对方了,毕竟对方是长辈,也要表示我们的尊敬。毕竟,人家也没有诋毁我们的人品,只是从职业从专业的方面提出了一些质疑而已,虚心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就好了呀!
无论结果如何,最重要的,作为一名员工,一个打工仔,还是要为东家考虑,如何带去价值,同时也要给自己增值;不论是在外企还是民企,不论是在苏州,广州还是其他城市,面对的是怎样的一个团队和同事们,怎样的公司文化,我们自己,都要抱着一个开放的心态,勇敢地去面对这一切的发生。
毕竟,任何一个工作的经历,都是我们人生过程中独一无二的学习成长机会,也是我们修行的道场。
文|楚什
2020.09.1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