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给我下来,再不下来我上去揍你。”我怒吼着。
“凭啥?我想在上面看书。”大宝的声音也是震天响。
“床上是睡觉的地方,不是吃饭的地儿,下来。”我继续吼叫。
大宝不情不愿、拖拖拉拉地爬起来:“谁规定床上只能睡觉,不能吃东西的?”
“自古流传下来的,中华五千年文化智慧的结晶。干什么事儿都有固定场地,你吃饭就要去饭桌上,睡觉就要去床上,要不它们俩的名字为啥不调换一下呢?”
“凭什么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那我偏说床上也能吃饭,咋就不行?”
这不是胡搅蛮缠吗?我懒得跟他费口舌,继续命令道:“下来,快点儿,立刻马上。”
大宝气呼呼地从床上下来,杜先生又问一句:“作业写完了吗?”这下火药桶彻底被点燃,“作业,作业,就知道问作业,我的好心情都被你破坏完了。”喊的那叫一个震天响。
“咋了?我问问你作业咋了?咋就不能问了?”杜先生也不生气,依然气定神闲地说。
“我不用你管,我自己有计划。”大宝气得吹胡子瞪眼。咱也不明白了,问个作业,就气成这样?
晚上八点郜妍妍老师的读书分享,帮我理清了头绪,解开了疑团,郜老师分享的书目是《与青春期和解》。
在我的印象中,我以为青春期是指初高中阶段,也就是12岁至18岁。但郜老师告诉我们,青春期分为三个阶段:青春早期(10-13岁),青春中期(14-18岁),青春后期及向成年人过度时期(19-25岁)。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我家大宝正处于青春早期啊。在梁老大那里得知,青春期时期的孩子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内心矛盾摇摆不定。
第二,他对自己的形象很难满意,打扮自己,照镜子,戴美瞳,戴首饰,染发等。
第三,对父母发脾气。父母哪怕问他一个简单的问题,他们就会生气,甚至对父母发脾气,有时还离家出走。
第四,非常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的感受。
第五,特别在意个人的隐私,讨厌被人评价或议论。
得,除了第二条,全对上了,大宝这暴脾气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刚才我还对大宝一顿批评,质问他:“爸爸刚才给你摊饼,你怎么没有感恩之心?爸爸问了一声你的作业,你就对爸爸大呼小叫?你凭什么对爸爸发脾气?”应对大宝的青春早期,我应该要放平心态,以“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应对大宝的歇斯底里,而不是“以暴制暴”,比谁的声音更大。
郜老师说:“青春早期的青少年正在进入抽象观念,假设情境和形式逻辑的世界。不能理解青少年思维方式的变化是父母和青少年之间发生冲突的主要原因。”
大宝在家就像个定时炸弹,稍不注意就会引爆,说话怎一个“冲”字了得!因此,我们家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着鸡飞狗跳,我总以为大宝一直在挑战我的底线,挑战我的耐心。我想以讲道理的方式说服他、改变他,我想以威逼利诱的方式引导他、操纵他,可惜,从未成功。
在郜老师的分享中,我明白了,要改变的不是大宝,而是我自己。青春早期正是独立思想的发展期,他们渴望独立,渴望被认可。而我们作为父母,需要及时调整自己,以适应孩子的新角色。作为家长,我们要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轨迹活出自我,但我们也要经常提醒他"踩刹车",有时甚至不得不做他的"刹车系统”,减少他让自己陷入麻烦的概率。
作为父母,我们不能过分苛求、过度控制和过度保护孩子,要让孩子在探索中前进,在摸索中找到平衡点,学会自我调节和发展。家长以书为伴,孩子才能喜欢在书海里徜徉,书中自有方向,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
感恩每一次的美丽遇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