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感悟ABC》哲思想法
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

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

作者: 112212 | 来源:发表于2019-07-30 16:56 被阅读7次
    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

    “诚”即诚实诚恳,主要指主体真诚的内在道德品质;“信”即信用信任,主要指主体“内诚”的外化。“诚”更多地指“内诚于心”,“信”则侧重于“外信于人”。

    “内诚于心”,指对自己要真诚,不自欺; “外信于人”,信守承诺,不可用非正当手段实现目的,对他人要诚信,不欺人。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领域中,诚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道德。立身处世,当以诚信为本。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言行一致、做个真实的自己,这是人在大自然中存在的价值体现。

    “诚”即坦诚诚恳,主要指主体真诚的内在道德品质;“信”即信用信任,主要指主体“内诚”的外化。“诚”更多地指“内诚于心”,“信”则侧重于“外信于人”。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这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要求。

    守信用和重承诺,是一个人处世的重要品质和原则。要取信于人,根本在于“反身而诚”。

    《诗经》中说:“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无诚信品德的人说的话,人是不应当相信的。所以,要使他人相信自己,就必须做诚实之人。

    《论语》中有这么一段典故: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在孔子看来,诚信比生命更重要。孔子在足食、足兵、民信三者中,宁肯去兵、去食,也要坚持保留民信。孔子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孔子甚至把“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作为自己的平生志向。

    诚信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前提。缺少诚信,人与人之间就会失去信任,就会彼此猜疑,人际关系就会变得外强中干,自然也就谈不上合作共赢;企业经营如果没有诚信,其企业文化、企业品牌就无从谈起,企业发展就会受到阻碍,不要说做大做强,即便以后的生存都成问题。

    墨子云:“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中说,“夫信者,人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

    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

    孔子曾以言警世:“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如果不能守信,那何以要说话!

    明代学者有言:“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诚,不足以动。”行为不正,不能让人服气;言语不诚实,别人就不必与他一起共事。

    晋 傅玄《傅子·义信篇》曰:祸莫大于无信。意思是灾祸没有比不讲诚信更大的了。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帮著称于世。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源流长。中国可以说是“诚信”的故乡,“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在2000多年中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而“信”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诚”即诚实诚恳,主要指主体真诚的内在道德品质;“信”即信用信任,主要指主体内诚的外化。“诚”更多地指“内诚于心”,“信”则侧重于“外信于人”。“诚”与“信”一组合,就形成了一个内外兼备,具有丰富内涵的词汇,其基本含义是指诚实无欺,讲求信用。

    千百年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在基本字义的基础上形成了其独具特色并具有丰富内涵的诚信观。

    信,是“诚信”最直观的行为表现和检验标准,所谓“言必信,行必果”,说话一定信守、做事一定办到,讲究信用,受人信任,这是诚信的外化体现。

    “信”包括了三个维度:主体信诺,客体信任,而连接这主体与客体的,就是信誉。首先自己有诺必信,而后才能建立信誉,最后赢得旁人信任。

    《左传》中说,“信,国之宝也”,“国之信,建之无形,毁之无影,易毁难建,去即无存”。“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国之信,重九鼎。

    汉代时期《大戴礼记》更同意孔子观点,“可言不信,宁无言也!”如果言而无信,那就宁可不说话!宋代程颐进而总结道:“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没有忠信之心的人,不可立世为人。

    信,不是品格的高层次要求,而是人生的必要性条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gn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