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距离佛陀入灭年代的久远,感化的力量次第微弱,社会的风气愈益浇薄;修行有心无力,证果遥遥无期,这是教界当今的现象,可说触目皆是。从物质方面而言,厚生利用之术一日千里;然断惑证真之道如江河日下,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故大圣佛陀预先断言“末法时中,未有一人得者。”一种法门不论如何殊胜,如果对于众生是难行,甚至不能行,则此法于众生无利益可言。
1 旷劫以来,我们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比一般人更深的功夫我们可能都已学过、修过,但是一直没有离开生死轮回,所以反反覆覆,有时候转生为高僧,有时候转生为一般凡夫,就算现在能够入禅定,也还是一个凡夫。即使非想非非想处天那么深的禅定,有大神通,还是脱离不了生死轮回,寿命到时还是随业流转。
2 世上学佛念佛的人很多,但大部分都为了求得现生的福报,或是下辈子还能够得好人身,再度获得人身的种种福报,如果是这种愿的话,就跟阿弥陀佛相违背了。
因为第十八愿说的是“欲生我国”,阿弥陀佛是要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离开生死,可是我们偏偏进入生死;阿弥陀佛要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可是我们偏偏要长住娑婆,这就跟佛愿相违背。跟佛愿相违背的话,就不能往生;不能往生,我们一辈子念佛就尽付东流了,因为没有达成最终目标。
3 往生不在念佛的功夫,而是在于名号本身的功德,在于弥陀愿力所使然;既然这样,也无所谓念得好与不好,念得好与不好都能往生。
4 往生极乐世界就如印光大师所说的,比下辈子再度当人还来得容易,为什么?往生极乐世界是现成的,只要你愿意,只要你念佛,就能够往生;可是下辈子当人,必须要累积五戒的功德。累积五戒的功德很困难,而念佛很容易,所以往生极乐世界成佛比你轮回来当人、生天还来得容易。
5 学习净土宗,如果不回归到善导大师的解释往往都会半途而废,原因就如善导大师说的“纵发清心,犹如画水”,我们即使有某一种体会感受,都是不可靠的,往往是“遇缘即现,境过则迁”,因为心境会改变,不是永恒的。永恒不变的是这一句弥陀名号,永恒不变的是依靠这一句名号,只要以每个人目前的根机去称名念佛就可以了,我们的信要回归到这样的信,信这样的内容。
6 体验或感受是一机一缘,非普机普缘;体验感受是一时一境,非恒久普遍。故善导大师言:“纵发清心,犹如画水。”
又体验感受之后,其体验感受即置之,其心口唯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之六字洪名。因为凡夫皆妄,动念即乖,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是真,是以古德言:“世间皆假,唯佛独真。”
故本愿文之“至心信乐”归在何处?在于“乃至十念”之称名念佛。
7 一个对往生没有信心的念佛人,会有两种现象:一是内心一直忐忑不安,忧虑重重;二是有可能会退转,不再修净土,而去学其他的法门。那就辜负了阿弥陀佛为十方众生,以五劫的思维而建立四十八大愿,以兆载永劫的时间,积植菩萨的无量德行,岂不是辜负了弥陀的悲心?辜负了弥陀的愿行?
8 不可向内心寻找信心,凡夫之心皆虚妄不真;应不顾内心之妄想烦恼,直承外在之弥陀救度。但静心思惟外在之佛力救度,“衣里明珠”之信心自现。
9 近代佛学家欧阳竟无居士,他对佛学很有研究,尤其唯识学方面,被认为是大师,在中国大陆北方,可说是第一把交椅的佛学人物。但是欧阳竟无临终的时候很痛苦,他流露出自己的心情说:“唉!还不如一个乡下一字不识的念佛者。”因此他又跟身旁的人说:“一生所学,到此都不得力。”而劝大家老老实实念佛。欧阳竟无佛学底子是很深厚的,可说是一代宗师,但他学佛主要用力是在学问上,而不在于藉教观心、依教奉行,所以虽说一生研究佛学,然而可说只是“记问之学”。因为,一个人如果不藉教观心、依教奉行,等于只是增加自己的妄想杂念,到最后眼光落地时常会手忙脚乱的。
10 苏东坡临终时是什么心情、什么感受呢?他心中还是恐惧不安。但毕竟他是学佛的人,有人就问他有没有净土?他要不要往生净土?有没有求生净土的意愿?他说,净土是有,但个中把握不住。也就是说,他指著自己胸膛,表示他相信有净土,可是他心中没有把握,不晓得如何才可以往生净土。苏东坡对净土向来不是很关心,他所关心的是禅,但人到最后盖棺论定时,他一生所修行的,能不能让他依靠、安心,让他解脱,临终是一种证验。而苏东坡临终之时,是过不了生死轮回这一关的,反而不如一位平生老实念佛的愚夫愚妇,临终的时候,往往能够自在安然,甚至预知时至。
11 第十八愿是摄取,唯除五逆就是抑止。抑止当中有摄取,摄取的事实在哪里呢?下品下生,就是摄取。摄取当中有抑止,抑止在那里?在十二大劫这段文中。亦即虽然是往生了,但告诉我们,因犯了五逆,所以十二大劫在花胎里面,这就是又回到五逆谤法的抑止了。
之所以摄取当中有抑止,抑止当中有摄取,摄取当中又有抑止,种种方便,无非要警告我们,五逆谤法的罪非常重,不要犯;因为还没犯,所以不要犯。犯了的话,回心转意来念佛,就能够被救,是这样的。但是摄取了,被救了,在花胎里面十二大劫,那还是抑止了!这就是在警惕我们不要作恶,劝勉我们要尽量行善的来念佛,持守戒律来念佛,做一个好人来念佛。
12 “不问罪福多少,劝专念佛名”之文,正显示弥陀本愿无碍救度之法门,以消除一切疑见之执著:如此,有人执著罪福因果,修福应生,造罪不生;另或有人执著福多罪少,尚可得生,罪多福少,则不得生。
有恶见之人,滥解弥陀救度,对“不问罪福多少”这一句,误解为罪不可畏,福不必修,若有畏罪修福者,是未信弥陀愿力之人;因而增长放逸懈怠,任性胡作非为。此等之人,犹在问罪福之中,以修福为非,造罪为是,致执此邪见,而自谓信心决定,是净土之因。亦有称自身是罪恶凡夫故,放纵三业,任情为恶,都无惭愧,放言“我实他力行人,乘佛愿力,定得往生”。如此等辈,与弥陀本愿不相应,可谓欲求超升,反更沉沦。
13 我们应该细细思惟:此生庆幸,得难得之人身,若不得人身,现在已堕三恶道了。三恶道之苦,苦不堪言,比人间任何苦超过千百万亿倍,所以人生再怎么样地苦,若能想想三恶道,则此苦不苦,反而深觉庆喜,幸得人身,不然就在三恶道了。
14 念佛法门极其简易平常,不可好多、好杂、好深、好玄、好难,或寻奇觅巧,欲与人不同;否则如羊走迷,必入歧途,遭受蒙骗,将再度沉沦,不得往生,因为这些皆非往生之因。
15 要有什么果,需有怎么因,所谓“要怎么收成,先怎么栽”。能把自己当成愚夫愚妇,与人无诤,于世无求,“不与人诤,亦无怒容”、“随作务,随念佛”,这样就能预知时至,顺利安然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我们看一些预知时至的人,往往都是一些个性诚朴老实念佛的老阿公、老阿婆比较多,至于会讲经说法而不务实修、喜欢展现聪明智辩、钻牛角尖的,往往与一般人一样,如佛所言:“大命将终,悔惧交至。”
16 一个人能够预知时至──所谓“若临命终,自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要能够这样的话,往往都是常常念佛的人,也就是有事无事都把这句佛号挂在口中、悬在心上。而且,他念念之间都很专注、很摄心,杂念比较少,能够念到所谓“净念相继”,这样的人往往能够预知时至。
17 诵经有诵经的功德,但是“经”是告诉我们一条路走,所以我们诵经、阅经之后,就要去实践,因为佛教是实践的宗教,而不是讲哲学理论而已。
诵经最好是诵《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其他的经典有时间再诵、再去研究。诵经之后最好有几十分钟的时间念“南无阿弥陀佛”,如果时间不够,宁愿少诵经,多念佛。
18 诵经是用嘴巴在诵经,念佛则等于是用全身心性命来诵经。
19 虽然感应是因果之事相,但佛教不以感应为目的,乃以此感应之事相,知佛说之真实,而起信心、念弥陀、生极乐。否则,但以感应为目的,只要有感应就信,若不知佛理,不分邪正,则容易走火入魔,或误信外道邪教;欲求超升,反更沉沦。是故,不可执著感应,也不可妄求感应。
20 或许有人会时刻的跟阿弥陀佛祈求,希望阿弥陀佛能够偶尔显现在他的梦中,或者在静坐念佛当中现个影子给他看,或者跟他对话,或者希望自己有异于一般人的感觉、感受、感应、感悟,成为阿弥陀佛的骄子、佛的唯一,别人没有但我有,甚至某一种通力、感受、历练,自己也好奇的想要去历练一番。
其实再怎么样,我们的心是无常的,最后也会归回平静,可是还是想去历练一番,然后再回归平凡、平常、平淡、平实的念佛。有的同修莲友或许存著这种心,但这是一种危险的观念。为什么?因为恐怕一去不回,结果万劫不复,所以是很危险的。
21 学净土法门要平凡、平常、平实、平淡,不要好玄妙、不要好奇特,如果喜欢玄妙的、高深的、奇特的,就会看轻我们这个法门,那往往会迷失,觉得我们这样没有什么高深、玄妙、奇特的,好像很平常平淡。其实真正的伟大是在平凡当中,真正的高深就在平常当中,真正的殊胜是在平实当中。
22 一个真正信佛教、信弥陀大慈大悲救度的人,不可能有“我一辈子尽量为非做歹,最后再来念佛就好了”这种错误的观念。
23 如果有人认为能被弥陀所救,就可以放逸,这是理解上有问题。
24 临终一念亦能往生,则平生念念常能安心。故不可远抱临终侥幸的卑劣心态,而延误平生业成的神圣大事。
25 弥陀救度,主动平等无条件,不论一切,超越一切;任何人只要愿生极乐,专称佛名(“欲生我国,乃至十念”之意),零度亦救,一百度亦救。善导大师于“二河白道”形容弥陀之保证、弥陀之呼唤而言:“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因此,凡是“专称佛名愿生”(一心正念直来)之人,则不应有水火湿烧之畏(不畏烦恼之意)。
弥陀救度,既无条件,则不可以心情之如何论弥陀之救与不救。心情乃是无常,遇缘则生,缘过则灭,缘生缘灭,本无实体;佛言“观心无常”。尤其业障深重、烦恼炽盛之凡夫,易随境转,然而不管转喜转忧,皆无碍弥陀之悲救。因弥陀之救度,过去、现在、未来,皆犹如金刚,永恒不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