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好的教育影响着孩子的一生。也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父母的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发展。
有一位女同事,她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工作出色,人也漂亮。为人处事都很好,是个近乎于完美的女人。在感情上要求宁缺毋滥,所以过了30岁还没有成婚,成为了大龄剩女。
终于在37岁的时候,嫁人生子,成为了一位辣妈。由于中年产子,对来之不易的儿子特别宠爱。与同龄的母亲相比,人家的孩子都上小学啦。大家聚在一起,经常是互相感叹,教育太难了。
这位女同事自从怀孕一直到生孩子,买了很多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她觉得孩子的早期启蒙特别重要。小航刚刚出生,就开始给孩子读唐诗。在家里基本上是中文英文,与小航对话。上幼儿园之后,她的孩子明显的比其他的小朋友表现更加优秀。
这位女同事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到了孩子上,每个字母发音是不是标准?每一个玩具怎么玩儿?孩子哪一点做的不好,她都会立刻指出,来告诉孩子如何去做,如果同样的错误,小航犯了三次,那就会受到批评,每犯一次就会打一下孩子的手。孩子几乎每天都要挨打,比如今天打翻了牛奶,明天摔了花瓶,后天一个单词记错了。她坚信这样的孩子在严格的管教下,一定会特别的出色。
有一次去女同事家做客,我发现即使是在吃饭或是聊天儿的时候,她也心思全在孩子身上:"该去做作业啦。这件衣服和这双鞋子不搭配。不要背着个包出去玩儿。无论是大事小事事无巨细。
女同事管孩子都管到这个份上了,但她的孩子却越来越差。上小学的时候还能排到班里前三名,上了初中就开始倒数了。即使是从小就学习的英语,也没有考出好成绩.孩子反而变得更加胆小内向。既不听话,又很窝囊,完全和优秀不沾边儿。
这个女同事对孩子事无巨细的监管,并非教育,而是监视和指令。如果每个每个家长都能称心如意,那还有什么恨铁不成钢啊?
对孩子的管教太多,孩子缺少了自己的思考。只是一味的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久而久之,让孩子很反感,失去自控力不自信。性格也会变得苦闷,和笨拙。所以于孩子而言,最好的管就是不管。
就我们的父辈,小时候家里孩子太多。根本就没人管,他们全靠自己的自觉,也就是自我管理。像小航的妈妈,对孩子管的太多了。什么事情都替他想了,替他做到了。他自己也就不会留心了,又怎么会自我管理呢?
另一个同事的女儿方方,非常喜欢听音乐。对音乐的痴迷程度,就是走路也听吃饭也听,甚至连做功课的时候也听。方方的妈妈很是苦恼。和她谈了好几次,但就是改不了这个习惯。方方妈妈跟她讲,“你现在都是初中生了,不比小学。学的东西需要理解和消化,你这样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学习。很容易分散注意力。”但方方就是不听,妈妈也是没办法了,决定不管她了。
爸爸妈妈嘴上不再说他了,但是心里还是很着急的。其实不管是比管更难做到的事儿。但方方的爸爸妈妈,觉得方方可能是用音乐来缓解一下学习的压力,所以每次想要说她的时候还是忍住了。就这样临近考试了,方方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也变得更加紧张了。
没有时间去听音乐了。其实方方心里自己也明白,一边听音乐,一边学习会分心的。刚开始的时候,她就是想听管不住自己。后来考试临近了,自己不愿意为任何事情而打扰学习,写作业的时候就不再听了。
其实孩子做什么心里是有数的,只要有一颗上进心,有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就一定会进行自我管理。
这样的不管,可能就是,老子的“无为而治”吧。有时候我们做家长的,越是去说孩子就会厌烦,反而会适得其反。自由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儿童时期更是需要无拘无束自由的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就像一粒种子在阳光,雨露,风都合适的条件下,才能够健康的生长。
家长的管理要适度,不要面面俱到,事事都管。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让孩子自己去体会,去为自己的事情操心,从而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对于家长而言,最好的管,就是不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