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5年读书随笔

作者: 昆悠 | 来源:发表于2019-07-14 17:20 被阅读60次

感受到川端康成《雪国》的魅力,真实感受到他笔下的描绘之美。顺便细读了他的《致父母的信》,多次流泪,很少有作品可以让我一次又一次的流泪,路遥的《早晨从中午开始》以及野板绍如的《萤火虫之墓》等能够彻底打动人心且铭记于脑海中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卡夫卡的《一次偶然相遇》让我有一个问题:我们为何要奔波地度过一生,到最后才发现如此浪费光阴?

这个世界若有命运这项事物,那么意外又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又能怎样扑到自己,重新让自己站起来呢?

岁月的变幻让我感受到周围环境改变地如此之快,尽管空间不变,我也很难体会到这种变化带给我心灵上的冲击是如此地奇妙,但内心在想:到底是我们改变了环境,还是环境改变了我们?聪明的你,能告诉我吗?

我知道这一切都不是属于我的,

我为何会存在于这世界上,因为某种特定的巧合,让我来到人间。

当我把个人的灵魂解读后,我会回到“他”的身旁。

因为我不再属于这个世界。

另一个世界又是怎样的呢?我无法说出,因为那是我化为了

虚无

你可以从书籍中发现些什么?

你能努力地活出自己竭尽全力的人生吗?

若不,那你是否会有一种空虚感呢?

我无从下手,因为我无法挽留你的整个生命。

淡然,放弃,因为你的整个人生都是荒诞至极的。

哦?你说你用双手改变自己从而改变世界?

没错,这是正确的,但你化为虚无之后,你从这世界重新获得了什么?

没有,任何一切,因为你根本不存在,你只是无数个影子重叠下的一个缩影。

为何我们每天要重复每一件事情?

为何我们每天要束缚于正常的秩序中?

我们每天上学,走进学校,老师正讲着一些胡扯的话,而让我们明白为何是这样,而不是心目中的那样,在答题时,为何一定要按照课本来限制自己的思维,而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回答?下课后,一群人疯狂地冲出教室,而把课上所学的知识抛在脑后。

当周围人对你冷漠甚至批评你时,无论你有多么地优秀,多么地酷,放下并释怀过去,原谅周围所有的人与事,宽容是道德的神圣标准,是心灵的最高体现。存在斗争的地方必将充满着矛盾。

全身陷入一片死寂,我好像看见了什么,感受了什么,但就是摸不着,那是空灵之感吗? 虚无,虚无,我与空气化为一体,体内的欲望一挥而尽,这一生是在梦里吗?

一只蜜蜂飞入我的视线,我赶紧走进房间里,透过缝隙观察着它的一举一动,没想到除我之外无人问津的书柜有着如此吸引它的魔力,也没想到等待有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一位作家若停止了写作,那么在他人生的最后阶段只能存在于他的记忆里,而想像你创造的世界囊括了他及其他任何人可能经历过的事件。

就如我之前所说的那样,我对周围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而正是由于我们对过去的巨大关注,这让我们从一种特别的压力下难以得到解脱,我试着活在如今惨不忍睹的生活里,我无所事事,也不知我将要做些什么,我也不清楚未来会发生什么,真的,正是由于这样,我才能与你相伴。

我们对任何事件不同状态的变化感到束手无策,因为我们并不能为此做些什么,我们也能对其他任何一切进行客观分析,其他方向也在进行混乱的变化。

对于一般人来说,我们除了能在任何情况下考虑自己的感受外,其余的是对任何形式的补充,此外,任何本质上的堕落是对自我的更加否定,而更令人费解的是,我们的平均水平并不让所有人满意,有的人很聪明,而有的人则很愚笨,是什么导致极端的发生?在无畏的抵抗中我们又是如何身陷困境的? 在我旁边,我能感受到任何事物的变化,而正因为这种入静的感觉如此强烈,我也被各种因素干扰着,其他的无需多说,只要内心充满坚定,一切便会转危为安。 那么,在预料事件的另一种情况下,我也不知从哪儿,进行性判断,任何的意外便足以让我们感到事件的蹊跷,无论我们身在何处,就必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这种作用一开始并不明显甚至无人察出,但却足以致命。

那些曾经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人们啊!无论你们身份如何,你们都为事件的推动进行着生与死的抗争!无论你们短暂地生活地怎样,但我依旧可感觉到来自你们内心的呼唤,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不正是你们的寄托吗?

我的记忆再次回到了儿时玩耍时所在的街道,那里的气味至今依旧存在,我们对于此发生的必然性条件会随着岁月的推移而逐渐淡忘,我们生活在儿时的空间里,但我们的感觉会随着周围的变化而变化时,我们就会发现,隐藏在其中的便是我们对于此现象的根本解释。因为我们还处于空间里,必然会遇到许多许多挫折,磨难及痛苦,而我们对此则需一一面对,别无选择。

每一步文学作品都是一颗心灵,他们正在闪亮着,那么,背后的故事又是怎样的,即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背景是什么?每部巨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断地琢磨,一天一点新的发现,但又要与前面的故事产生事件的联系,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选择了放弃,因此,这长篇小说的人正在想:我该如何构思整部小说的框架?我为何这样写,其真相又将是什么?

当我在看一个镜像时,旁边所有的人都响应后,我是继续观察他,还是停下来观察他们? 我们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众人的目光中,其他的就无需多说,因为他们一直在注意着你的所有动作。

当外界环境依旧嘈杂时,你便会得知周围的事物变得如此可怕,对任何人来说,环境的改变无非会影响他们的情绪,我们就此进行一番激烈的讨论,来揭示各个事物的起因及其结果。 当我还是位孩子的时候,周围所有的事物仿佛都变化地如此缓慢,似乎根本就不是如今我生活的世界,在那里,没有时间,只有伙伴们与我的影子。在一片很大的空白区域里嬉戏,我当然过得十分快活,当我忽然意识到他们之后的不存在时,我会感到十分孤独,他们的下落不明,而我则站在街道上,广场甚至山林中也无法寻觅到他们的踪影。 然而,事实并非发展地如想像中的缓慢,而是在时间的推动下变得迅速不及掩目,我们时刻在被它影响着,也不知是怎样的情况能让我们去完成一个共同错误的事情,这让我们变得更加迟钝,更加糊涂。

当一个人对你进行反抗时,他会把所有有关他的信息给屏蔽,不让你发现他心中的任何“未来秘密”,无论你是谁他都会这样做,那么,他可能对你有一种极为强烈的怀疑态度 。

我年少时常常质疑这样一些问题:是怎样的活动让我们拥有了智慧?意识与个人的命运有关吗?我们到底为何要活在这世上?这难道不是一种荒诞吗?

对于逝去时光的忏悔是种痛苦的回忆,本身一场虚无,为何我们对过去如此忧心忡忡,烦躁不安呢?因为我们有随时的记忆,他可以给我们带来幸福美好的享受,也可以带来难以释怀的痛苦,前者或许十分短暂,而后者可能十分漫长。

相关文章

  • 向命运抗争

    读书随笔1 读书群发起了一个30天的读书活动,每天发一篇读书随笔,活动历时30天。 我选了《简·爱》这本书来读。 ...

  • 【读书笔记】《知识是甜蜜的》

    读书前 读书时,随笔记 读书后

  • 如何“有效”地读书

    我一直很喜欢的培根的随笔《谈读书》,这篇随笔将读书的好处,该怎么读书,以及读不同的书说的非常全面且非常绝妙。相信大...

  • 2018-01-27

    今天算随笔,我知道了读书要寻找方法,要把读书变成一种自己的娱乐兴趣,读书是快乐的。 我...

  • CMM SANDS_INTRO_20200701

    读书随笔开篇 7/1 0934

  • 教你写读书笔记

    文/尹伊儿 从小就有写随笔,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到现在我已经积攒了二十多本的读书笔记和随笔。现来与大家分享—— 希望...

  • 读书和跑步丨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第274天 自律人生:唯有读书与跑步不可辜负,每天坚持撰写读书随笔,每天坚持1万步。 近几天没有发读书随笔和书籍摘...

  • 2020年2月至4月,疫情居家期间十一篇读书随笔

    随笔1: 扬长避短、做好自己 ------疫情居家期间读书随笔 2020年的这个超级长...

  • 【随笔】有的书,作者…

    日常感悟,随笔。 闲暇之余,我喜欢读书,“读书之乐其无穷,数点梅花天地心”。 久而久之,读书便成了生活的一大乐趣。...

  • 写作琐记

    自己把刚在朋友圈写的读书随笔,复制到《随笔》APP,这也是自己头一次在《随笔》APP发布文章。 自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2015年读书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hki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