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爷爷和坚爷爷家的笤屋很宽敞,织爷爷儿女多,各个年龄段都有;坚爷爷很和善,坚爷爷的妻子死得早,但留下了三个儿子。
大儿子友生伯伯结婚娶了老婆后,盖了新的红砖房,就从老木屋搬出去,住新的红砖房了。剩下的一个站生叔叔,一个石生叔叔,还住在老木屋,两个叔叔性格像坚爷爷,很随和,能耐烦。
所以,紧邻的两个生产队里的小朋友,就都喜欢往织爷爷和坚爷爷家的老木屋的笤屋里玩。反正叔叔们性格随和,就算顽皮、捅点篓子出来,他们也不会去找家里的大人告状,大人们不知道,回家就不会挨揍了。
虽然只是去玩一会儿,hs湾人们虽然都勤劳,但也有较真的人家。湾里哪家的娃娃,要是顽劣,捅了篓子,放牛时贪玩,牛儿偷吃了庄稼,也还是会去找娃娃们的父母告状、索赔;被揭发后,管教严的人家,娃娃们回家挨打,就是板上钉丁的事。
所以,hs湾的娃娃们,也会出门看天色,进门观脸色,有的人家里就不去。
那时候,湾里有个小名叫“熊宝”的小伙伴,最能扛。
熊宝的父母石爷爷和月珍奶奶管教小孩,从不手软。只要有人上门告状,熊宝回家挨打是怎么跑都跑不掉的。
熊宝在外头惹了事,有时候,是他欺负了别人;也有时候,是湾里年龄比他大的小孩欺负了他。只要有人上他家门,石爷爷和月珍奶奶不管熊宝是对是错,反正,熊宝是非挨打不可。
熊宝自己有理,回家也是被父母打一顿,没理也是被父母打一顿,熊宝还是那个年代的山村,家中的独子,父母不疼他,是根本没这种可能,石爷爷和月珍奶奶一生就生了他这么一个亲生儿子。
也许,是石爷爷和月珍奶奶从内心深处信奉,hs湾老一辈人传下来的话:“不打不成人,打了做好人!”,“三句好话,比不上一马棒棒”。
被父母揍得多了,后来,熊宝也看清形势了:只要有人登他家的门,无论是别人打他,还是他惹了别人,他回家后:不管石爷爷和月珍奶奶怎么询问事情的起因经过,他就是四个字:“金口不开”,“挨打就挨打!”。
这么一来,有时候,熊宝范事的时候,在现场的小伙伴,有看到事情的整个经过的,知道熊宝挨石爷爷和月珍奶奶的打,是冤枉了。后来,熊宝身边的小伙伴,就越来越多起来,不跟他对立了。
有时候,娃娃们也一样,知道明辨是非的。
后来熊宝参军去了部队,转业后,在南方的一座城市安家了。以他从小倔强的性格,这也算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和归宿。
若干年以后,潇飞雨回想起来,才发现:有些山野里长大的娃,他们自身携带特有的地域优点----抗挫能力强。
这比后来城里见到的:父母说两句就逃学、跳楼、投江的青少年学生们,抗挫能力真不是一个档次的。
熊宝从小就能扛事儿,金口不开,要打随你打!只不过是一些山乡娃娃们的一个缩影而已。远不止熊宝一人,他只是山乡那些,从小在山野里爬滚摸打,同类型性格娃娃们的一个代表。
但不是每一个山乡的娃娃,都能像熊宝一样:走出山乡,在外面的世界里扎下根来。
没有走出来的,有的已经消失在风中,就像柳儿,就像肖宝叔。他们是hs湾人们心中永远的痛;是潇飞雨一生中,心底失落的梦。
简书首发,转载请联系作者,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