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弓水吉
01
今天早上一睁眼,浏览朋友圈时,就看到小E发了一条与老师交流的朋友圈。
看清聊天内容后,我这才真得相信他是一志愿成功上岸了,奋斗了四年,在最难的2020年中,完美地实现了从三本到985的逆袭。
02
清明时,我姑奶来我家祭祖,得知我考研失利,准备参加工作时,语气万分自豪地说:“听俺孙子今年说,他考了个啥子985,考得很不错,他可是今年要继续上学的。”
我只能尴尬地点头称“是是,继续上学很厉害。”下一秒,就赶紧岔开了这个话题。
她口中骄傲的孙子,恰好就是小E。
我比小E大几个月,占了他一句“姐姐”的便宜(虽然他一直没有张口叫过)。
我们小时候念同一所幼儿园,小学上同一个班级,到了初高中时还会有机会分到一个班,直至上大学时,才彻底没了交集。
我们不是关系亲密的青梅竹马,充其量只能算是从小到大,双方家长放在一起被比较的好搭档。
他是“别人家的孩子”,也从来都是我妈口中赞不绝口的对象:
小E早起早睡,你晚上不睡、早上不起。
小E在家帮忙干家务,你懒得油壶倒了也不知道扶一下。
小E整天在家学习,你则整天窝在家里扣手机。
……
种种诸如此类踩一捧一的话,不胜枚举,甚至我们两个人的名字都各是一个单字,从这点严重怀疑给我们俩起名字时,双方父母曾在一起商量过。
03
青春期的我一直都很傲,那个时候的少女,矜持骄傲又敏感自卑,我从未认可过我妈夸奖小E的话。
因为他镌刻在我脑海中的形象一直是:戴着黑框眼镜,一米八几的大男孩,弯着腰佝偻着背俯在一米多高的课桌上,大多数时候都是独来独往的,性格腼腆内向,很少主动和身边人沟通交流,沉默地像一只独飞的大雁。
我们俩上小学、初中时成绩都很接近,因此中考后就一起去了市里面最好的高中,还有缘地被分在了一个校区。
唯一的差别是,我分数高出了几分,开学伊始,就被分去了实验班,他则进入了平行班。
后来文理分科,实验班取消,校区内所有的班级被重新打乱拆分成文理平行班,我们俩又很凑巧地被分到了同一个理科班内。
但是高中之后,我们之间的差距排名就开始逐渐拉大,他进入了最认真、最努力,但成绩却一直提不上来的行列。
但那时,他仍旧是班里最努力的那一批,我甚至从他身上看不到一丝丝的焦虑,他还是整个人看起来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浑身透露着淡定又稳重的气息。
就这样,高中三年一晃而过,在2016年的夏季里,我和小E双双高考失利。
但我尚还在可控范围内,志愿录取结束后,去了省属的一所一本大学,而他则直接兵败滑铁卢,背着行囊,坐了近20小时的火车,一路北上,将18岁到22岁的四年光阴,洒在了黑龙江的一所三本院校里。
04
我离家只有三百公里,大大小小的假期,没事儿就会往家里跑。
他则一年中唯有寒暑假,只背个书包,坐车回来一次。
就这样步入大学,我在中原,他去了最北面,我们剩下的交集就是在各自的空间和朋友圈动态里看到彼此的近况。
我是平均一天五条动态发送的说说狂魔,他则是像按季度营业式的逢年过节来一条。
我的朋友圈平淡地记录着一天的琐事,像连载式的流水账。
他的朋友圈则像是奖项收割机,记录着每个大大小小的比赛或者学科竞赛他所取得的奖项。
我进入大学,就彻底放飞自我了,去参加各种社团组织,什么都想尝试,但最终却什么都没坚持下来,大一上学期甚至有一门课差点挂科,才鞭策我开始重视大学的学习。但是就算这样,也只仅限于书本,从未想着去图书馆,深入学习一些书本外的学科前沿知识。
他则认准他所学的化学专业,仍旧像高中生那般一下课就钻入图书馆,周六周日甚至能在自习室一坐一整天。
与我乱七八糟的报社团不同,他只报了一个轮滑社团,后来大一结束时,我就在他朋友圈中看到了他发的花样轮滑小视频。
最让我惊讶的是,性格极度内向自敛的他竟然去参加了辩论队。后来大三时,我偶然间在朋友圈中刷到了,他已成为辩论队队长,带着队员去参加黑龙江高校辩论赛的现场动态图。
就这样,大学四年,在我看不到的地方,他飞速的成长着、蜕变着,高分通过四六级考试,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摘得奖项,大三下学期还带领团队成员拼杀到了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的省赛现场。
05
而他最近的动态,就是晒出了一张一志愿上岸985的聊天截图和新修改的个性签名。
直到如今,我才是真得服气他了,服气这个从小就收获到我妈N多赞誉的“别人家小孩儿”。
发小曾说,我就像是涨潮时候的江水,平时懒洋洋的,只会在特定的时机内,才会汹涌地猛烈地来一阵,过了之后,就继续懒洋洋的。
但是小E则像是山中细流,虽然没我的冲劲儿,但是后劲儿一直很足,顺着渠道,绵绵不断地向前奔流,因此同样是2020年跨地区考985院校,他最终考上了,而我只是考过了。
我近日不断的反思,我考研失败的经历。
其实原因就一个:不像一个全职备考的考研人,完全没有沉得下心。
备考时仍旧是玩着学着,每天睡到自然醒才去复习,后期还直接选择在寝室备考,因为我潜意识里压根就不相信自己第一次能考上,总想着一战打基础,走个过程,就是这样敷衍的态度,最终也只是收获了一个敲不开一志愿复试大门,差强人意的分数。
印象中,高一时的班主任是全校出了名的严格,一天到晚,从他嘴里几乎听不到任何夸人的语句,然而他唯独对小E夸赞有加,夸奖小E的努力,小E的上进,总说:
真正优秀的人,肯定时时刻刻都是谨记学习的人。大家都要像小E同学学习,学习他那份沉着冷静,学习他那份刻苦努力,不要看小E同学现在成绩不行,但我相信,他属于厚积薄发类型,假以时日定会收获硕果累累。
如今,时间证明了,当初班主任的话是正确的:
真正优秀的人,均是细水长流之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