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的组织,这一概念的提出本身就是管理思想的迭代更替,不断完善,思想提出之初在某个企业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因为商人的逐利性,而成为领导者希望其为已用,成为提升效率,提高利润的工具。然而,每个企业都可以建立学习型的组织吗?网上疯传的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对比,难道仅仅是服道具的差别吗?更多的应该是故事带入后,气场上的差异吧。有漂亮的外表,更重要的是有内涵的灵魂,而学习型组织亦然。
前段时间读到程天纵老师(惠普中国公司第三任总裁)关于学习型组织的一篇文章,感觉受益匪浅,在文章中他提出所谓能力建设必须是逐层推进,才能不至于空中楼阁。程先生将学习分为四个阶段: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和自我学习。
1、自我约束(self-discipline):这各阶段公司会告诉你很多不能够做的事情,制定很多的规章制度,组织此时的要求是最低的基本要求,不调皮捣蛋、不违法乱纪,保证组织能够和谐的存在下去。程老师管这个阶段叫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指望员工做啥好事,但是最起码能够遵章守纪。
2、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这个阶段的组织成员只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就行了,规定今天6:30去敲一次钟,只能能够按时按点,符合要求的干完组织安排给自己的活儿就行了。
3、自我激励(self-motivation):这个阶段的组织成员意识到自己是在一个team里面,明白了“众人划桨开大船”的道理,能够完成组织内一些team work 的事情。
4、自我学习(self-learning):这个阶段的员工意识到自身能力不能满足组织目标的实现,于是转而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以满足自身在组织职业发展的需要和组织目标实现的需要。
既然要打造学习型团队,何不轰轰烈烈的来一场?找出一些人的档案,给他们每一个人做一份学习档案,在学习型组织项目活动的“首映礼”上播出他们的视频。让每个人感受到对这个学习型组织的一种神圣和心之所向的感觉。这些事情,岂不是比你孤零零的组织技术讨论要有趣的多了?
如果你读过创新的一些内容,你就知道源创新、点创新、流创新之类。创新分为很多种。而这里面点创新和流创新又比较容易实现。为什么不多添加一些关于创新的奖励专项活动,可以设置专项创新基金,列入学习型组织建设的项目中。既能击发大家的积极性,又能为公司创造利润,何乐而不为?
一般来说,企业要建立学习型组织,还是需要一个表现并能实施的形式和场地。那么建立一个企业学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将我们的学校复制一个到企业中。有培训教室;人人为师;老大当校长;学习有作业与考核;有教材有沉淀与更新;有费用支持;专项学习有结业证或毕业证;安排常规的学习课程表等。
做好日常的培训学习。从理论到实际,要注重培养三三个能力: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实际操作运用能力;辅导固化转化能力。这样才能形成人人为师的传承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