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兄妹五个,在那个重男轻女,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姥姥没有给母亲上学,只给两个舅舅上学,为这事母亲到现在提起来仍责怪姥姥,说姥姥偏心……
母亲是25岁那年嫁给父亲的,我曾经好奇的问母亲:“母亲,你看上父亲哪儿呢?”“人家是文化人。”母亲笑着说。是啊,父亲是文化人,母亲便在茫茫人海中认定他是人生伴侣。与父亲结婚后,相继生了我们姐弟四个。母亲最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去看书,读书终归是有用的。回忆童年时代最开心的事情便是每次开学我们领到新书后,母亲总是找来旧报纸,折叠,用浆糊粘贴,小心翼翼地给我们每个人书都包上书皮,几十本书,母亲一本一本地包,因此直到学期结束,别的同学书早已破烂不堪,而我们的书仍然光洁如新,为此还常受到老师表扬,我们心里都美滋滋的。
小孩子总归是顽皮的。小时候,如果我们打碎了碗,盘子等,母亲从来不会责怪,但是如果谁把书撕了去做手工,折飞机等,准会挨顿揍。记得小学时班里流行掼瘪,就是用两张纸各折成长方形,再交叉放在一起分别折叠四次,一个小瘪就做好了,男孩子女孩子,一下课便冲到操场上你一下我一下掼着,掼得满身是汗。记得我当时也忍不住便把家里看过的书撕了折叠小瘪,被妹妹看到了,偷偷地告诉母亲,母亲非常生气,拿起笤帚连打几下,我哭着喊“妈妈,再也不撕书了……”母亲这才停下来,又让我们把瘪打开,一页页对好,她用浆糊小心地粘贴上。从那以后,我们再也不敢破坏书了,而且对书都爱护有加……
我都工作了,小学的书居然仍然整齐的摆放在纸箱里,我们姐弟四个有好多书,纸箱放不下又装在大口袋里,虽然我们家从茅草房盖到瓦房,但家里的书却一本没少,前些日子回老家,居然还找到好多中学的日记本,毕业纪念册,“妈,把这些书卖了吧?太占地方。”“不行,农村人家里面积大,有地方放书,没有书哪像个家呢?”是啊,没有书的家不像个家……
兄弟姐妹哪有那么和谐呢?常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大闹天宫。记得小学四年级时,我从同学处借了一套西游记小人书,真是如获至宝,放学到家便如饥似渴的读起来,一会儿妹妹也回来了,看到我的小人书也想看,于是我们便互相撕扯,一不小心书被撕坏了十几页,我清楚地记得是孙悟空大战红孩儿那本,正看到精彩处,居然被撕了,我便大哭大闹,正在做饭的母亲走过来,当她了解事情的经过时,并没有责备我们,“没事,坏了,修修就是了。 ”“怎么修?”我带着哭腔说,“我打点浆糊。”,听了母亲的话,我停止了哭泣。只见母亲拿来饭勺,舀些水与面和一下,再放在锅底烤烤,一会儿,一碗浆糊便做好了,母亲不识字,我与妹妹将书中的页码,一页一页整理好,母亲便用筷子蘸着浆糊,一张张一页页粘好。母亲的耐心,母亲的细心,母亲粘书时的小心翼翼,至今让我历历在目,每每想起仍有些许感动。
从那以后,我们看书,再也不争执。也从未故意破坏过书。别人家的孩子一放学都是去地里割猪草,帮家人干农活,到处转悠……而我们家都是四个人坐在吃饭的四方桌旁,每人手捧一本小人书,津津有味地看,不吵不闹,每当母亲看到这样的我们,她也不忍打扰,继续她的家务事……
与书为伴的童年,是幸福的童年,是无忧的童年,是快乐的童年。有母亲的支持,我们都徜徉在书的海洋里,从《杨家将》中读到英勇忠义的杨令公,智勇双全的杨大郎,巾帼英雄穆桂英等杨门女将;从《水浒传》中读到侠肝义胆的梁山好汉;从《三国演义》中读到关羽的忠义,张飞的鲁莽,赵云的英勇,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从《红楼梦》中读到末代家族走向衰败的辛酸以及金陵十二钗的悲惨命运……
读书不仅给我们带来快乐,也让我们的成绩在班里总是佼佼者。记得当时中考分数下来时,我顺利考上中专,来到千里之外的烟台求学,中专三年,几乎每个周末都是在烟台的新华书店度过,当时参加学校的浪花文学社,也常有随笔散文见诸校报,每当收到喜讯,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告诉母亲,母亲便会欣喜万分。“多读点书,终归是好的。”只因母亲的这句话,让我一辈子与书为友,不亦乐乎!
而我的妹妹弟弟们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满意的大学,如今妹妹在银行上班,弟弟在中广核上班,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是佼佼者,一切的一切,都让不识字的母亲感到十分骄傲……
母亲在给弟弟家带孩子,听弟弟说要多读书仍是母亲挂在嘴边的话,不识字的母亲却用自己的言行无声地影响着我们,让我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网友评论
应一些家长的要求,我们正在尝试做一个共创式的【家长写作社群】,通过写作记录孩子的成长故事,写自己在教育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分析,写自己的教育理念,写与教育相关的任何事情。通过写作让孩子的成长有迹可寻,让家长自己在教育方面的认知成长有迹可寻,最终让整个家庭的成长有迹可寻。
详情可阅读:https://www.jianshu.com/p/f7ca2f9dd2b3
如果您有兴趣,希望能和您一起共创这个社群,期待您的参与!
微信号:qq378558645,加微信备注“666”!
一个喜欢阅读热爱读书的人,天生的成分毕竟少,来自时代和家庭的氛围对人的影响更大一些。看了友人的文章,被平实然而优美的语言吸引,通过故事,对平凡而精神高贵的母亲肃然起敬。读书爱书的好习惯更是需要传承的,相信自己已是母亲的作者,会把这一项使命完成的更加出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