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买了一本书,那时怀孕,准备看的,结果早产后就将其遗忘了。转眼三载,随着孩子的长大,始终觉得与孩子的沟通,不是让自己特别满意,隐隐约约觉得这本书或许会给我一些启发,甚至只看书名,就觉得与之前听的课程“PET极简亲子沟通”有异曲同工之妙。于是这周重拾这本《非暴力沟通》。
看完以后,第一感觉就是:果然不出所料,PET的沟通技巧就是建立在非暴力沟通这个思想上的。
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观察的重点在于,只表达观察的结果,而不加评论。比如说,孩子放学到8点前还没有完成作业,你只需要把这个事实陈述给他听,但是不要给他贴标签“磨蹭”。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一般是这么说的:“你怎么这么磨蹭,都几点了,还没有完成作业?”平日里听到的都是这样的述说,总是先贴了标签,且没有把事实陈述清楚。
感受,是指自己真实的感受而不是想法。感受也是很直接的,比如喜怒哀乐,但是我们往往不太愿意去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有时候或许是怕被人看到自己的脆弱。掩饰直接感受而去表达想法,很可能又会是评论和贴标签。比如:我觉得你不爱我。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感受可能是,我很伤心,痛苦,但是当表达成“你不爱我”时,就是立刻做了一个评判,而如果对方也不懂沟通,那么就陷入争论是否爱对方,这,似乎并不能解决问题,并且把问题升级了。
需要,需要或者说需求是感受的根源。我们羞于把自己直接的需求表达出来,而是通过用批评和指责的方式,于是我们接受到的是反击,而无法满足真正的需求。比如,当你比较累的时候,娃一个劲地叫你陪他玩,于是,你会脱口而出:我不想玩了,你找爸爸陪你玩。这样的表示只是表明自己不想要什么,但是没有还是对方,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真实的感受可能是“我很累”,我的需求是“我想要安静一会,休息一下”,可是我们总是忘记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需求,其实,我也对自己也很暴力,不是吗?
请求,是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就是请求需要具体而非抽象,是应该做什么而不是不应该做什么。如果不能很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很可能就会使请求模糊。因此需要清楚地提出请求,反过来也是需要清晰自己的真实需求。比如有人问你想吃什么,而你只抽象地说想吃好吃的,或者说不想吃什么,对方很可能还是不太清楚你真正想吃什么,而最终呈现给你的恐怕并不是自己很喜欢吃的,于是你可能还会抱怨对方不了解你,哈哈,这样的场面,生活中,真是比比皆是。
对比PET,同样的理念,对孩子不要贴标签,而是把具体的行为和事实陈述出来,要帮助他们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需求。当与孩子有冲突时,我们需要彼此都表达出自己的需求,然后再去寻求第三法,可以同时满足彼此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样的对比,更加清晰了怎样正确地去沟通。我知道践行之路并非平坦,中间会反复,会遇到挫折,但是这是一条自己必须要去走的路,既已启程,就不畏艰难,一路往前就是了。
希望自己能够重新学会好好说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