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折点

作者: 狂言 | 来源:发表于2018-12-12 20:15 被阅读10次

    生在我们这样三面环水的村子里,代代人在小时候就已学会了游泳。在夏天,村里有些男学生甚至游着泳去上学,从我村一直向东游到沈庄,泳程大概一千五百米。上岸后穿过沈庄、小王庄、老郝集村就到贾庄小学了。如果在沈庄不上岸,可以继续向东游到小李庄再上岸,不过很少有学生走小李庄这条路,原因是小李庄很“紧”。

    小李庄只有一户人家,临着河,没有院墙,家里人口数不知。他家屋后,也就是屋子的北面有个大坑,坑里乱草丛生,坑的东北角有个磨盘,比普通的磨盘要大上一圈,据说这个磨盘下面压着七个小鬼。所以我们基本上都是走沈庄这条路。

    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这年冬天。曾在一年前给我“ge nian”过脚的沈爷爷的孙子检查出了白血病,在我听到这个消息后就再没过他。几天后,沈庄的学生告诉我说已经埋了。他家正好临着去贾庄小学的路上,从此,沈庄这条路也变成“紧”路,每次在漆黑的早上路过这里时,我都心惊胆战。

    过了沈庄继续向北有一公里左右,就到了大名鼎鼎的小王庄了。小王庄只有一户人家,这户人家只有一间屋,这间屋里只住着一个老头。小王庄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是贾庄小学历代学生的比武场。小学生打架一般相约在校门口——源于那句“有种放学别走,在学校门口等着。”,但是一旦约在小王庄打架,那就是准备打有讲究架了。

    在小王庄大家打架大概有以下几个流程。首先,双方准备,例如把书包交给别人保管,包括身上多余之物或者易碎之物,而且观众也乐于帮忙,如果你有打架之前热身的习惯还可以热热身。其二,不准装怂耍赖,例如打斗过程中不准拿砖头、棍子之类的东西,也不准用牙咬,踢裤裆之类的下三滥手段,双方要如拳击手那样用拳打或者如蒙古族那样摔跤;其三,不准打不过就跑,否则会落下个没种的名声,人之大忌。中国人忌讳没种这个名声不乏事例,例如张飞在长坂桥面对曹操八十万大军时大呼:“燕人张飞在此,谁敢与吾决一死战?”其实意思无意学生时代的“有种单挑”,面对张飞这种“厚颜无耻”之人,奸诈出了名的曹操尚怕背上没种的名声郁闷退兵了;第四,如果把对方撂倒了不准骑在人家身上不让人家起来,要起来重新打,如果你不起来,围观的会起哄:起来!起来重新打!打架者在心理上不敢违背观众;第五,小王庄是终极决斗,打完这架后此次矛盾算是告一段落,以后最多是冷战了。

    我自认为是打架佼佼者,自认为单挑无敌——主要源自于我经常面临一打多的局面。然而那时还处在“多子多福”的思想年代。我在孙六小学上学时学习就不好,来到贾庄小学后脱离了大人的管教,很快成了差生中“尖兵生”。很多差生都有个暴脾气,一言不合就约架,时常把“有种放学别走,在学校门口等着。”这句名言挂在嘴边。

    虽然我是差生,但是早些年曾在外公那听过高斯、欧拉、陈景润等数学家的故事,在崇拜他们的同时,也励志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所以我一直都喜欢数学,数学的计算能力一直很好,所有的加减乘除计算算式我看一眼就可以算出答案。然而语文实在是太差了,以至于看不懂数学试卷上的文字,所以每次做数学试卷上的应用题,我都是把应用题中出现的数据胡乱进行一番加减乘除。

    这种数学不算差生的情况一直维持到一九九六年我上小学四年级。我至今仍记得小学四年级的第一节数学课是在一个阴沉的早晨七点钟开始的,数学老师直接把课本前几章有关算盘的课程跳过去了。我只听到他说打开第✘页,我居然没听清是第几页,问周围的同学也没问出个结果,教室里又比较暗,再加上我坐在教室的后面,老师在黑板上写的什么根本看不到。我一直在焦急的翻书,一直到放学也没翻到,连布置的作业也不知道是啥,我一怒之下决定从此不再学了,以前是只逃语文课,今年数学课也开始逃了,这一年下来,逃的课比上的课都多。有时候遇到上级来学校检查工作,不知道是班级里的学生多还是怕我给学校抹黑,老师会主动告知我明天别来上课了。当然,逃课是不敢让家人知道的,吃过饭和同村的学生正常去上学,走到小王庄就停下来了,在那里待到放学再和其他学生一起回家。记得有一次上级来学校检查,我照例被老师要求逃课,那天特别的冷,风还特大,我和其他几个被要求逃课的蹲在小王庄附近地头的沟里,最后冻的实在受不了了,看到地头上有人种的凉姜,我们就开始挖,地有被冻的特别硬,我们找来了棍子、瓦杈子,最后挖出一身汗。后来针对我这样的差生,上课期间偶尔犯点例如说悄悄话的小错都会被老师赶到教室外面站上一晌甚至一天,如果犯了玩石头剪布的大错则会站出去一周。

    上小学四年级那年的冬天的某天早上,我们突然发现学校的国旗突然不升到顶了。三年级的老师给我们讲过联合国为周总理降半旗的事情,我当时心里想着这次降旗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大事,这种想法只是一闪而过,我在当时是不会操心这些事的。那天早上放学路过老肥的代销点时看了眼电视才知道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去世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转折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jap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