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原创文字集每天写500字人生百味
民间草药:四、怎样用药(续)

民间草药:四、怎样用药(续)

作者: 象浦 | 来源:发表于2019-04-02 13:50 被阅读37次

(一)在“辩证施治”的基础上用药

1、四诊八钢

2、六因:六因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不同的致病原因,过去中医书上称为“六淫”或“六气”。这些都属于外因,至于发病与否,主要取决于内因,但外因是致病的条件,也不可忽视。把某些致病原因,归纳为“六因”,这是由于古人限于当时的条件,不可能发现各种不同的具体致病因素,只能根据临床症状来推求致病原因,比如受了风吹雨淋,得了感冒,出现怕冷,发热,头疼等症状时,一般通称“()风”或“伤风”。在炎热的夏天,中了暑气,出现发热,头痛,四肢发软,出汗,口渴等症状时,通称“伤暑”。但是中医所称的“六因”,有时不一定是指发病的原因,而是代表许多疾病的固有症状,因此在用药方面和“八纲”同样具有很大的意义。

风,一般分外风、内风。外风,是指受风得病,有一般外感症状,有热象的为外感风热,偏寒的为外感风寒。前者应用祛风散寒的药。内风,是指风自内发,“中风”就是内风的一种,即突然混倒,不省人事,或出现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说话困难等症状,宜用平肝、养血、熄风的药来治疗。

寒,一般分为表寒、里寒。表寒,是指受寒得病,有恶寒、无汗,口不渴,四肢骨节酸痛等症状,宜用散寒解表药物。里寒,临床表现有腹痛、腹泻、肠鸣,口淡无味,恶心,怕吃生冷食物等症状,宜用温中散寒的药物。

暑,一般分为伤暑、中暑。伤暑,就是夏天受了暑气,有发热,头痛,出汗多,口渴烦躁,四肢酸软无力等症状,宜用清解暑热的药物。中暑,是指正暑天烈日下,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出现虚脱,应用补气回阳的药物,及时抢救。

湿,一般分外湿、内湿。外湿,是指有精神困倦,头重,四肢沉重,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轻度浮肿等症状,宜解表化湿。内湿,是指有黄疸,胸水、腹水、痰多,疲倦,四肢浮肿,腹泻,小便不通,宜清热利湿,或健脾渗湿的药物。

燥,一般多指燥气伤了津液,多见于秋季,出现皮肤干燥,口唇干裂,干咳无痰,胸痛,大便灭结等症状。宜用滋阴润燥的药物。

火,一般分实火、虚火。实火,出现牙龈肿痛,咽喉肿痛,目赤,斑疹,高热不退,烦躁口渴,小便褐色,宜用清热泻火药物。虚火,一般多见唾液分泌减少、口干,手足心发热潮湿,舌尖红,宜用滋阴降火的药物。

待续

相关文章

  • 民间草药:四、怎样用药(续)

    续上(一)在“辩证施治”的基础上用药 1、四诊八纲 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这是根据四诊的结...

  • 民间草药:四、怎样用药(续)

    (一)在“辩证施治”的基础上用药 1、四诊八钢 2、六因:六因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不同的致病原因,过去中医...

  • 民间草药:四、怎样用药

    毛主席教导我们:“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我们运用中草药防治疾病,也必须遵循这条原则。 (一)...

  • 苦苣菜

    苦苣菜植物在中国食用药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民间常作为野菜食用,同时也是一种传统民间中草药,《本草纲目》中记载苦菜属于...

  • 民间草药:三、怎样制药

    人民要求普及,跟着也就要求提高。 使用中草药也必须在普及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例如在剂型问题上,开始多采用生药直...

  • 民间草药二、怎样采药

    毛主席历来教导我们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们要用中草药防病治病,就应当自己动手,就地取材,组织力量自采...

  • 民间草药_中草药的一般知识:怎样认药_看续

    续上(2019.3.27)怎样认药: (2)看色。有些植物的花、苞片、叶子的颜色很特殊,让人一看就认识。玉叶金花在...

  • 民间草药(一)

    读初中的时候,有一次我咳嗽了好久,每天晚上咳得很厉害,含着甘草片也不管用,后来爸爸听老人指导去给我挖了一种很苦的草...

  • 民间草药(二)

    垂序商陆根供药用,治水肿、白带、风湿,并有催吐作用;种子利尿;叶有解热作用,并治脚气。外用可治无名肿毒及皮肤寄生虫...

  • 民间草药(2019.3.26目录)

    今天从刘信平先生那里借到一半《民间草药》一书,如获至宝,晚上坐下来细细品读并做好笔记。 第一至第五页散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民间草药:四、怎样用药(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jav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