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沐恩佳音
昨天,孩子的老师向家长分享了一对母子的对话。
妈妈:从明天开始,我不再叫你起床,你愿意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我不会吵你,也不会对你发脾气,照样负责把你送到学校。老师怎么罚你,你不要给我说,那是你自己的事!
孩子:那我要是睡到下午怎么办?
妈妈:睡到下午更好,早饭和午饭都省了!
孩子:那你还送我去学校吗?
妈妈:当然送啊!
孩子:我要是睡到下午放学时才醒呢?
妈妈:那你就不用起床了,继续睡,可以一直睡到第二天需要起床上学时。
孩子不再说话,默默地回到自己房间,找出来闹钟,自己订好了起床时间。
接下来的一周,早上没有了妈妈的大声催促声,孩子也没有了起床气,生活开始和谐有序。
看完老师的分享,我由衷地为这位智慧的妈妈点赞!说实在的,我现在每天依然在催促孩子们起床,以后也要改了。
父母为孩子承担的越多,孩子长大后付出的代价也越大,他需要自己经历和明白的事情,还需要一点点去摸索。
父母教育孩子,应该有一定的原则和底线!家长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尝试着规划自己的时间,我们会发现他们做的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很多。
很多孩子在家不听家长的话,把爸爸妈妈的话当成空气。家长说十遍八遍,孩子值当没听见。
但是在学校里,多数孩子都特别听老师的话,老师让怎么做就怎么做。老师的一句话比家长的十句话都管用。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
因为每个学校都有校规,学生不遵守,就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但很少有家长会给孩子制定严格的原则和底线,如果父母把握不好教育孩子中的度,对孩子就会忽紧忽松,张弛无度。
家长对孩子过于放纵,就变成了溺爱;家长对孩子过于苛刻,就变成了压力,爱很容易变成一把双刃剑。
家长如果有意识地为孩子制定一定的原则和底线,让孩子清楚,碰到双方制定的底线,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家长能够长期坚持,孩子慢慢就不会肆意而为,久而久之就会美成一种良好习惯,该怎么做,孩子自然会心中有数。
善良、正直、诚信、尊重、礼貌、谦让等,虽然很难制定原则和底线,但家长可以从日常的行为中展示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给孩子带来正面的示范和引导,让他们知道怎样做才是合理的。
当然,在家庭教育中首先应该贯彻平等的原则,父母和孩子具有人格上的平等,父母把教育认知成单方面对孩子施压,实际上就破坏了平等的原则。
如果家长想让孩子怎么做,自己应该先在这方面做好!
家长坐在沙发上玩手机,孩子自然也想玩手机,哪里还有心思写作业?家长在打麻将,孩子肯定无法收心,能静下来心写作业吗?
家长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己成长的过程,该坚持原则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原则,不能有一颗“豆腐心”。
孩子一抵触,家长就妥协,只会让孩子越来趑没有原则和底线。
只有父母和孩子共同长期坚持,双方都养成了自律的习惯,这将会成为我们日后不可多得的财富。
有原则有底线的教育,孩子长大后很容易抵挡住各方面的诱惑,好像给他加了一层防护墙,让他变得更优秀。
源于#岁月拾遗优选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