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43一诸葛亮舌战群儒

作者: 来相照 | 来源:发表于2019-03-21 10:43 被阅读14次

鲁肃、孔明辞玄德、刘琦,登舟望柴桑郡来。

等待诸葛亮到来的是江东君臣意见尚未统一。

孙权骨子里有好战的灵魂却又有些惧怕曹操的威势。

江东臣子有主降的以张昭为代表。

有主战的代表鲁肃以及周瑜。

诸葛亮此行的任务是助力孙权下主战决策的决心。

褚葛亮的武器最好用的就是语言,所以文章标题称之为舌战。

亮一驳张昭对刘备与自己兵败的嘲笑,驳斥的依据就是刘备不忍夺同宗基业和载民渡江的仁义。

亮再驳虞翻对曹操兵力的强调,驳论的依据是己方与孙权方兵力的对比。

亮三驳薛综对曹操地位的认可,驳斥的依据是忠孝的理念。

亮四驳陆绩对刘备地位的质疑,亮驳之的依据是刘备的血脉根源及英雄不论出处。

亮五驳程德枢对己学识的质疑,亮以君子之儒驳之。

张温、骆统二人,又欲问难。忽一人厉声而言曰:“孔明乃当世奇才,君等以唇舌相难,非敬客之礼也。曹操大军临境,不思退敌之策,乃徒斗口耶!”亮舌战群臣方止。

盖引亮见孙权,孙权降阶而迎,优礼相待。孔明见孙权英雄气概,定下语言表达基调:“只可激,不可说。”亮如实告曹操兵力一百五十万。劝权量力处之,若能抗衡早与操绝,若不能,不如从谋之论,北面事操。权大怒,拂衣而起。

亮又当鲁肃面说自己有良策。孙权为了良策置酒待孔明,孔明陈鼎足之谋略,权大悦,决定出兵抗曹,传令文武官员。

权与臣再议,主降派大谈中孔明借兵之计,权再迟疑。乃见吴国太,国太提及昔日孙策临终时有遗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而战争毫无疑问该属外事。孙权如醉方醒,似梦方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三国43一诸葛亮舌战群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jtq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