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门

作者: 白行 | 来源:发表于2021-04-20 09:26 被阅读0次

《我的灵魂》素诗集

那些年
雨如倾泄的豆子击打着芭蕉
青灯在夜中常明
您神情肃穆、深沉
眉头紧锁

那日
天阴沉不定
我恍惚地看着您在扫着芭蕉斑驳的影子
您告诉我,有浮尘
我眉头紧锁

昨日
清朗徐风,麦田清香
看不见青灯
是青灯已熄
还是青灯被暖阳融没

今日
我手持着扫帚
看您离去
山路蜿蜒不定
却有一扇坚固的门……

下附和诗友的对话:

磨扇河:读完这首诗,我想起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阐释的人生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时间线的推进构成了思想的倒三角,逻辑的关联促进了诗意的迸发。类似的经典中还有余光中的《乡愁》,都是在时间递进和意象比对中抒发情感。诗中有几个核心的元素需要关注:第一个是“芭蕉”,作为情感的牵发载体,贯穿全诗;第二个是“青灯”,作为情感的转折载体,承上启下;第三个是“门”,作为主题,在结尾点睛归流;但是作为读者,理清诗歌内容或者逻辑的关键点却在于对“您”的感悟和体验。这里的“您”,我的理解可以是亲人、童年、青春等,也可以是其他。至于“芭蕉”,可能是特指,也可能是本身。整首诗读下来,我体验到的是岁月淹没生活,传承渐变,一切自有归处,那便是那扇“坚固的生死之门”。

白行:诗友的鉴析,让我好惭愧和感动,惭愧因为你品诗的功底如此深厚,自叹不如。感动是因为自己的“孩子”有人喜爱;我觉得诗的感动有两次,一次是灵感来到你的眼前,一次是你的孩子也有人喜爱。

下面说下诗中的几个意象:

芭蕉,佛经中,经常比喻空虚无实之物;本有“雨打芭蕉”的典故,可是雨毕竟属于客观事物,而“倾泄的豆子”就有了主观的味道。倾泄的豆子击打着芭蕉,意为佛禅修道之人刻意追求“空”的意境,看似解脱,实则为“执”。

青灯,按诗友说的,转折载体,承上启下。青灯映衬着禅修,在第二段“看不见青灯,是青灯已熄,还是青灯被暖阳融没”,青灯熄灭的缘故,虽不甚清楚,但有一点是清楚的,灯灭而不执

门:圣严法师说,禅修做不到成佛,禅修的顿悟也就是找到了成佛的门,不论是否成佛,门都代表着顿悟,破执,便自然而然的融入自然。道路虽崎岖,门却是坚固的存在,也是诗中的“您”修道的决心,“您”其实就是我,这坚固的门就如黑塞的《悉达多》的主角。

再谈一谈诗歌的创造,有很多所谓的天才、大神,虽然出口成章,却掉进了华丽的辞藻、同题诗比赛中。诗歌本是灵魂的涌动,写诗就是灵魂的自由流淌,诗歌需要灵魂,小我的灵魂。

相关文章

  • 诗:门

    敦实憨厚的,是山里种栗树的二叔对于那种固执,得找到锁眼、得有钥匙啪嗒一声轻响,才启开 装裱可意的,是夜晚街边一盏盏...

  • 诗|门

    门 紧紧地关闭着 站在门外的我 忐忑着 门 轻轻地虚掩着 站在门外的我 徘徊着 门 大大地洞开着 站在门外的我 张...

  • 诗|门

    重重帷幕落下重重的门 巨大的阴影呼应着远方巨狼的嚎叫 北方无垠的草原和奔腾的河 推开一门是荒芜和另一扇门 白骨上的...

  • 诗 | 门

    我选择了 这扇门 仅仅通过它的外观 我猜想 门的另一边 一定有什么 悸动着 头戴幻想 冲了进去 一个声音 在我耳边...

  • 诗 | 门

    我发现 每个虚掩的门后 都有一个等待的人 我发现 他们大都等不到 他们要等的人 该来的 早来了 门关了 心就死了

  • 诗—门

    《我的灵魂》素诗集[https://www.jianshu.com/nb/43163589] 那些年雨如倾泄的豆子...

  • 诗•门

    紧锁着 那屋子的门 少有人打开 里面一片黑暗 这淘气的黑 总是偷偷溜出来 带走叽喳的麻雀 带走温暖的阳光 带走稚气...

  • 杂诗Ⅰ门

    红色的 散发着威严朽木的门 静静的立在那里 我想推开它 却使不上力气 全身的肌肉被它震慑 流淌的血与浆被它威压 唯...

  • 门的诗

    门的诗 儿子发来一组 在安徽釆风时 拍摄的门的照片 十几扇不同的门 不同的门里门外 寒波看了后 说门是门户...

  • 【诗】朝着门

    一盘只尝了几口的剁椒鱼头,朝着门 酒架上斜倚着的酒瓶,朝着门 烛芯被灌进来的风吹歪,朝着门 多出来的碗筷是精心摆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kmgl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