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片迷,请进

作者: 慢慢游电影 | 来源:发表于2018-12-20 18:54 被阅读4次

    武侠电影,是以中国武术、武侠传奇以及侠义精神为主要表现对象的所构成的类型基础的电影。

    简单而言就是有“武”有“侠”的武打片,并且乃中国唯一的类型片。

    “武”实际上就是武术打斗、冷兵器的相接;“侠”是中国文化中义薄云天的正义感。

    武侠电影作为中国极富民族性和传统文化精神的电影类型,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中华儿女与五千年历史对于武侠文化的理解与诠释。

    同时,它还承载了中国传统的形式与内在观念。中国的武打片向观众提供绚丽的影像、奇异的场面、惊险的动作以及超常的人物,在如此的刀光剑影中传递背后的文化心理内涵。

    在此,我便分析几场经典的“竹林戏”,并从中提出自己的见解。

     (影片《侠女》是由香港国际影片有限公司、台湾联邦影业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由著名导演胡金铨执导,石隽、徐枫等人主演的武侠片。该片根据蒲松龄所著 的《聊斋志异》中同名小说《侠女》改编,讲述了杨慧贞在书生顾省斋的帮助下与东厂交锋对决的故事。)

    首先,就不得不提到胡金铨导演的《侠女》中的竹林歼敌大战。

    这场戏开创了武侠电影的竹林打斗的场景,并且在当时并无任何电脑技术,但这场戏依旧拍的精妙绝伦。

    不论从拍摄阶段的场面调度与镜头运用还是后期的剪辑都已升华到了属于胡金铨自我的一种美学哲学。  

    (黑白影像更具质感)

    在胡金铨的影像中,竹林遮天蔽日,只是从竹叶的间隙中透入丝缕微光;而我们在平时可见的竹林是清幽宁静的场所,将如此陶冶性情之地展开一场搏命可见导演功力。

    在这场戏中,镜头兼顾了打斗双方和环境,并且利用竹林场地的特征,将人物和竹林融为了一体,两者成为了大自然别样的“延续”。

    电影的画面有意境,诗意中带有着禅意,竹林整体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深远的内涵,而更深层次意义的却是一种逾越。 

    (为了拍摄此片,胡金铨不惜血本历时九个月搭建仿古街道三条、老房屋百栋,动用技术人员超1200名,为了做旧,甚至烧毁了部分建筑。1975年,胡金铨剪辑了3个小时的版本送往戛纳电影节,最终斩获当年戛纳的技术大奖,轰动国内外,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卧虎藏龙》就无需我多介绍了)

    其次,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中的“竹梢上的打斗”并不是一场完全意义上的武打场面,是一场压抑的情感戏。

    正如李安自己所言,我是为了表现人物的意乱情迷。在这场竹林戏中的武打设计被许多人诟病,然而导演的目的却达到了,因为李安要拍的是一场吻戏。

    (“吻戏”)

    李慕白与玉娇龙在竹林里飞跃,那种虚虚实实若隐若现的人物情感,被“竹”这个符号隐喻出来。

    在一片“绿”的色彩中,李慕白和玉娇龙纠缠不断,投射出微妙暧昧的人物关系。竹林令李慕白和玉娇龙静心,寻找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因而两人产生了心灵之间的反应。

    (《卧虎藏龙》竹林戏)

    就在这场竹林戏中,两人一来一往,互动愈演愈烈,已经不再是表面单纯的师徒关系,而是情侣关系的开端。

    在李安的古典美学中,竹林已经不在是那个竹林,却也是个竹林,两者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最后,张艺谋在《十面埋伏》中的竹林与前面两者完全不同。

    (《十面埋伏》海报)

    张艺谋的竹林则是物尽其用,挖掘出竹子各式各样的用法。他把竹子妙用为一种武器,乃至于连地下都暗藏着竹子,成为一种机关、暗器。

    色彩对于张艺谋而言就是他的美学的根本,在他的竹林戏中,都用为绿色,甚至在金捕头和小妹的情感描写中都渗透出竹林的颜色。

    (《十面埋伏》竹林戏)

    张艺谋的镜头是美的,从场面调度、摄影角度等方面而言,张艺谋的竹林戏无愧于华丽一词,他的美并非是深处的美,只流于表面,除了感官的刺激还剩下的也是最为重要的——人性的刻画,在这场竹林中人性美并没有得到体现。

    (《新龙门客栈》既可以作为一部武侠片,也可作为一部香港西部片。)

    巴赞将美国西部片比作“神话”,在此的神话意为:按照人内心的所想的去表现西部片。

    而武侠片何尝不是“神话”,甚至更甚。

    ----

    内容原创首发微信平台:慢慢游(mmyfilm)

    转载需注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武侠片迷,请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mdu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