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家长会后,一位家长的独白:
家长会后,所有的家长都拿到了一份考卷,本以为非常简单,没想到......
第一题:“你家有藏书吗?有多少册?
第二题:“哪些书是你读完的?你还记得主要内容吗?你和孩子讨论过书里面的故事情节吗?”
第三题:“你陪孩子去过哪些地方,你和孩子一起照过像吗?”
第四题:“每周有几天,你能和孩子共进晚餐?能和孩子欢乐时光?”
第五题:“你能说出孩子的几个同学?你知道孩子最喜欢和最讨厌的是什么?”
第六题:“你埋怨过父母吗?你有不讲原由的责骂过孩子吗?你消极面对工作中的加班吗?”
简简单单的6道题,可是,对于工作繁忙的我,只能得0分。
交卷后,班主任走上了进台,一脸的意味深长:
“与其说,这是一次考试,不如说是一次问卷、一项调查。其核心是:在孩子的成长中,作为孩子父母的我们,会带给孩子一些怎样积极向上的情绪,或者会给孩子带来消极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若是每天坚持阅读半小时,孩子也会拿起书本来,你若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孩子也会适时站起来,把位子让给老奶奶,你若坚持每天对你的爸妈送上一杯茶,有一天,孩子也会给你递上一杯温暖身心的茶。”
“其实,孩子的成长,就是“拼爹妈”的时代,但这个“拼”,拼的是,我们是不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父母,是不是一个以身作则的好榜样?拼的是,我们有没有为他培养一个好的习惯,是不是和他建立了一个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拼的是,我们为他打下了怎样的基础,为他指明了怎样的方向。”
所以,我的结论是:“作为家长的我们,给你的孩子树立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将深层次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我的话完了,感谢你们今天能参与这次活动,但愿你们有启发,在孩子的教肓方面,在自己人生的旅程之中。”
最后,班主任,面对我们,深深鞠了一躬。掌声如潮地响起来。
我终于意识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自己的角色定位,很不到位。换句话说,自己很多时候只在意孩子的成长,而忽视了作为父母自身的提高,忽略了自身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
这次考试,真的一下子考进入了我的灵魂深处,让我更明白了一个父亲对孩子的责任,幸运的是,这明白还不是太晚。
是的,我们也许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但对孩子来说,我们就是他的启蒙老师,就是他的成长过程的标尺和榜样,就是他人生路上永远亮着的那盏灯。
孩子不听话,不服从管教,不爱学习,很多时候要从家长身上找原因!家长教育方式合理,才能培养出有出息的孩子。否则,即使花费再多功夫,也都是徒劳!
知名主持人杨澜在采访中说道:“做父母并非易事,身教比言传更有说服力,别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实、快乐,有责任感,有情绪管理能力,孩子会模仿你的。”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折射出父母的生活态度和个人素养。
所以,想要孩子变得优秀,家长首先要从自身做起,为孩子做好表率作用。
多少父母口口声声说要教育出优秀的孩子,却恰恰忽略了自己的不当行为给孩子造成的影响。
你要求孩子多读书,读好书,自己却在空闲时间抱着手机玩的不亦乐乎;你要求孩子讲文明,懂礼貌,自己却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垃圾;你要求孩子努力学习,力争上游,自己却在工作上偷懒怠慢,浑噩度日...
简直像笑话。自己都无法做到,凭什么要求孩子呢?
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看到父母如何做人。
地铁站内,一家三口正带着孩子等地铁,孩子问爸爸,脚下踩的脚印是用来做什么的?爸爸回答,是用来排队进地铁的。
孩子不太明白排队是什么意思,爸爸妈妈和外婆(奶奶)就站在黄线外整齐排好,示范给孩子看,而孩子也认真学着长辈的样子主动排起了队。
最好的家教,是父母的言传身教。而有时,行动往往比语言更加有力量。
PS:图片来源于:unsplash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