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对下级的要求,无外乎这两个方面:‘好用’,‘管用’。
‘好用’指的是坚决的执行领导的指令,俗称‘听话’;‘管用’指的是可以完成一定难度的任务,俗称‘有能力’。
‘好用’的核心是对人,听的是‘领导的话’;‘管用’的核心是对事,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个领导,可以把下属做如下两组区分:‘好用’和‘不好用’, ‘管用’和‘不管用’。这两组区分,两两结合就得到四种类型:
1、‘既不好用,也不管用’,就是人们常说的‘本事不大,脾气不小’的那种类型;
2、‘好用,但不管用’,是那些比较听话,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人;
3、‘管用,但不好用’,让人又恨又爱,爱的是他能解决问题,恨的是他经常会和你对着干;
4、‘既好用,又管用’,既能理解和接纳你的意思,照顾你的心情,又能把事情办好的那种人。
当然,领导会首先选择这种‘既好用,又管用’的人才,但是,这是一种稀缺资源,所以,领导总是感慨,‘好用的不管用,管用的不好用’。
作为一个下级,一定是能够满足领导的某种需要,否则为什么要给你发工资呢?‘好用和管用’,分别代表领导的哪些需要呢?
‘情感需要’和‘意志需要’。
领导的‘情感需要’是,他的指令能够通畅的执行。实现的效果最好是: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要在执行中加深理解。这正是‘好用’人的特长,坚决地、不打折扣地执行领导的指令。所以,‘好用’的人,在这个时候总是能够让领导心情愉快。
领导的‘意志需要’是,事情的最终目标要能够实现。如果只是关注过程快乐,而不关心结果是否实现目标,工作不就成了做游戏了么?那离倒霉也就不远了。因此,需要‘管用’的人,通过努力,攻克难关,去实现目标,避免发生‘快乐的时光是短暂的,然后是无尽的痛苦’,而后发出‘悔不该当初斩了郑贤弟’的懊恼。
在本质上,‘管用’和‘好用’都是对领导意志的传递。‘好用’是对领导当前意志不加过滤的接纳,因为,他的目的就是‘领导本身’,即他的目标是‘搞定领导’,事情并不重要;‘管用’是对领导意志的理解性接纳,他的目的是‘完成任务’,即他的目标是‘搞定事情’,并没有注意到领导的心情。
由此可知,‘好用’面向的是领导的短期意志,‘管用’面向的是领导的长期意志。
当领导本身都看不清自己长期意志的时候,‘管用’就要倒霉了。
比如,岳飞、秦桧和宋高宗赵构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例子。岳飞志在收复疆土。这个目标的实现,必然能使赵构在历史上留下英雄皇帝的美名,岳飞之于宋高宗赵构,是满足他的远期意志,是‘管用’。秦桧了解赵构内心的担心(迎回二帝),于是替皇帝杀掉了岳飞。秦桧之于赵构,是完成赵构的短期意志,就是‘好用’。秦桧是让赵构当时放心了,却把皇帝钉在了昏君的耻辱柱上。可是,赵构不懂啊。世上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多少让人悔之晚矣的悲哀呢?
在中国历史的各代朝堂之上,一直存在着‘管用’和‘好用’之争。在王朝成立之初,‘管用’的人林立在大殿;在一个王朝衰败的末期,‘好用’的人拥挤在朝堂。
一个领导,在感慨身边没有‘既管用又好用’的人才之时,可曾想到,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久居人下的池中之物呢?历史上那些著名的人物,王莽、司马懿、赵匡胤、杨坚等等,何曾不都是这样的人才呢?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身边的人之于你,何尝不也是如此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