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诗远

很长一段时间,一直被一个问题所困扰:既然大家都明明知道一个人是什么品行,为什么还要见面如同见到亲人一样交谈甚欢呢?我有时候会觉得他们实在是人生的行家,可以如此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交往手段如此高明,让我一度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智者”,而自己略显“幼稚”。
我为此一直在思索,人与人之间究竟应该如何交往?

也有人说,真正的修养是看谁都顺眼,种种大道理都似乎表明了,如果你不接触你不喜欢的人,就有可能是你自己的修养不够。
事实真是如此吗?
这个世界本身就不是二元对立的世界,成年人的世界早已经不是非黑即白的世界了,所以,一个人有一点不好的地方,并不是处处不好,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可是,我们就是无法与磁场不和的人相处,难道就是我们的胸怀不够吗?
我认为不是。
我们可以接纳人无完人,包括自己也有不好的地方,但是,我们却不能违背内心,强行让自己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
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与人之间有泛泛之交,也有知心之交和生死之交的区别。
我们接纳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我们可以不必当做仇人,但也仅限于点头之交,而不会违背内心,成为一个背后插刀表面笑脸的人。

不要因为那些表面热闹的一群人,而否定和质疑自己。
这个社会里,之所以“老好人”无法在最关键的时候,得到他所以为的应该有的帮助,是因为他本身没有一个立场和原则,于是在他需要别人支持的时候,别人也可以用他的处事原则——谁也不得罪,来对待他。
人只要有棱角,就一定会硌着别人。不想变得圆滑,就尽量增加自己可以有棱角的实力。
有立场,有原则,有是非观念的人,是一定会被三观一致,频率相同的人吸引的。
这个世界上,永远要相信正义是最后的胜利。

孔子曾在《论语》里讲过一句话:志道者少友,逐利者多俦。
所以,从古至今,每个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心思,我们也不必哀叹这个现实的悲凉。
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把自己的心修正,一定也会遇见心也正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