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十章 胜君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上一章韩非子将十二个隐居修道,宁死也不愿出山入世的人认定为无用之人。这十二个人自视清高,沽名钓誉,厌世避俗,无视世俗社会,既不为君谋划,又不为国谋事,更不愿为民谋福,这样的的人先古圣王都不能让他们为臣,那么对于当令之世,又有什么用呢,可以说不但没有用,反而还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韩非子所列的十二个人他们为避世甚至不爱惜身体,不珍视生命,有的隐居而死在深山洞穴中,有的枯槁而死在荒野上,有的饿死在山谷里,有的投水自尽。为什么要这样,就是为了躲避世俗,这里的世俗更为准确一点是指当时朝廷与君主。看看他们那个不是离朝廷与君主最近的人,那个不是身在深山心在朝野的人,只不过时势不利于他们,也不想与时俱进,只是为了保全性命而隐居不出。
韩非子列举这十二人,旨在揭示社会中类似这十二人的群体,他们不承认家国家正统思想与社会核心价值,一味地追求自以为是的道理,回避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这种人既不接爱国家俸禄,也不接受国家职务,见利不动无人的社会属性,临危不惧无人的自然属性,既不爱财也不怕死,总之,与世俗世界格格不入。
法家研究人性,也就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是先天具有,而社会属性是后天教化所得。自然属性就是与我们身体机能相关联的性质,比如饿了想吃,困了想睡,危险了想安全,占有等,社会属性就是人居社会之中与之相关联的性质,比如遵守社会公德与共识,在群体中产生的心理特性,如见贤思齐,嫉妒仇恨等。但,类似这十二人的人却见利不动,临危不惧,使得基于奖罚权柄的君权毫无作用,许由给天下都不要,还有什么利益可以打动他,伯夷、叔齐宁可吃野菜饿死也不原出山,面对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办法呢?
他们的存在只会为社会增加不稳定的人因素,如果人人都学习他们,君主还怎么治国,国家律法还有什么作用,这是问题的核心。《庄子·田子方》中说:“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古意为最悲哀的莫过于人没有思想或失去自由的思想,这比人死了还悲哀。现在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这十二个人面对天下纷争,民不聊生,不积极主动入世救苦,反倒是隐居修道,面对君主的诚邀再三拒绝,这不是典型的顽固不化,麻木不仁吗。
韩非子讲完避世离俗之人后,再讲疾争强谏之臣。他说“若夫关龙逄、王子比干、随季梁、陈泄冶、楚申胥、吴子胥,此六人者,皆疾争强谏以胜其君。”意思是至于夏桀时的关龙逄,商纣时的王子比干、随国的季梁、陈国的泄治、楚国的申胥、吴国的伍子胥,这六个人都是凭借激烈争辩和极力劝谏来说服君主。
关龙逄(páng),夏桀的大臣, 夏桀荒淫无道,不理朝政,筑倾宫饰瑶台,远贤臣,亲小人,谏者皆杀之。关龙逄冒死以献黄图之名直谏被杀。比干,商纣王的叔父,辅佐商纣王帝辛,历经两朝,忠君爱国,为民请命,敢于直言劝谏。随季梁,随国大夫,劝随侯内修国政,外不与楚为敌,可惜当时的随侯对季梁的诸多治国方略始纳后弃,致使四面树敌,郁郁而终。泄治,春秋时陈国大夫,因向陈灵公直谏而被杀。申胥,楚文王大臣,直谏楚王,以为“王罪当诛”。子胥,即伍子胥,先是楚人,后为吴国大夫,因谏吴王夫差(chāi)被疏远,后自杀。
可以说这样的历史人物是我们一直所推崇的学习榜样。刚正不阿敢于直谏,不畏强权以死相谏,这都是高尚的品德。韩非子也认为他们凭借激烈争辩和极力劝谏来说服君主,这样的行为对不对呢,且看韩非子的如何讲述。
【若夫关龙逄、王子比干、随季梁、陈泄冶、楚申胥、吴子胥,此六人者,皆疾争强谏以胜其君。】
古代有血溅轩辕死谏之臣,我们不能说他们是愚忠,只能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对于他们的精神还是要说一声佩服致敬。作为职业经理人,对于公司的运营提出自己的建议与想法,这是职责所在,至于老板采不采纳,是人家权力,我们不能因为老板不采纳而血溅轩辕,没有必要,也不可取。作为社会公民,我遵守国家律法,尤其是对私人财产的保护,老板如何处理自己的私人财产是人家的权力,作为职业经理人无权过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