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三十章 最病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描绘了在君主“从众”用人心理下,不法权臣在获得治国大权后篡权夺位的生动画面。不法权臣的总策略就是“内构党与,外摅巷族,观时发事,一举取国”,在朝廷内结党成盟,形成利益团体,在朝廷外勾结地方势力,蓄积力量,窥测时机,发动政变,一举而夺取国家政权。纵观历史,这是所有不法权臣的基本套路与行动路线图,实质一样,表相各异。
不法权臣的具体行动方案对内利用党羽挟持或杀害君主,对外利用其它诸侯国的力量来颠覆自己的国家。在如此内忧外患的夹击下,君主身死国亡是必然的。在韩非子看来不法权臣的行为背离了社会正道,心怀篡权阴谋,利用党羽钳制君主,乱用权力扰乱法治。韩非子认为这种弑君夺位的奸臣,不可胜数。
不可胜数,不可谓不可怕。由此可知君主不依法治国的恶果是多么的严重。韩非子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旨在加重语气告诉君主这一切的恶果是择人不善的结果。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问题,但根源在于君主择人上。
说到这样,韩非子算是把君主“从众”用人的害处说完了。其实,“从众”用人只是君主不善用人的具体表现之一,按自我的喜好用人与选用关系推荐的人都是不善用人的表现。总之,不按事理用人,不依法依规用人,结局都是一样的。君主“从众”用人,奸臣就制造声誉,君主按喜好用人,奸臣就投其所好,君主依靠关系推荐用人,奸臣就找关系。招人的手段与渠道不能代替录用的标准与规则。但凡是君主人为的因素,奸臣都能人为地应对。这就是问题的结症之处,也是我们为什么要依法治国的根本原因。
为了印证自己的说法,韩非子自己举例来说明,他说,记曰:“周宣王以来,亡国数十,其臣弑其君取国者众矣。” 意思是,史书记载说:“周宣王以来,亡国的就有几十个,其中臣子杀死君主而夺取国家政权的所在多有。”韩非子的话也印证了不法权臣党羽所说,在这里韩非子并不是同意弑君夺位,而是证明自己君主择人不善导致被杀夺位的说法。
君主择人不善,身死亡国的危险要么来自国内,要么来自国外,韩非子也说“然则难之从内起与从外作者相半也。”意思是那么祸乱从国内产生和从国外兴起的各占一半。所以君主不仅要关注国内的危害,还要关注国外的危害,尤其是国内奸臣在国外制造的影响与力量。
面对外患,韩非子认为“能一尽其民力,破国杀身者,尚皆贤主也。”意思是:能集中民力抵抗祸乱,即使国破身死,也还算是贤明的君主。如果不是因择人不善自己又无能而产生的国家危难,君主带领国人奋勇抵抗,既是死了,也是贤明的。
韩非子认为君主最大的问题在于“若夫转身法易位,全众傅国,最其病也。”意思是:至于改变法令,君臣易位,把整个国家和全体民众拱手交给别人,这才是最大的错误。
按法家依法治国的原则,国家律法明确了君臣关系与职责,如果君臣按法规行事,怎么可能出现弑君夺位的事情。正是君主改变了律法,或是弃法自为,才会出现“从众”用人的现象,重用不法权臣,偏废法术之士,打破了朝堂的权力平衡与政治生态,最终让不法权臣独揽大权,导致身死国亡。所以轻易改变律法,这是君主最大的病根。
【记曰:“周宣王以来,亡国数十,其臣弑其君取国者众矣。”然则难之从内起与从外作者相半也。能一尽其民力,破国杀身者,尚皆贤主也。若夫转身法易位,全众傅国,最其病也。】
凡事没有依据,没有标准,随意而为,就会天下大乱。人是事物的主体,是成事的关键,故用人随意,事必败矣。韩非子从君主用人入手,借“从众”用人的后果来说明弃法为事的恶果。
想要成事首先就要依法择人。治国如此,管理企业亦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