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大爷的杂货铺
1.
记得读大学的时候,我们有一门课,叫做专稿写作,需要同学们定期提交一些作业。
当时我的几次作业都拿了比较高的分数,于是一位要好的朋友,在一次提交前,就把他的作业拿给我,叫我帮看一下。
我一直觉得他文字不错,而且那天他递给我的稿子,思路结构都很清晰,语言也流畅,不消两三分钟,我就看完了。
一抬头,恰好他在我附近还没走,便叫住他说:看过了,挺好的,感觉没啥毛病。
他把稿子接过去的时候,神情有了点变化,但我没读懂,只听他问:真的一点问题都没有吗?你,你再帮我看看。
我想说真的没啥问题,但既然叫我再看,我再看一遍就是了,而且有了上一次看的基础,内容早已了然于胸,于是这次看得更快,扫了几眼就看完了。
最后由衷得出结论:确实挺好的。
他拉着长音噢了一声,缓缓离开,我以为这事就此结束。
没想到有一次我俩吃饭的时候,喝了点酒,话匣子打开后他对我说:你知道吗,有件事情你让我很难堪。
我顿时傻了眼,怎么可能呢?
他提起那天请我帮他看稿子的事,眼睛避开了我的目光说:我知道你优秀,我文章写不过你,但我想学啊,我就是想让你找出些问题,我好改掉,没想到你那么敷衍我。难道我就那么让你轻视吗?
我听后不禁放声大笑,原来是一场误会,便把自己那天的心路历程讲了一番,话说开了,俩人继续吃饭。
2.
那之后很久,一次放假回家,我把这件事当成玩笑说给母亲听。
没想到母亲听后严肃起来,认真地说:儿啊,这事确实是你不妥。
我直接把问号写在了脸上,与母亲辩驳起来自己当时的每个环节,并在复述自己的每个心态和行为后追问一句:错了吗?
母亲每隔几秒就摇一次头,沉稳地说,没错。
那我可就得逞了哈,我每个环节做的都没错,最后的结论一定是错不在我。
母亲到这里才反驳道:没说你错,是你不妥。
我觉得母亲太小题大做了,况且自己在这事件中的每个做法都可以说是问心无愧,便很不服气。
母亲突然反问我:如果有一位朋友,冲你借钱,他这人诚实可靠,也不会跑,你借给了他。但他借完就再不怎么联系你了,你怎么看?
我想都没想便答道:这当然不太好。
母亲拿我的话问我:可人家哪里有错呢?冲你借钱错了吗?没有。人家延期归还了吗?没有。赖账了吗?没有。人家既没有错,又没损伤你利益,怎么就责怪人家不好了呢?
我一时被噎得不知说什么好,便笼统回了一句:这不合适!
母亲笑了:你看,这个道理被你自己说出来了,这个世界上不光有对错的问题,还有合适不合适的问题。
就像你和你大学朋友的例子一样,整个过程中,他没错,你也没错,但合在一起,却构成了矛盾。在事实的对错层面上,你们俩的能量是平衡的。但在感受的层面上,一定是有一个用力不当,才导致另一个觉得不舒服,进而引发关系的失衡。
你知道,同样一句话,有很多种说法,同样一件事,有很多种处理办法,为啥它们能同时存在?因为它们在事实层面,硬说,都说得通。但我们为啥还要在诸多种种里,继续寻求更恰当的说法,更妥当的做法呢?不明明都是对的吗?
那就是因为啊,对错这杆秤是平了,可人间还存在着感受这杆秤。只抹平了第一杆秤,在第一杆秤上钻牛角尖,忽视第二杆秤的存在,并且得理不饶人,这会让人在道理上觉得你是对的,但在情感上,你对,却不妥。
3.
当时的我,尚听不明白母亲的这番话,只觉得她绕来绕去,把简单的黑白问题弄复杂了。
后来的一次经历,让我对这段话有了更明朗的体会。
那是我一次随父亲去外地办事,偶然间遇到了一位曾经教过我的老师,三人都很高兴,就约好了一起吃晚饭。
我一度很抗拒饭局,更是讨厌几人聚在一起,说一些毫无营养的场面话,觉得那样会使一顿平常的饭菜,霎时间虚伪很多。
但当晚是与老师用餐,便卸下了防备,欣然前往。
不想他没吃几口,闲谈间就开始赞扬起我来,父亲也搞起了礼尚往来,与他攀谈得热络,我则闷头吃饭,任父亲递了几次眼神过来,都以叛逆的目光回敬过去,只吃,硬是一句话都不说。
那气氛真是尴尬得令人窒息,我招架不住,便借口去了洗手间。不一会,父亲也走了过来,问我怎么一顿饭吃的这么痛苦。
我说:您也知道这只是一顿饭而已,怎么就不能用平常心去吃呢,谁规定得吃饭就非要说一些场面话,我偏偏一个字不说,总没有错吧?!
父亲听后释然道:可谁也没规定,几个人一起吃饭,就务必沉默不语,不是吗?我都没想那么多,反倒是你啊,计较得可笑了。
我反驳道:可说真话,做真人,这条也是你教的!
父亲笑了:不矛盾啊,我刚刚在饭桌上说的,句句也都是真话,我知道你心里也有,但你故意憋着不说,这不是另一种执念么。我建议也你试一下,并且允许你待会只说真话,你看看效果。
我采纳了父亲的建议,回到席间后,放开了一些,该吃吃,该聊聊,动情时与先生开怀畅饮,连沉默时的空气都舒展了许多。
饭后告别时,老师激动地说他没想到他在我心中是有位置的,还连连跟父亲说我成熟了。
回去的路上父亲还开玩笑问我:你是比一小时前的你虚伪了吗?还是成为了一小时前的自己,所讨厌的人?现在的你,还是一小时前的你了吗?别变得我这个当爹的都认不得了!
我心中暗暗想着:第一杆秤还是第一杆秤,所以我还是我,而所谓的成长,不过是在第一杆秤的基础上,能把第二杆秤抚平了。
4.
几天前一位读者朋友问我:我明明懂得很多关于人际交往的道理,怎么还是处理不好一些具体的人际关系呢?是不是这个社会太浑浊了?难道我们非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圆滑世故的人,才能融得进这个大染缸吗?
我想了想说:一加一等于二是对的,但这世界上不是只存在着“一加一一定等于二”与“一加一一定不能等于二”两种说法。
知的意义在于让你把一加一等于二这个道理安放在心里。
行的意义则在于不抹杀知的前提下,把“一加一有可能大于二,一加一有可能等于三”等情况,一次次讲给你听。
那么请注意,这些说法否定了一加一等于二的存在价值吗?并没有,因为一加一等于二,是“一加一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二”这个问题的前提。
所以,你听完以后,不是改变了自己,而是丰富与扩大了自己,不是毁灭了心中的真理,而是让真理穿透了你的躯体,形成了一个更加博大的疆界。
真正的成长,不是死抱着那些前提去衡量世间万物,也不是叫我们站在起点去站队,站队太容易。而是在过程中,在每一次具体切肤的实践中,在生活的汪洋大海里,体会“在什么情况下”这几个字的意义。
End.
网友评论
话说回来,这是借用第三人之口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吧?
这个和我们生活,一个人说情,一个人说理,是一个道理吗?
对世界抱以真心,与人之间将心比心。那才是自己内心真实的善良。